《人大硕士雷洋涉嫖离奇死亡案始末 机场接人间隙为何去足疗嫖娼(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搞笑段子】栏目,于2016-05-11 16:21:5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当巧合变得越来越多,而公权一方又无法提供可见的证据,雷洋之死就有了阴谋的味道。民间关于雷洋的种种猜测,推导出各种版本的真相,它们情节各异,但共享一个前提:从孙志刚到雷洋,以最坏的恶意揣度比轻信要好。眼前的局面似乎完美地契合了墨菲定律,“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是啊,还有什么不能发生?巧合太多,常识都不够用了。常识无法解释巧合,如果连体面的中产者雷洋都逃不掉, 平民之辈又如何在大时代的公权下自保?“是公信的危机,也是重建公信契机”,这句套路话说了千百遍,雷洋案会是终结,或是开始?
一个公民非正常死亡,总得拿出像样的说法,否则这个社会将见证他的二次死亡。如果碰巧证据都坏了,那就该更高一级的检查机关介入。当事方自己查自己,不会有可以说服的结果。
雷洋案发酵至今,也许传闻遍地、谣言丛生,新媒体在其间或充当了二级传播者,但是千万不要说让给真相一点时间。雷洋的妻儿、父母,乃至关心雷洋案的律师、媒体人、知识分子以至于普罗大众,没有一个人能够等得起。
家属不相信雷洋去在去机场的途中嫖娼,不相信雷洋是身体突然不适而死亡,不相信手机内的位置信息会自己消失。家属想要的真相是什么,是雷洋确实没有嫖娼的,他依然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好青年,是雷洋身体健康,外力才导致了他的意外死亡。无论是哪一个真相,对于掌握真相的警方而言都是不利的。
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真相,我们更乐意用自己掌握的过往的信息来推导出一个我们认为合理的真相,进而导致我们无法相信与这个推导相悖的真相。这是我们的错吗?这不是我们的错,这是真相缺失的情况下,舆论能做的无奈之举,现实有时候就是,真相告诉你了,你无法相信,真相没告诉你,你又无能为力。
很多事情发生之后,公众都会在第一时间求真相,这不是我们天生的,但是却逐渐变成了应急式的肌肉反应,成为了输入与输出的计算机程序。看过太多的求真相之后,不明真相的群众没有变少,反而更多了。看过太多的反转之后,公众却对真相又十分警惕。
求真相是公众与公权力的一种互动,无论要得到还是要不到,都是动摇公权力对真相垄断的一个不得已的手段。雷洋的死亡真相是什么,不是嫖娼,也不是手机内的信息,而是到底怎么死的?死亡是远比嫖娼更为恶劣的事情,警方的通报只说了一点点的真相。
真相越求越难相信,能够求到的真相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真相,或者说不是我们想象的真相。而那些不能求到的真相又被重重帷幕所覆盖。回到雷洋的死亡真相上来,家属想要证明警方错了,但这个证据的真相家属并不掌握,而警方需要强调自己没有错,这个证据的真相也家属又很难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