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游园惊梦 以飨读者以正视听 以昆为名成就昆曲六百年之颂歌 》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郭德纲相声】栏目,于2018-06-08 16:05:23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昆曲六百年,似乎在社会上颇为流传,一些专业团体与各种媒体乃至某些专业期刊也跟着大唱昆曲六百年之颂歌。昆曲真的有六百年吗?顾侠强老师认为有必要将此名称的历史渊源梳理一遍,以飨读者,以正视听,这也就是昆曲姓昆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可以简单梳理、归纳一下,昆曲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从依附于南戏的历史起点逐步过渡到正式独立的学术起点。
www.datiegun.com昆曲游园惊梦 以飨读者以正视听 以昆为名成就昆曲六百年之颂歌
南戏初始约九百年——为昆山腔诞生搭建了一个舞台。
南戏之昆山腔(老昆山腔)——南宋末至元初(以南戏《张协状元》为起始)
昆山腔(新昆山腔、昆腔)——经顾坚、顾阿瑛等改良后成形成新昆山腔,约六百余年;
昆 曲——再经魏良辅等改良后成昆曲,约四百七十至四百八十年;(又称水磨调、水磨腔)
昆 剧——以梁辰鱼《浣纱记》为标志的第一部昆剧,约四百五十至四百六十年。(比昆曲晚了约二三十年)
昆山腔出乎众腔之上,成为昆曲(剧)流传至今的缘由
其一,戏曲艺术基础。 其二,戏曲文化底蕴。
其三,戏曲实践积淀。 其四,民族音乐要素。
其五,曲唱文化习俗。 其六,戏曲理论基础。
其七,文化教育传统。 其八,民俗文化积淀。
其九,社会物质基因。 其十,社会人文基础。
由于以上十大要素的互动作用、综合效应,昆山腔出乎众腔之长、最终成就昆曲,弥留久远,乃顺理成章之事。
由此可见,昆曲姓昆并不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而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历史的必然!
昆曲发展到鼎盛时期除了上述提到的诸多作品外,最值得一提的是汤显祖之名作——即人称临川四梦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此外还有人称南孔北洪的两本巨著——即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以及《南西厢记》、《十五贯》、《孽海记》、《玉簪记》《玉诀记》《义侠记》等等。
讲座现场,顾侠强老师还将带来关于昆曲的更深入、更详细的讲解和赏析,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踊跃报名参与。
嘉 宾 简 介
顾侠强,上海支疆青年,本科学历,自三十岁起一直担任中等以及高等学校的中文教师,与昆曲颇有关联。
自2016年起担任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昆曲评鉴》执行主编。《昆曲评鉴》系国内专业院校中的第一本昆曲专业期刊(该期刊系上海市内刊)
自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底,曾任江苏省内刊《昆曲之友》主编整三年,共出刊了十二期《昆曲之友》。
自2013年初创办昆曲专业期刊始,曾在国内参加过多个学术会议,并有幸在长沙、杭州、天津、抚州、苏州、昆山等多个城市举办过昆曲专题讲座。
今年,受苏大有关部门委托,担任苏大选修课—《昆曲艺术》的教师,在此其间出版过两本昆曲专著——《让我们走进昆曲》(内部发行)与《昆曲天地》(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此外,主编的《昆曲评鉴》《昆曲之友》已经被上海、南京、扬州、抚州、天津、长沙、苏州等多个图书馆收藏。
今年新作《昆曲今论》业已完稿,年内可付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