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6-06-13 11:05:35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年上海市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教育学习】栏目,于2016-06-13 11:05:3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6年上海市语文试卷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含解析),每一年的高考都有莘莘学子参加,今年的英语试题也是让人期待不已。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上海卷 完整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3分)

  11.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答案】

  7.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8.①同眼前所见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反差能给读者心灵造成震撼;②很好地印证了文章的开头,使开头的比喻更真切,更有说服力;③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旨。

  9.①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科 网 这些年份之间却间隔较短,②这就能让读者能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③从而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之深,④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10.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飙到了作者的感情。

  11.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下列特点: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气更通畅,更流利;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将心比心,更真切地体会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破坏环境者愤怒;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④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⑤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鸟要“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这个让人惊心动魄的问题,让读者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使文章能更好地打动读者。(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能紧扣文本也可)

  【解析】

  7.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辨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再根据比喻修辞的特点,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欣赏这样比喻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各个年份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再分析这样写对表现作品主题和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采取先分析题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文本分析题目的深层含义,然后分析此题目对作品的作用。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可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等角度出发分析题目指定的段落,再逐条列举;列举时,应该先指出方法,再列举例句,最后指出作用。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 。

  (2) 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夕阳下,酒旆闲,。(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5)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知足不辱,__________。(《老子》第四十五章)

  (7)奇文共欣赏,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答案】

  (1)贤者能勿丧耳

  (2)青海长云暗雪山

  (3)水随天去秋无际

  (4) 两三航未曾着岸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6) 知止不殆

  (7) 疑义相与析

  (8) 夜深千帐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整体上说课外的偏多,但是2.3.4.7几题比较简单,而题目要求又只要求选6空作答,这就提示学生先完整把握比较大的题目,然后再做其他题目。需要注意的是别超出6空,否则,得不偿失。解答是需要注意以下关键字的写法。复习时要注意积累,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