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农民工子女如何就近入学问题(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教育学习】栏目,于2016-08-27 10:48:57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人大立法采纳代表建议增加条款保障“同城待遇”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牵动着沈阳市人大代表的心。
李军等代表曾提出“依法保护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建议。李军说:“同样是孩子,农民工子女如果不能享受同城待遇,在起跑线上遭遇不公平的话,那么一辈子都谈不到公平!”代表们认为,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漂泊到沈阳,因为父母居无定所、生活来源窘迫,他们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不管他们是否长期留在城市,他们应该和沈阳市的孩子一样拥有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代表们的建议引起了该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09年,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始对此进行前期调研工作;2010年,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被列为立法预备项目;2011年,被列为该市人大立法正式项目。
2011年6月底,该市人大常委会二审条例草案稿时,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何淑华、孙德英、赵春平在分组审议中提出了“城乡孩子就学要一视同仁,应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试就近入学’写入条例稿中”的意见。8月底,条例草案三审时,草案稿新增加“区、县(市)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的内容。
“这一修改,既是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需要,更是民生的需要。”何淑华欣慰地说。
“出台的条例是刚性的,城里孩子能够享受的教育,农村孩子同样也能享受。没有商量的余地。”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学锋表示,过去,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政策调节手段,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就学的机会。现在,通过立法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样的内容,其性质发生了变化。用政策调节,学校收不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是可以选择的,一些学校“阳奉阴违”的做法难免出现;但是一旦上升到法律,这就是制度、是义务、更是责任,应当做、也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
“人大立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权益,对政府来说,不仅是责任,更是推动其步入良性化、法制化轨道。我们学校倡导‘教师没有选择教育对象的权利,只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的理念,保障所有孩子的受教育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小东二校校长李艳清说。
“同校学习”面临挑战多项措施消除心理障碍
“现在,孩子一到学校就能立刻上课,手续随后补办,只需提供户口本、居住证明、原籍在学证明,不需要任何借读费用。”三胞胎的妈妈薛秀娥高兴地说。
孩子们顺利入学了,但是能否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呢?“农民工子女来自四面八方,由于城乡差异、家庭观念等因素,他们不能很快融入集体。我们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活动,关注农民工子女的精神需求,让‘小候鸟’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真正融入城市。”沈阳市砂山四校校长马淑惠说。
据了解,砂山四校在2000年招收第一批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农民工子女所占的比例是全校学生总数的40%,现在则是98%。对马淑惠来说,“从40%到98%”,既有一份自豪,也有一份无奈。自豪的是砂山四校实现了“接收一个农民工的孩子,托起一个家庭的明天”的想法。无奈的是本地生源越来越少。砂山四校不是只收农民工子女的专门学校,但沈阳本地孩子的家长却不愿意将孩子送来上学了。
对李艳清校长来说,同样面临着这种压力:学校招收的农民工子女越多,本地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一至六年级的生源,2010年与2008年相比流失学生增加208人。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孩子家长有疑虑:与农民工子女同校,教学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城乡学生由于教育起点不同,一些城区学生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一起学习,会影响学习进程和水平,转学或选择其他学校。”一些老师反映。笔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农民工的孩子也表示不想去没有“同伴”的学校,“压力大,难交流,怕和老师、城里的同学说话。”
“条例的出台为逐步消除这种‘无奈和压力’提供了条件,将推动学校真正重视加强农民工子女“文化融入性”教育,为孩子们融入城市、融入学校搭建平台。”杨学锋说。
事实上,沈阳已经开始这样做。2010年,沈阳市投入2亿余元,对200所办学规模大、接收能力强、农民工子女比例超过30%的学校进行重点改造;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的200名校长、100名副校长和600名教师,分层、分类进行系列专题培训,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各方面,缩小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差距,逐步为农民工的孩子们获得真正的教育公平夯实基础。
“我喜欢这里绿色的草坪操场,喜欢教室里的地板和新桌椅,喜欢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照顾我们的校长和老师……”来自黑龙江鸡西市的小东二校四年一班学生李增基高兴地说。
据李艳清校长介绍,学校相继开展了对待教育对象一视同仁的不歧视、不抱怨、不慢待、不放弃的“四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等“六个关注”活动;教学上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胆怯、自卑等心理,开展了教师与学生拉近距离的“笑的艺术”活动,等等。
据了解,沈阳市教育局还开展了“城乡孩子互学”和“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等活动,让城乡孩子们在活动中打破“心墙”,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真诚交流,使城里孩子从外来农民工子女身上学到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农民工子女也从对方身上学到城市居民的良好习惯。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双方共同成长,是一种双赢。”沈阳市教育专家蒋秀英说。
2016辽宁沈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 所需材料
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却可以享受免交借读费的待遇。
一、来沈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到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须由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沈居住证明、在沈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学生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册等证件,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二、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符合就读条件的来沈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开具标注“农民子女”字样的在沈就读证明和相关证件证明。
三、来沈务工就业的农民应持“在沈就读证明”(非起始年级就读还应出具原就读学校开具的学习证明)到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四、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这些农民子女到附近的小学、初中公办学校就读。有条件的区、县(市)也可以指定专门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同时,学校应负责通知已在公办学校借读的在沈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的家长或监护人,按照上述规定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办理标有“农民子女”字样的在沈借读证明,以免收借读费。
备注:在沈务工就业证明指四种情况:1、父母一方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务工就业的,需出具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用工单位出具的用工证明;2、父母一方从事私营企业或个体商业活动的,需出具当地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3、与非户籍所在地的村镇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或出租方签订其他经营性租赁合同的,需出具相关合同证明;4、父母一方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需出具现居住地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开具的就业状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证明只需提供以上证件之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