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发布时间:2016-03-04 13:59:00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追求内心的真善美》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经典文学】栏目,于2016-03-04 13:59: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驱动下,人自私的情感越来越明显,私欲的膨胀给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已经不被人所看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社会的道德缺失。财富固然重要,物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我们不可以为了利益和物质的追求而忘了对道德情操的反思,否则,人类和禽兽就没什么区别了,仅仅是为了得到物质,为了生存而已。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讲述了人如何获取财富,如何把握规律做到利己。然而,过度的利己是会导致社会利益化,冷漠化的,为此,亚当斯密很负责任地写了《道德情操论》,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它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因而也被誉为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西方世界的《论语》。

  而我个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着用它去解释经济社会的态度,而仅仅是用来解释我个人的内心情感。读完《道德情操论》,我感觉很多生活中的迷茫都变得明朗,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在道德方面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指引。这是平时上课学习老师所不能教予我的。《道德情操论》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包括善恶美丑,它比《丑陋的中国人》更让我震撼,和受启发,因为它解释得更深层次。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何谓道德,道德的意义何在?在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道德就是善良的本性,是美德。有观点认为:“所谓道德是出自本能的利他行为,是一种自然地情感流露。一个人如果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再做出利他行为,这种理智的考虑已经不能算是道德了。”然而,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里,道德准则是一种自制意识,是良心的呼唤,是对普遍道德的责任感。如在第五章中写到,“他行为的动机不是出于别的,可能只是出于对既定的责任准则的尊重,一种在各方面都按照感恩的法则行事的严肃而真挚的愿望。”“这种敬重,还由这样一种见解得到更进一步深化,即认为这种敬重起初是出于人的天性将它铭记于心,后来被推理和哲理所证实,认为这些重要的道德准则是大自然的指令和法则,大自然最终将给那些尽到自己责任的人以奖赏,而对那些不尽自己责任的人给予惩罚。”正是由于这种对道德准则的坚信和敬重,想成一种责任感,自制力,这也是本书里说的“行为的合宜性的判断”。在全本书中,道德情操都是人类情感的反思以及对善美的追求,这与道德是本能的利他行为意识有些差异。而我更认同亚当斯密的观点,因为恶念是每个人都有的,善念也是每个人都有的,道德情操好的人并不是圣人,完全没有恶念,而是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不作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他很少恶行,得到人们的美好评价,觉得他是个道德好的人。而道德败坏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道德观念的薄弱,致使他无法抗拒利益的驱动,而做出了损人利己的行为,而这种人是对社会不利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此,需要强调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把道德情操归的根源归结为同情心,这与人性论有着相似之处。在书的开端就讲述了同情心的问题。“在人的天性中总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一个人在我们眼中是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虽然他什么也得不到,只是为别人感到高兴。当我们亲眼目睹或是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时,我们的心中就会产生同情或怜悯。我们常常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无须证明的事实。像人性中所有与生俱来的感情一样,这种情感决不是专属于良善君子,尽管他们可能对此最为敏感。即使一个无赖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规范,他也不会完全丧失同情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