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强大脑》背后的最强编导, 神秘团队脑洞大开(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明星人物】栏目,于2016-03-24 17:30: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现在,蒋昕彤不轻信未经试验的不可能,她经手的很多例子足以证明,有些人有能力而不自知,有些几乎没有完成可能性的高难度项目,也有选手能做到。她举例,泰森多边形设计出来后险些流产,编导们曾找到很多大学数学系和建筑系的高才生,还有中科大的少年天才,开始很有自信,说没有什么能难住我们,但看到项目,没有办法完成。“本来放弃了,后来还是林建东一听有个项目‘吊炸天’,特别有兴趣地就接了,他研究出了方法,说服英国的罗伯特和他共同挑战。”蒋昕彤说,还有一个印象深的项目是五十一度灰,编导们通过一个游戏APP找到的选手,“他开始觉得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可试着试着,居然成功了。”第二季《最强大脑》有个可以凭借高空坠物落地声准确说出抛掷高度的男孩,最初来到节目组时他只是具备听键盘音准的能力,编导们设想让他听高度,他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但编导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从8米、10米……一直试到80多米,孩子真的做到了。
让选手又爱又恨
《最强大脑》做完第二季曾一度计划终止,原因有两方面:一来,找选手和想新项目都十分困难;二来,成本奇高,收视率并不与之相匹配。蒋昕彤记得,第二季时的方向是做户外大型项目,有的项目道具成本就可以制作一集节目了,可收视率并没有随着成本升上去。
第三季得以延续是找到了相对俭省的新思路,减少户外大型项目,设计更多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项目。此外,经过两年,编导们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了,拼拼凑凑第三季又成型了。蒋昕彤说:“我做第一季的时候特别白痴,看到原版节目里的项目都叹为观止,但中国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现在模式公司推荐的项目我们都看不上了,自己能想到的项目比原来多多了,但是有标示性的项目还是很难想。第三季大脑,每个项目都不错,看起来不累。”
能把脑洞大开的想法付诸实践,也是个好玩的过程,纯靠道具可以解决的项目需要一个月,复杂一点的,如泰森多边形、三维立体数独这类需要写程序,或者程序和道具配合的,需要两个月。虽然只有40%成功率,但当这些东西呈现在舞台上,编导们会觉得几个月的奔波也不算什么了。即便说起那些流产的项目,蒋昕彤也兴味盎然:“我们设想过一个贪吃蛇项目,让选手盲玩贪吃蛇,结果程序写出来了,没有选手能完成。还有一个蝴蝶项目,漫天的蝴蝶飞舞让选手记忆,可漂亮了,但彩排一次就得废掉500只蝴蝶,也没成功。”
这些创意无限又很爱玩的编导让选手们既爱又恨,因为每个项目的设计原则都是要让选手突破极限,尤其是最后一场“脑王赛”的项目,要以突破世界最高水准为目标。舞台上,选手们一击即中的高难度项目凭借的不仅是天赋,更多的是刻苦努力。蒋昕彤笑言,“阿宝的包子铺”就属于坑选手的,“那个项目,第一次和第二次试验,选手正确率很低,既然有可行性,他为了成功足足在包子店待了一个礼拜,天天看老板包包子,训练自己。其实也只能是找逻辑关系,找方法。”
还有中日对抗赛的俄罗斯方块项目,听说节目组找来了世界排名第二的高手进行PK,选手半个月没回家,天天练习。还有一些项目的确有伤害性,比如第一季的魔方墙,导致选手原本1.5的视力下降到了不足1.0,第三季再来挑战雪花之谜时,戴上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