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优秀人民警察王石龙个人资料简介,王石龙先进事迹材料(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明星人物】栏目,于2016-10-21 11:28:38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救群众于水火当成己任。2013年5月20日中午,退休老职工高树德的老伴突发脑血栓倒在家中。闻讯而来的王石龙将老人背上车,急忙送往农场医院,因病情危重,农场医院要求转往九三医院抢救,王石龙在姐姐家借了3400元钱为其交了抢救费,虽然经过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未能留住老人的生命,老人的后事也是王石龙帮助料理的。
多年来,王石龙为乐山林场30多名年退休人员领发工资、报销药费、请医送药300余次,带领工资、药费等40余万元;他先后帮助13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就学读书捐款捐物渡过难关,他共为孩子们无偿捐助7000多元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00多件,无偿借给种植户现金3万余元。
他用真心赢得百姓满意
2009年1月,公安部开展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成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辖区73岁的老工人张广利,多年哮喘、肺心病缠身,老两口家境贫寒,不幸的是张广利又身患肺癌,每天吃药打针花去了家中2万元的积蓄,还背上了8000多元的债务,张广利绝望之际服下了农药,正值路过张家的王石龙听到呼救声,进屋背起奄奄一息的张广利乘车向医院奔去,因抢救及时,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出院时,王石龙花468元钱为张广利买来了新衣服,又送给他家500元生活费。
最让王石龙放心不下的是辖区91岁的朱福贵老人,为了朱家老小能过的舒心快乐,王石龙连续多年帮助他家渡过难关,这使朱家三辈人受到王石龙的恩惠和感动。王石龙时常为老人送去治疗脑血管疾病和治疗高血压的几种药,朱富贵的儿媳沈海荣经常逢人就讲:“王警长是乐山林场老百姓离不了的父母官,别的不说,就我们家的事不知麻烦他多少次了。去年11月,我姑爷病故,扔下了治病欠下的9万多元的外债,秋收时,我姑爷承包地收了260多袋黄豆,他的父母盯到家门要拉走黄豆,那时,我先想到的就是找王警长帮忙,当我找到王警长时,他丝毫没有推迟,急忙赶到我家,把我姑爷的欠条拿给他的父母看,找来当事人说明情况,让我姑爷的父母亲眼所见。几天后,我家卖粮时,又是王石龙帮助写的字据,一家一家的替我姑爷还清外债”。说到伤心处,沈海荣哽咽了:“虽然我姑爷走了,可他为家人扔下9万多元的外债有王警长的相助,没有因债务引起任何纠纷和麻烦,我的姑爷在九泉之下也会感谢王警长的!”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王石龙结合公安警务工作,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在自己的警务室率先建起了“平安乐山QQ群”利用网络发布预警信息和温馨提示,拓宽便民服务渠道,现已发布温馨提示、警情信息120余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
多年来,王石龙用忠诚捍卫法律,用真情服务百姓,用亲情扶贫济困,用和谐打造平安,实现了连续十五年无刑事、治安、交通、火灾等重特大案事件的目标,受到了各级公安机关和党委的表彰奖励。
他用无怨无悔抚慰家人
王石龙在家排行最小,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刚上初中,家里仅靠他一人工资生活。那年,82岁的父亲脑血栓复发住院12天,只有妻子在身边陪伴照顾,待石龙亲办案回来时,父亲病好出院了,他的母亲有病住院时,又赶上他在侦破一起盗窃案,母亲出院了,也没等来儿子的陪伴,想起这些,王石龙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他坚信:忠孝不能两全,我虽然在感情上愧对亲人,但我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身穿的警服,家人一定会理解的。王石龙与妻子结婚17年,从未给妻子过过生日,他总想找机会给妻子弥补,感谢多年来妻子为这个家、为自己尽孝承担一切付出的艰辛,可工作繁忙,至今也没能兑现诺言,每想起这些,王石龙心里很不是滋味。
作为儿子,他多想在年迈古稀的父母面前尽孝,让他们能安度晚年;作为丈夫,他多想陪陪妻子女儿,为她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让她们享受家的温馨和快乐,但王石龙是一名人民卫士,心里永远装着辖区的百姓、想着一方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他只有把对家人的爱深深的埋在心底,用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和取得辉煌的业绩去抚慰亲爱的家人。
15年来,王石龙用真诚和爱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在大山深处竖起了北大荒人民警察不朽的丰碑,他用心为百姓想事、用情为百姓做事、有事找石龙成了那里百姓的依靠。而今,现已48岁的王石龙依然无怨无悔的坚守在大山深处,依然用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大爱,恪守诺言,忠诚为民,决心永做大山深处百姓的“暖心石”!
先进事迹材料——王石龙警务室
来到山河农场第四警务区辖区,一提起民警王石龙,百姓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职工群众依赖他,拥护他。今年46岁的王石龙有着23年警龄,他工作的第四警务区距离农场场部有40多公里,在从事社区民警工作的15年里,他扎根大山深处,服务基层,心系百姓。看到他忘我工作,舍小家、顾大家,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确保一方平安上,职工群众都说:在遥远的大山深处,他还有个“家”。
为了这个“家”,他有付出,也有所得。尽管他愧对自己的家人,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他也先后被评为“ 全省最佳社区民警”,“黑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标兵”,“公安部每日一星”“垦区十佳忠诚卫土” 等荣誉称号。2007年11月,他所在的警务室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王石龙警务室”,是垦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把第四警务区下辖的八个居民点、1000余户居民,3000多人口当成“家”的王石龙是个有心人,更是个热心人。他下基层时必带两样东西---人口手册、工作手册,随时记载着群众的点滴小事,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到贫困家庭有什么困难,从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
甚至谁家有几口人,家里都有谁,连谁家的粮食堆放在什么地方,谁家的电线老化,存在隐患需要更换,王石龙进百家门、知千家情,对每家每户情况了如指掌。无论你说起辖区内的哪户居民,他都会如数家珍似的说出该户的基本情况,这份硬功夫是他多年坚持不懈和辛勤付出的结果。
从来到第四警务室的第一天,王石龙就暗暗下定了“帮人一把是一把,虽然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状况,却能使他们摆脱眼前困境”的决心。辖区内有个叫刘艳的,以前受过刺激,精神时好时坏,和丈夫离婚后到外地漂泊,今年又回到乐山,生活没有着落。王石龙为她垫付了400元生活费,积极和民政部门沟通在去年9月份为她办理了低保,并得到农场领导的关心支持,送她出去看病。
已经70岁的黄老太家里,家庭纠纷时有发生。王石龙多次登门进行调解,了解到两个儿子都没有工作是主要原因后,在做大量思想工作同时,在场部个体涵管厂为她的两个儿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黄老太家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得到了很好改善。
最让王石龙牵挂的是十二岁的小学生张超,2007年春季,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当时他家欠下2万多元的“饥荒”,为了还债张超的母亲连房子也抵了出去,由于经不住打击而一病不起。这年8月份,正读三年级的小张超要开学了,因买不起书本,母亲让他退学,小张超哭着喊着说什么也不肯。
当王石龙拿着500元钱,出现在他们母子面前时,母亲抱着张超哭着说:“要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早就随他爸去了。”从此,她们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王石龙都主动帮忙。孩子上学的书费他全包了,一直坚持了五年。
几年来,他无偿捐助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有10多名,捐助的资金有7000多元。捐赠送给贫困职工家庭物品200余件,借给困难户资金3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
警务室是派出所向居民点的延伸,是连接群众的纽带,更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善于动脑筋的王石龙针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方便迅捷的特点,率先开通了“平安乐山QQ群”,利用网络开展预警信息发布和温馨提示,拓宽了便民服务项目和内容。
去年11月,辖区居民刘某接到一个自称北京交警队的电话,说他有一起交通肇事事故,必须向北京海淀区交警队支付被侵害人5000元赔偿金,否则追究其刑事责任。刘某当时懵了,准备打车去汇钱,邻居想起来前几天“王石龙警务室”用QQ发布的诈骗预警信息,提醒他用电话跟王石龙联系咨询,确任是诈骗信息后,避免了一起被骗案件。平安QQ群建立以来,王石龙警务室共发布温馨提示、警情信息120余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
为了这个“家”更平安,王石龙还提出了以控制小苗头、
调处小纠纷、整治小隐患、预防小案件、解决小困难、提供小服务、回应小求助、倒查小投诉、开展小回访、整改小问题为内容“十小工作法”。有了这个工作法,他深入基层提供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迎刃而解。
对辖区的后进人员,王石龙坚持用“小回访”的方式帮助和教育感化他们收到良好效果。辖区内杨某曾因盗窃被管制一年,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为了感化杨某,他张罗钱送他到驾校考驾驶证,给他联系开大车、到标段干活。2012年他又帮杨某贷款7万元种了七垧多地,当年挣了20000多元钱。杨某非常感激地对王石龙说,“我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的第二次生命是王叔你给我的,我一定好好干,痛改前非,决不让你失望!”
面对“小案件”王石龙更是不等不靠,主动办理。去年12月份,第三畜牧养殖区职工徐某着急忙慌给他打电话,说海伦老客收购他家杂粮时好像是多装了几袋红芸豆。接到电话后,王石龙迅速赶到售粮地点,通过卸车、重新查袋,发现老客在装车中确实多装了12袋红芸豆,及时为职工徐某避免经济损失6000余元。
作为辖区民警、共产党员,帮辖区居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几乎是王石龙的家常便饭。这个大家庭有退休老干部、老工人30余人,每月领工资、报销医药费要到场部,来回往返得大半天时间。开始他只是帮几个行动不便、子女又不
在身边的老人领工资、报药费,现在长年让他代领工资、代报药费的已有19人。多年来,他代领工资、代报药费总额近40万元,从没误过事,出过差错。
从事十五年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王石龙,用真心付出,得到了真诚回报,也赢得了辖区百姓的信任、支持,赢得了“家”人的爱戴。现在他的辖区内群众家里大事小情,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都愿意找石龙解决。“有啥事,找石龙。”成了群众挂在嘴边上常说的一句话。
王石龙常说:“我热爱这身警服,更爱社区民警这份职业,服务老百姓,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