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才曲艺相声史:用光阴里的相声来书写相声的历史》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明星人物】栏目,于2018-05-04 09:55:13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序幕 万象归春:姊妹艺术的印记
口技、戏法、把式、滑稽二黄、拆唱八角鼓、双簧、莲花落……无不成为相声直接取材的对象。相声不仅吸收了其逗哏技巧,更容纳了其很多具体形式。而各种“开场小唱”则是明地时期相声“圆粘儿”即招徕观众的手段。
1.汤瞎子、田瘸子《口技》(民国时期)
2.孙宝才、王文禄《双簧》(1986年)
3.侯宝林、高凤山、刘宝瑞《卖马》(50-60年代)
《卖马》虽然体量不“小”,但严格说来属于“开场小唱”,和同时期侯宝林、刘宝瑞的小段《王二姐思夫》性质无别。这种“捧哏说单口,逗哏上场打断”的吸引观众注意的方式延续至今。而演员对京剧《卖马》的“恶搞”无疑来自于“滑稽二黄”的手法。
4.马敬伯、王宝童、阚泽良《八猫图》(80年代)
现存唯一一段全以八角鼓艺术为题材的相声。据陈涌泉先生说很可能出自“清门”(八旗子弟阶层票友)的创作。
5.赵振铎《十八愁绕口令》(建国后)
赵氏已非老辈演员,而此段“太平歌词”唱法固是老的。相声祖师“穷不怕”撂地时,即以编唱文字游戏类太平歌词最为著名。后经王兆麟改革后之太平歌词音乐性加强,王兆麟、荷花女等录音已多见于网络。
第一部分 唱片时代:由明地到电台
6.万人迷、张麻子《卖对联》(1909年)
万人迷李德钖为穷不怕后又一相声代表人物。穷不怕创立的对口相声成熟后,很快便流行开来,受约灌制唱片。彼时文字游戏作品依然占很大比例,而这段《卖对联》以及同时灌制的《巧对春联》俱出自穷不怕之手。
7.焦德海、刘德智《财迷回家》(1932年)
“一头沉”类型的相声,描写底层市民的辛酸,和后世郭德纲部分“草根”风格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8.陈子贞、广阔泉《牛头轿》(30年代)
陈子贞为“清门”票友下海,广阔泉为“浑门”艺人,二人搭档可谓“清浑合流”之晚期一证。后陈、广二氏并被万人迷代拉为师弟。
9.吉坪三《戏迷传》(30年代)
京剧风靡的年代,自然产生了以学唱京剧抓哏为主的节目,并产生了专门“唱”《戏迷传》相声的演员华子元。这与后世的“吉他相声”热有相似之处。
10.张寿臣、陶湘如《地理图》(1931年)
相声之代表人物,穷不怕、万人迷后为张寿臣。张氏作为相声进入剧场的地位奠定者,有比较文明的艺术追求,新创作了一批单口、对口作品,又广育桃李,在行内威望甚高,至新中国成立前,俨然是相声界掌门人物。
11.小蘑菇、常连安《闹公堂》(1936年)
30年代小蘑菇在天津崛起,台风火爆,极受欢迎。后得赵佩茹为其捧哏,更如鱼得水。
12.小蘑菇、赵佩茹《数来宝》(1941年)
“佩茹!”“怎么着,蘑菇?”常、赵二氏于40年代在津门之人气,完全不下于当时的流行歌手、电影演员。这段《数来宝》可见其亦善编新词,贴近社会。而其喜爱使用的荤包袱和“伦理哏”,也显示着彼时相声尚存的浑朴之气。
13.小蘑菇、赵佩茹、荷花女、常连安等《打面缸》(1942年)
40年代,“兄弟剧团”常常排演玩笑戏、笑剧,亦风行一时。21世纪北京德云社亦根据唱片搬演。
第二部分 后出转精:传统相声发展直至巅峰
14.张寿臣《小神仙》(50-60年代)
《小神仙》民国时期即为张氏自编单口相声最有名者之一。
15.张寿臣《三近视》(50-60年代)
张氏非常重视“入活”的灵活性,此段《三近视》垫话为《茅房话》。
16.张寿臣《贼说话》(50年代)
17.张寿臣、李寿增《怯剃头》(50-60年代)
陶湘如去世后,张寿臣以说单口相声为主。
18.赵佩茹、李寿增《福寿全》(50-60年代)
19.赵佩茹、李寿增《献地图》(50-60年代)
小蘑菇于朝鲜牺牲后,赵氏改为逗哏,其之所以堪称“亘古一人”,即因为非止捧哏可听。
20.高德明、福保仁《揭瓦》(50年代)
21.高德明、王长友《老老年》(50年代)
22.王长友、罗荣寿《文章会》(1983年)
23.罗荣寿、李桂山《白事会》(50-60年代)
24.罗荣寿、李桂山《黄鹤楼》(50-60年代)
25.王世臣、赵玉贵《焦赞打严嵩》(50-60年代)
26.王世臣、赵世忠《怯洗澡》(96-97年)
27.高德明、王世臣、王长友《扒马褂》(50年代)
以上八段均出于建国后北京曲艺团三团演员。彼时北京曲艺团演员与纵横京津而扎根津门的张寿臣、常宝堃不同,较多保持了传统北京相声的风格。其录音资料可与天津演员比较者甚多。关于京、津相声风格之区别,论者甚多,而求一简明标准殆不可得。愚以为京、津相声风格之区别首先在于二地语言、风俗(方言词汇、语言习惯、历史地理、传说典故)之区别,其次又有审美取向之区别(大致北京偏雍容揄扬,天津偏生动火爆),要之非熟谙京津民俗者不能言之。余齐东野人也,何足置喙哉!
28.郭荣启、朱相臣《打牌论》(50-60年代)
《打牌论》为郭氏由《赌论》改编而来,可与高德明、福保仁《赌论》比较。郭氏对典型人物的选择和对人物语言的丰富,可见天津相声之生动火爆特点;天津话“倒口”的加入更极接地气。
29.郭荣启、朱相臣《绕口令》(50-60年代)
朱氏亦为津门捧哏大将,强化了捧哏的作用,风格与赵佩茹及之后谢天顺俱有相似。
30.郭荣启、马志存《拉洋片》(80-90年代)
31.赵心敏、班德贵《打灯谜》(80年代)
32.阎笑儒、尹寿山《武坠子》(50-60年代)
33.阎笑儒、尹寿山《卖布头》(50-60年代)
《卖布头》,马三立推刘化民为第一,阎氏为第二。
34.于宝林、冯宝华《哭四出》(96-97年)
35.于宝林、冯宝华《乌龙院》(96-97年)
于氏曾长期在外地工作,80年代调回天津后,对90年代天津小剧场和传统相声复兴的贡献为众所周知。惜其壮年时资料不足征也,上述赵氏亦然。
上述郭氏、赵氏及搭档为天津市曲艺团(56年由实验团、广播团合并)演员,阎氏及搭档为和平区区团演员,于氏及搭档为南开区区团演员。彼时天津相声甄于极盛,市团、区团均不乏观众拥护的名演员。
36.马三立、张庆森《开粥厂》(50年代)
37.马三立、赵佩茹《对春联》(60年代)
38.马三立、赵佩茹《卖五器》(60年代)
39.马三立、赵佩茹《三字经》(60年代)
40.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扒马褂》(60年代)
关于马、赵搭档,我认为马三立在塑造喜剧性格方面达到了传统相声的顶峰;赵佩茹在捧哏方面也达到了传统相声的顶峰水平。而马三立凭借其艺术造诣与行业贡献,为天津相声的巅峰及标志性人物,亦绝无异议。
41.马三立、王凤山《白事会》(80年代)
42.马三立、王凤山《黄鹤楼》(80年代)
43.马三立、王凤山《卖挂票》(80年代)
44.侯宝林、郭启儒《改行》(50-60年代)
45.侯宝林、郭启儒《关公战秦琼》(50-60年代)
46.侯宝林、郭启儒《戏剧与方言》(50-60年代)
47.侯宝林、郭启儒《三棒鼓》(50-60年代)
48.侯宝林、郭启儒《空城计》(50-60年代)
49.侯宝林、郭启儒《北京话》(50-60年代)
50.侯宝林、郭全宝《阴阳五行》(50-60年代)
51.侯宝林、刘宝瑞《讲帝号》(50-60年代)
广播说唱团侯宝林大师对传统相声革新的追求,论者已多;而须注意的是,其对传统相声在“意义”层面上的革新是建立在“技艺”层面继承的基础上的。侯氏亦继承了相声描写市井小民心态的传统,但在其现代相声作品中体现较多。
52.白全福《吃月饼》(建国后)
这段单口与众不同,虽亦重故事情节,而最可听处在于其大“贯口”,盖出自清门子弟。故附刘宝瑞之前,不妨一听。
53.刘宝瑞《官场斗》(50-60年代)
54.刘宝瑞《斗法》(50-60年代)
55.刘宝瑞《珍珠翡翠白玉汤》(50-60年代)
56.刘宝瑞《连升三级》(50-60年代)
57.刘宝瑞《打油诗》(50-60年代)
58.刘宝瑞《化蜡扦》(50-60年代)
59.马季、刘宝瑞《找堂会》(50-60年代)
60.马季、郭全宝、刘宝瑞《扒马褂》(50-60年代)
刘氏为单口相声之顶峰,更无异议。50-60年代,传统相声发展虽率多坎坷,然而在“说新唱新”的要求松动之时,固不绝如缕。刘氏及前述马氏于彼时已臻艺术完全成熟期,在传统相声已经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各呈异材,俱为卓然大家,不但冠绝时伦,后亦殆无来者。
第三部分 代有才人:传统相声的延续
61.赵振铎、赵世忠《八扇屏》(80-90年代)
62.赵振铎、赵世忠《大保镖》(80-90年代)
63.赵振铎、赵世忠《学四省》(80-90年代)
64.赵振铎、赵世忠《吃元宵》(80-90年代)
65.马志明、黄族民《报菜名》(2003年)
66.马志明、黄族民《数来宝》(96-97年)
67.马志明、黄族民《大保镖》(96-97年)
68.马志明、黄族民《拴娃娃》(2007年)
如果说赵氏继承了北京曲艺团老先生的传统风格,那么马氏亦继承了其父于细腻妥帖见火爆,善于塑造小市民类型人物的特点,成为享誉津门的马氏传人。马志明塑造人物的造诣亦多见于其现代相声作品,津人传诵不已。
69.常宝霆、白全福《拉洋片》(50-60年代)
70.常宝霆、白全福《大审案》(50-90年代)
71.常宝霆、白全福《洋药方》(80-90年代)
72.苏文茂、朱相臣《论捧逗》(50-60年代)
73.苏文茂、朱相臣《批三国》(80-90年代)
74.苏文茂、王佩元《汾河湾》(96-97年)
75.刘文亨、刘文贞《群英会》(80年代)
76.刘文亨、王文玉《王宝钏洗澡》(80年代)
77.魏文亮、张永久《戏迷游街》(96-97年)
78.魏文亮、张永久《武坠子》(96-97年)
以上四位演员,愚以为其叙述风格相对传统相声已经多了几分“新”气、“文”气,或对传统曲目做了改编,这都与侯宝林有相似之处。而常氏、魏氏表演尚不失火爆,苏氏则将“文”气极尽发挥,刘氏之学唱亦冠绝一时。上述四位皆可自成一家。
79.田立禾、王文玉《卖五器》(96-97年)
80.田立禾、刘学仁《抡弦子》(96-97年)
81.田立禾、刘学仁《哭的艺术》(96-97年)
82.田立禾、王文玉《托妻献子》(21世纪)
83.田立禾、王文玉《金龟铁甲》(96-97年)
84.田立禾、王文玉《窝头论》(96-97年)
85.李伯祥、孙少臣《老老年》(90年代)
86.李伯祥、孙少臣《文章会》(90年代)
87.李伯祥、杜国芝《交地租》(96-97年)
88.李伯祥、杜国芝《报菜名》(80-90年代)
89.李伯祥、杜国芝《醋点灯》(96-97年)
90.李伯祥、杜国芝《怯讲究》(96-97年)
马、侯、刘三氏外,田、李二氏入选曲目独多,乃出于我的偏爱。二氏表演的传统相声极具个人特色,亦极具传统气息。李氏门里出身,早为“神童”,游历甚广;田氏得张寿臣亲授,张氏乃承前启后卓然大家。故他人所无之曲目,二氏有独有者;他人亦有之曲目,二氏演法亦多别具一格,而均极其火爆。
91.刘洪沂、陈惠增《过关》(96-97年)
92.佟守本、范振钰《地理图》(96-97年)
以上二氏不但继承了传统节目,亦为京、津地区有名的相声“教师爷”。
补遗 肇域四海:京津以外传统相声名家拾遗
篇幅所限,只能摭拾其吉光片羽。
93.王长林、赵世忠《秦琼战关公》(96-97年)
哈尔滨。
94.马敬伯、王宝童《夸住宅》(80年代)
95.王祥林、张振铎《打白狼》(1962年)
长春。
96.孙少林、郭宝珊《卖布头》(50-60年代)
济南。
97.张杰尧、侯宝林《过五关》(1961年)
张氏云游甚广,开封为重要一站。
98.张永熙、赵世忠《京评越》(96-97年)
南京。
99.高笑林、冯宝华《滑油山》(96-97年)
合肥。
100.魏龙豪、吴兆南《揣骨相》(70年代)
台北。
结尾选择这段在大陆失传的张寿臣先生作品,别有意焉。魏、吴二氏这段或无传授,凭记忆或者文本复原上演,但“拆洗”之后,张氏赋予的讽刺精神得到绝佳的继承。这段《揣骨相》的“底”,两岸炎黄子孙听了足可拍案。相声讽刺功能不亦大乎?岂如后世不入流之“讽刺”作品或趋炎附势,入主出奴,或率尔操觚,用后即废也!
文章来源:曹云金相声全集=http://www.datiegun.com/xiangsheng/caoyu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