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浪动物救助者李逢华,18年坚守背后的心酸常遭挖苦嘲笑(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03-18 10:07: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即使除夕,必须要去婆婆家团聚。吃过零点的饺子,回到家时,已经凌晨两三点。李逢华休息两个钟头,一如既往下楼喂猫。
高俊玲的生活几乎复制了李逢华的轨迹。上午,煮肝、煮肉皮、蒸窝头,把蒸好的窝头掰碎,和鸡肝、肉皮搅拌成狗粮。下午两点开始,要到10多个救助点看望动物,晚上8点收工——家里还有十多条流浪狗要遛,一直在汪汪叫,为了不扰民,高俊玲两条一组的方式加速遛狗。
高俊玲“没休息过一天”。一次,高俊玲生病在家,没去喂狗。晚上9点多,觉得身体好些,她还是决定爬起来去喂。还没走到公益西桥,高俊玲就远远看见几条狗站在路边等她。“如果不去,它们就会一直等,”高俊玲很少再“缺工”,风雨无阻。
下雪天,高俊玲里里外外穿了三四层,脑袋上蒙着围巾,只露出眼睛和一点脸部。
在外吹冷风6个多小时,晚上回到家时,露出的脸部通红一片,已经麻木。
“越是坏天气越要去,因为它们一直等着呢,”这些流浪狗成为她生命里重要的一环:“吃饭的时候,想到它们饿着呢。喝水的时候,想到它们渴着呢。下雨的时候,想着它们去哪里避雨?”
她们的生活秩序随着这些流浪动物而调整、改变。
微妙的“距离”
最初,李逢华上午七八点左右喂猫,这时正是遛狗高峰。有时猫粮会被狗吃了,有时猫和狗突然打起来,也有猫窜到居民身上。为避免冲突,李逢华选择早晨5点喂猫。
“小区里喂养流浪猫,跟做贼一样,见不得光,”和李逢华熟识的徐欣,同样是流浪猫救助者,她深有感触:“之前白天喂猫,有时盆给你扔了,有居民当面挖苦、嘲笑,也有居民打流浪猫。”
晚上11点左右,是徐欣的喂猫时间。把电动车停在两辆汽车的隐蔽处,徐欣熟练地钻进低矮的绿化树丛,蹲下身,打开手电筒,一边小声呼唤,一边放猫粮、倒水。
一层住户护栏下的救助点是徐欣最谨慎的地方。远离住户家阳台护栏,徐欣左看看右瞅瞅,确信周围无人后,将车放到隐蔽处。
徐欣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流浪猫的领地:紧靠自行车棚的另一救助点,总是人来人往,每次等到车棚关门,徐欣再去喂;冬天,猫喜欢待在取暖洞里,担心洞被发现后堵上,徐欣每次喂猫前,总要巡视一番周围。
自嘲为“地下工作者”,但小区里仍有人知道徐欣偷着喂猫。每次碰到这些人,徐欣满脸堆笑,热情打招呼,客气、婉转地询问:“哎,大姐,你看这猫盆怎么又不见啦?”
“为了这些猫,真的跟‘孙子’似的,”老北京人徐欣提起自己的委屈,不时蹦出几句京骂。
李逢华则从不和邻居谈论救助流浪猫的事情。“不想给他们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也不想被他们关注,”李逢华拎着大袋小袋去喂猫路上,从未有人上前询问。
高俊玲家一直收养老弱病残的流浪狗,每逢有人上下楼,几条狗总是会齐声乱叫。邻居不堪其扰,拨打了两次报警电话。两次警察上门,高俊玲都未开门。“家里只有两条狗有狗证,其他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