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莞水污染保护条例及治理措施管理办法(二)

发布时间:2016-08-17 23:26:23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年东莞水污染保护条例及治理措施管理办法(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08-17 23:26:23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9. 提高用水效率

  建立包括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等用水效率指标的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根据国家部署实施用水效率标识。到2020年底,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27%以上。(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等参与)

  抓好工业节水。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到2020年,电力、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酵、电镀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各镇街(园区)要对上述行业开展排查,于2016年底前列出未达标企业清单并提出整改计划。(市经信局、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质监局等参与)

  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于2016年6月底前制定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计划。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到2019年,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质监局、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等参与)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节水。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排灌工程体系,持续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渠道防渗为主,重点加快灌排工程更新改造,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和滴灌。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符合国家下达的标准。(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国土局等参与)

  10. 科学保护水资源

  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2017年底前,从严核定主要江河湖泊水域纳污能力,2019年底前完成江河湖泊纳污能力核定。(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环保局等参与)

  加强江河湖库管理和水量调度。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划界确权工作,分步骤、按要求、依法规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设立界桩、管理和保护标志,明确管理界线。2017年底前,配合省东江流域管理局进行主要江河水量调度。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发挥好控制性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2017年底前,配合省在东江流域进行试点,2020年底前分期分批确定我市主要江河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四)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11. 保障饮用水安全

  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市、镇两级财政及供水单位应列出专项经费,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起,所有镇级及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市水务局牵头,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卫生计生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继续优化调整取水排水格局,实现高、低用水功能之间的相对分离与协调和谐;供水通道严禁新建排污口,依法依规关停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口,汇入供水通道的支流水质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2016年6月底前,再次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排查并列出清单,2016年底前依法依规清理地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2016年底前,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在人类活动频繁影响较大的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防护设施。2016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促进地下水污染防治。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市环保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12. 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配合省细化完善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方案。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严格落实省人大《关于加强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的决议》、《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等决议,深入推进石马河、茅洲河、寒溪河、东莞运河和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阶段整治目标按期实现。各镇街要每年整治两条以上污染较重河涌,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和内容。(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整体提升水库水质。加强重要水库及其集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水库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和改善工程。(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对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东江流域东莞片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于2017年底前完成。(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13. 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

  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整治珠江口污染。实施总氮排放总量控制。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2016年底前列出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清单,2017年底前完成清理。到2020年,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2016年底前,按省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提高涉海项目准入门槛。(市环保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推进生态健康养殖。2017年底前,在东江流域供水通道敏感区域划定限制养殖区。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开展集约化养殖。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饲料使用。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依规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农业局、市环保局等参与)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14. 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和水质劣于V类的内河涌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2016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本地区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并接受公众监督。自2016年起,各镇街(园区)每季度第一个月将本地区上季度黑臭水体和内河涌整治情况报送市水务局与市环境保护局。各镇街(园区)要开展辖区内所有内河涌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建立内河涌档案,以水质达标和恢复水体生态自净能力为目标,制定各内河涌“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按照“收尾一个、在建一个和规划一个”的节奏,制定2016至2020年内河涌污染整治计划,滚动实施内河涌整治。建立内河涌整治水质目标和建设任务双目标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纳入镇街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到2017年底,城市建成区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和内河涌治理目标。(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15. 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将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供水通道和重要水库集雨区范围内的林地逐步纳入生态公益林范畴,到2020年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5%以上。加强滨河(湖)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构建水网连通、景观特色鲜明的湿地公园网络,湿地公园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污染治理、水乡文化传承相结合。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017年底前,配合省制定实施珠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2020年底前,全市湿地面积不低30250公顷;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水网。(市林业局、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保护海洋生态。加大红树林等滨海湿地、河口和海湾典型生态系统,以及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力度,实施增殖放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及赔偿等研究,实施海洋生态修复。认真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限制围填海。严肃查处违法围填海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将自然海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量不少于5千米(保有率不低于4.6%,不包括海岛岸线)。(市环保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五)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法监管

  16. 完善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东莞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与《东莞市水乡特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探索完善治污“河长制”、水污染损害赔偿与生态补偿、流域联防联治、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等机制,推行一级水源保护区土地征用、二级水源保护区土地租用、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聘用水源保护专管员模式。强化环境司法保障,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探索设立环境警察。(市环保局、市法制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严格执行环境标准。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对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实行更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地方标准。自2017年起,实施石马河、茅洲河等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等参与)

  17. 加大执法力度

  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各镇街(园区)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列出超标和超总量排放企业清单。进一步完善重点污染源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限期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如涉及需要行政拘留或刑事犯罪等违法犯罪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两法衔接要求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每年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公安局等参与)

  完善市级检查、镇级自查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强化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和单位协作,按照国家及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建立环保与公安执法联动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加强对各镇街(园区)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研究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试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编办等参与)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实施重点环境问题和重点污染源挂牌督办制度,每年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各镇街(园区)环保、公安、建设、工商、安监、电力、供水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对重点片区水污染企业进行整治。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依规追究刑事责任,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18. 提升监管水平

  充分发挥东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定期研究全市水污染防治等重大问题。流域上下游各镇街(园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市环委办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逐步开展跨行政区交界断面以及公众关注河段的水质与主要污染物通量实时监控。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2016年起监测频次增加到丰、枯两期以上。对主要江河、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产业转移园区和重大风险源下游等环境敏感断面加密监测,列入流域水质目标清单的监测断面实行每月一测。对重点污染源加大监督性监测密度。逐步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物毒性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和湖库型水源藻毒素监测。2017年底前,全市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网。2020年底前,建立统一的水环境信息对外发布的网络和平台,实现重点流域水环境信息、重点污染源信息、饮用水水源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发布。(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等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到2016年底,建成达到一级标准的环境监察机构和队伍,各镇街(园区)应设置环境保护机构,社区、村委会配备兼职环境监察工作人员。2016年起,纳入全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市环保局牵头,市编办等参与)

  (六)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19. 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2015年底前,明确全市范围内地表水、饮用水水源、近岸海域等水体控制断面(点)及其水质保护目标,采用近三年监测资料逐一排查达标状况,列出未达标水体清单。各镇街、园区对辖区内未达标水体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方案于2016年6月底前报市环保局备案。对水质不达标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等参与)

  20. 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根据省统一部署,开展研究纳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21. 严格控制环境风险

  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2017年底前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卫生计生局、市安监局等参与)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2016年底前修订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依规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局等参与)

  22.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

  依法依规核发排污许可证。2016年3月底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其他污染源于2017年底前完成。(市环保局负责)

  加强许可证管理。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建立严厉的处罚和问责机制,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排污单位应通过自己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确保排污行为稳定达到许可证的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全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市环保局牵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3. 理顺价格税费

  加快水价改革。2016年6月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2020年底前,根据我市企业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建立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市发改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完善收费政策。2016年底前,根据国家、省对水资源费征收等管理办法的修订情况,相应修订我市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合理提高征收标准。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扩大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范围,将收费制度普及到镇和乡村,做到应收尽收。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征收的处理费不足以保障治污设施运行成本的,资金缺口由各级财政负责补足。积极研究和依法依规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24. 促进多元融资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港澳台及国外资金以PPP等模式投入水环境保护。探索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推进环保基础设施资产的整合优化,逐步实现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统筹流域综合开发与环境治理,推广“水环境治理、土地整备与开发、投融资”三位一体的流域治理新模式。鼓励乡贤与企业家捐建水污染治理设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市财政局牵头,市水投集团、市发改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25. 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市财政要根据事权划分合理调整区域内水环境保护项目支持力度。研究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实施“以奖代补”。各镇街(园区)要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分级予以必要保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环保局、市水投集团等参与)

  从财政支出中安排治污设施建设资金。参照省的具体工作,市、镇从财政支出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垃圾收运等设施的建设。新开发区应将排水管网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与道路、供水、供电等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计入开发成本。(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等参与)

  26.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市发改局牵头,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