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银川旅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解读(最新)(二)

发布时间:2016-09-06 22:35:25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年银川旅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解读(最新)(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09-06 22:35:2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十)实施大景区建设工程

  1.统筹景区建设布局。在全县范围内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独具、优势鲜明、基础较好的景区,统筹规划、分步建设。到2020年,将“天下黄河第一弯”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将阿万仓、河曲马场、克琼湖景区分别打造成AAA级景区,申报黄河首曲、阿万仓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示范区。

  2.科学编制景区规划。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要求、高水平编制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规划。县旅游部门负责编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玛曲县藏区“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和各类旅游专项规划,由县文旅委审定后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实施。县旅游部门负责编制各重点景区总体规划、修建性详规,经县文旅委组织评审后审批实施。凡涉及到旅游景区建设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并上报州旅游部门审批后实施。景区规划要突出配套服务功能,并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及各类相关规划相衔接一致。

  3.开发核心旅游产品。因地制宜拓展核心游览区空间,建设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项目,开发观光、休闲、度假与探险、养生、科普等相结合的高品质复合型旅游产品。

  4.提升景区等级。按照国家A级景区标准,重点建设景区道路、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提升供水供电、通讯、智能管理、应急救援、垃圾污水处理、安全消防、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服务水平,配备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自行车等多样化景区交通工具,建设固定演艺场所。

  (十一)实施旅游发展空间拓展工程

  1.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平台,把优秀藏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的全过程,全面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旅游网络,发挥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现有馆(站)作用,规划建设一批主题博物馆、艺术馆。积极开发和举办“玛哈锐贡赛喀木道原生态情歌节”、“阿克班玛原生态弹唱节”、“阿香姥姥原生态牧歌节”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将县内3处省级文物保护点,12处县级文物保护点和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纳入旅游开发。加强城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挥好县“格萨尔民俗文化中心”和格萨尔广场功能,丰富活动内容,使之成为展示我县文艺风采和提升玛曲旅游文化品位的阵地。充分发挥县文艺团体主体作用,至少编排1台精品剧(节)目,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引导民间文艺团体,创新演出市场,在景区及县内创演高水准文艺剧目,积极推进A级景区和重点旅游乡镇、有条件的星级饭店有演艺团队和专场演出,通过2-3年的努力,使县内重点景区和重点旅游城镇驻场演出常态化。

  2.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适应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度假产品。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旅游景区门票对老年人的优惠措施不受户籍限制。全县统一规划自驾车营地,统一设计营地标志,实现建设标准化、标识统一化。利用2到3年时间,力争建成格萨尔发祥地、阿万仓两个自驾车营地。

  3.打造藏医药保健旅游。依托玛曲悠久的藏医药文化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玛曲县首曲药源公司、县藏医院、曼日玛乡夏秀寺藏医研究为中心,发展藏医药保健旅游,提供推拿、按摩、药浴及红景天胶囊、药酒产品服务,积极创建和打造玛曲县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在县藏医院发展特色藏医医疗、疗养康复、保健等康体旅游活动,针对不同游客制定不同的专业康体养生计划,提供推拿、按摩、药浴等服务,积极创建和打造玛曲藏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

  4.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不断完善宣侠父烈士纪念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5.发展深度体验旅游。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民俗风情,以生态畜牧业为依托,以生态旅游村、牧家乐为载体,重点开发原生态自然观光体验游、藏族宗教文化体验游、高原原生态游牧文化体验游、畜牧生产生活体验游、户外圣地探险等旅游产品,提供骑马(牛)、放牧、挤奶、剪羊毛、捡牛粪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体验式活动,让游客通过民俗文化体验感知玛曲旅游的深度。

  6.开发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会同工艺美术、文保部门、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民间手工艺人,组建玛曲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以旅游生产生活工具,黄河首曲天然奇石篆刻“六字真言”、“水木格言”、参巴仓活佛脚印纪念品及游牧生产生活用具为代表的旅游销售商品,并在县城建立具有研制、生产、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商品基地。在重点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商品专营店和专卖店,借助实体店和网络销售平台,满足游客多样化购物需求。到2020年,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综合收入的比重达到20%左右。

  7.完善景区旅游功能。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强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县景观建设,按照“建一物添一景”的思路,从道路、桥梁、建筑,到色彩、雕塑等都体现民族特色和城市个性,完善城市景观带建设;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民俗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增加全县旅游项目,丰富游乐内容,形成景区观光、县城休闲娱乐的格局;加强全县交通、卫生、环保、治安的综合治理,规范管理出租车、公交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十二)实施旅游文化名镇建设工程。按照城镇旅游化、景城一体化、全域景区化要求,创建玛曲为旅游文化名城,将阿万仓打造成旅游名镇。

  (十三)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玛曲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积极开发县城近郊型、景区依托型、草原风光型、传统民俗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在景区至县城沿线规划建设旅游示范乡(镇)、旅游示范村、专业旅游村,以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程为依托,将阿万仓、尼玛镇、河曲马场等创建为乡村旅游示范点。深入挖掘牧业文化遗产,强化畜牧业文明活态传承与旅游的融合,建设乡村风清园、生态园。大力发展牧家乐,规范服务标准,创建星级牧家乐,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优先扶持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对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偏远牧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给予政策倾斜,以创业带就业,以发展促脱贫。到2020年,全县建成旅游示范乡镇5个,生态旅游专业村20个,标准化牧家乐50户,整体带动就业1万人,乡村旅游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十四)实施旅游品牌提升工程

  1.合力打造旅游形象品牌。聚集全县及旅游企业投入,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知名新媒体、主要游客集散地集中开展“天下黄河第一弯”品牌形象宣传。形成聚合效应和放大效应。积极推动玛曲旅游进兰州、进西宁、进西安、进银川、进成都、进重庆,让玛曲旅游的影响力持续辐射周边各大城市。建立宣传、文化、旅游、商务、经信、招商等部门联合推广营销机制,在省内外举办文化交流、招商引资等活动时,共同宣传推介我县旅游品牌。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动旅游品牌营销专业化、市场化。加大旅行社引客入玛曲奖补力度,在主要客源市场设立我县旅游产品县级营销代理。发放自驾车旅游护照,实行门票优惠制度。

  2.策划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全州构建“大环线”的格局,将县内城镇和景区景点连接起来,畅通景观道,重点培育九寨沟—郎木寺—尕海湖—玛曲—久治,兰州—合作—碌曲—玛曲—迭部—舟曲,青海湖塔尔寺—兰州—夏河—玛曲—四川阿坝(九寨沟)三条精品线路,形成藏传佛教、民俗风情、草原湿地和黄河流域风情线。打造以摄影、自驾车、体验为代表的专项旅游线路。

  3.打造旅游节会品牌。充分利用我县浓郁的民俗、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等节会,并使格萨尔赛马常态化。

  4.强化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推动市场宣传营销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充分利用知名搜索引擎宣传我县旅游标志性产品,利用知名专业旅游网站及微信平台、手机客户端,开展网络营销,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玛曲旅游门户网站,提高玛曲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四、完善政策,狠抓工作落实

  (十五)优化土地利用政策。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实行旅游开发建设用地差别化政策。鼓励旅游项目建设使用国有荒地、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的前提下,鼓励牧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改变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十六)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逐年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用于旅游宣传营销、规划编制和景区创建、星级评定等重点项目的补助和奖励。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业发展激励机制,对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名镇(村)、AAA级以上景区、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企业及在景区宣传和招揽大型旅游团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旅游企业及单位、个人给予资金奖励。各类金融机构要大力扶持旅游项目,允许以旅游景区特许权、营运权质押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为中小微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保险资金以债权、资产证券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

  (十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游客客运站场等设施,参照对城市公交站、道路客运站场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政策执行。对旅游演艺项目参照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对纳税有困难的旅游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经批准可定期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税收范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十八)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将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县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

  (十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编制全县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与全国各大院校和高资质规划单位的合作,组织实地考察,建立旅游培训基地,优化专业设置,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紧缺型人才。加强导游职业培训,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落实人才扶持政策,在大学生就业工程中持续加大安排旅游名额,重点向景区和旅游乡镇倾斜。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技能大赛和比赛活动,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和技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程序,确保领导力量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发展资金到位、分类指导到位、市场运作到位、项目落实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推动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玛曲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强旅游产业统筹协调,并进一步强化旅游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监测评估和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纳入对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加强汇报衔接,强化协调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细化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全县旅游业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