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生划船上学 河南一村旧桥拆后学生划船上学当地连夜修临时桥

发布时间:2016-11-04 15:17:12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河南学生划船上学 河南一村旧桥拆后学生划船上学当地连夜修临时桥》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1-04 15:17:1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一村庄有家长向澎湃新闻反映,他们所在的村庄三面环水,通往外界的主桥去年被拆除后,新桥却迟迟未修好。10月下旬,“临时桥”被大雨冲断,全村150多名学生每天只能划船过河上学。

  “船是村民提供的渔船,每次就能坐3、4个学生,水深3米多,一出事就是人命了。”家长陈锦州(化名)说,每天上下学,150多名学生都要分批过河,全部过完就要花差不多2个小时。

  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原本中午回家吃饭的学生,只能由父母把饭送到河对岸,站在岸边吃饭,“村民也没法去赶集。” 陈锦州说。

河南一村旧桥拆后学生划船上学 当地连夜修临时桥

  11月2日,放学的学生划船过河。

  对此,商丘市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因群众要求和项目设计分歧较大,所以工程才进展缓慢,接到消息后,已立即协调相关部门,连夜修补了“临时桥”,现暂时能通行。

  而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副镇长告诉澎湃新闻,设计方案经过多次修改,现已敲定,“我们会大力协调施工单位,加快建桥,预计年底可以建好。”

河南一村旧桥拆后学生划船上学 当地连夜修临时桥

  11月3日,当地政府连夜修补了“临时桥”,现暂时能通行。

  村庄变“孤岛”,学生划船上下学

  11月2日,陈锦州告诉澎湃新闻,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河里湾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村庄,位于古宋河和大沙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村里有1000多户居民。

  “以前我们(村)左右有两座桥,其中一座侧桥比较偏远,不常用,还有一座主桥则是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现在被拆了一年多。”陈锦州说,去年9月份,镇里来人,以修桥为由,拆了这座主桥。

  而主桥不仅接连其他村庄,还接连着村外的小学和中学。“任楼中学和温堂小学都在河对岸,这个桥是学生们上下学唯一的路。”陈锦州说,村里有150多名学生在这两所学校读书。

  以温堂小学为例,以往从村里到小学,通过主桥仅2公里左右距离,而如今仅剩的侧桥位于村西面(学校在东面),“如果要走侧桥,就要绕行4、5公里,先到镇里,再绕回村,画个半圆,根本不可行。”

  陈锦州说,由于新的桥一直未建好,今年9月,为了方便通行,施工方临时用泥土填了一座“临时桥”,但10月下旬,雨水过大,临时桥被冲出了30米左右宽的缺口。

  缺口一直没人来补,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渔船渡河,“船是村民的渔船,每次只能坐3、4个学生,河两岸绑着绳子,学生坐在船里,对面的家长再用绳子把船拽过去。”

  “以前中午学生都回家吃饭,现在坐船不方便又危险,家长就把午饭装好坐船再送到岸边。”陈锦州说,现在每天中午学生们只能在河对岸吃饭。

  长期以往,不仅学生上下学麻烦,也十分危险,“河水有3米多深,船又那么小,一旦出现意外就是人命了。”

  从陈锦州提供的照片中可看出,放学时,3、4个学生坐在船里,由一名家长陪同,对岸家长一起拽绳子,把船拽过岸,而船行驶到河中间时,有明显倾斜。“每次上下学,光这150多个学生过河就要花差不多两个小时。”

  陈锦州说,村里多次派人前往商丘市反映情况,都未得到回应。“以前我们村有很多人来钓鱼,现在却成了一座 孤岛 ,除了学生上下学,村里的人连赶集都没法去。”

河南一村旧桥拆后学生划船上学 当地连夜修临时桥

  地理位置示意图。

  镇政府:连夜补好“临时桥”

  11月3日,商丘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该项目因为群众要求和项目设计分歧较大,才致使工程进展缓慢,现已与李口镇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修复了临时桥,解决了通行问题。

  对此,陈锦州说,在重新修桥时,施工部门临时修改了图纸,对桥的设计方案变成了东高西低、东宽西窄,“我们一看设计图,就和我们这边的棺材一样,村民肯定不愿意修个 棺材桥 。”因此由于村民的反对,项目一直耽搁了下去。

  陈锦州表示,村民都很感激政府为百姓考虑,重新修桥,但希望在设计图纸时,也能考虑到村民的感受,接纳村民的意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