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战事60年没停过,边民流离失所进入中国境内避难

发布时间:2016-12-03 10:34:22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缅北战事60年没停过,边民流离失所进入中国境内避难》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03 10:34:2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缅北战事60年没停过,边民流离失所进入中国境内避难,一起来看看报道。

  缅北小城勐古,历史上中国远征军、国民党残部、缅共、毒枭和地方武装都曾占据过,这里也一直是个没有国家和政府概念的地方。2000年底,缅甸政府军占领勐古,形式上变成缅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但由于缅方在民族政策和改善民生方面缺少作为,地方武装与政府军之间的冲突不断,当地百姓频频遭殃。

  2016年11月,缅北战事再起,3000人为躲避战火逃入中国境内,流离失所。勐古河并不宽,然而它却是中国和缅甸的天然国界。在缅北战事爆发后,勐古的百姓就是跨过这条河进入中国境内避难。


  11月20日凌晨,缅北克钦独立军、若开邦军、德昂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近十个混合营的联合部队在勐古、棒赛、105码、木姐等地攻击缅甸政府军驻点,武装冲突持续至今已造成14名警察、民兵和平民死亡。

  勐古河对岸就是云南芒海镇,这个季节农民刚刚完成秋收,田里的泥土是新翻的,原本一切充满希望,怎么也无法让人与战争关联起来。田野间,缅甸边民为躲避战火搭建了许多窝棚,是他们暂时的安身之所。至于为何不去安置点?边民们说,这里离家近,过个河就回去了,偶尔还要回去看看家里的粮食,还有饲养的家畜要喂。

  冲突发生后,缅甸边民举家迁入芒海避难,有些人把家中的牛也牵到了河对面的中国境内,躲避炮火。勐古现在虽说由缅甸政府直接管辖,但当地百姓普遍认为被边缘化,许多人连缅甸合法的身份证明都没有,更不要说参与到缅甸的国家政治中。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越过勐古河,投靠在中国的亲戚。勐古早先依靠毒品和赌场,曾经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法外之地,被称为“小澳门”。缅甸政府接管后,迫于国际压力,加大打击毒品的力度,当地经济之柱的毒品经济逐渐衰落,又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小城如今一片衰败景象,而地方武装也正是利用当地人对缅甸政府的不满,聚拢人气,与政府作对。

  随着战争的持续升级,在靠近勐古河的边境地带,警方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杨金昌和他的姐姐几天前从家里逃出来,在芒海的田埂边搭建了这个临时的窝棚作为栖身之所,来得匆忙,只把一些简单的日用品搬了过来。这里距离缅甸国土仅100多米,枪声常常在耳畔响起。目前,他的老婆和三个孩子还在缅甸(非战争区域),因为联系不上,非常着急。

  李丛修,战火蔓延时,她和丈夫急忙从家中逃离,但是丈夫被当兵的给抓去做人质,放她一个人过境,她暂时借住在朋友家中,每天都在打探丈夫的消息,盼望他能平安过来。

  马鲁(音)和丈夫还有三个孩子居住的窝棚,也是刚刚搭建起来的,这是芒海镇一农户的菜地,在征得主人同意后,他们和村民一起把家安在这里,这里离勐古河仅50多米,是距离缅甸最近的一个避难点。

  阿角,19岁,他的爸妈去年冲突时就逃离了缅甸,在芒海这边打工,他和妻子因为舍不下家中的猪和牛,一直还坚守在勐古家里。冲突爆发后,他和妻子一起搬进芒海的边民安置点。他还是不放心家中的几头小猪,枪声暂缓的时候,他会偷偷溜回家,给小猪喂粮食。每次都很担惊受怕。阿角说:“我这个年纪,要是被当兵的撞上,是肯定要被抓去打仗的。

  阿山前几年就在芒海镇承包了一个中国人的小型养牛场,养大的牛直接在芒海被收购。他的养牛场就在勐古河边上,他一直担心缅甸的枪炮声会影响他的母牛产仔。

  芒海镇上李木苗的家收留了近百名缅甸边民,其中不少是孩子,他们在院子里跳绳玩耍,还感觉不到颠沛流离。勐古的许多学校依然坚持华文教育,许多孩子的中文说得很流利。

  中国一侧的农民家里,都插上国旗或红色布条,提醒冲突双方避免伤及无辜。

  但枪炮无眼,在芒海镇距离边境线300多米的一个辣椒种植大棚,被炮弹炸出了一个大坑,政府已经设置了警戒线。

  马露(音)和家人暂住在芒海的亲戚家中,她今天想回去看看家里是否安好,但到了河边却不敢过河,一直在犹豫,害怕不安全。

  几天来,靠近缅甸一侧枪炮声此起彼伏,两位缅甸边民向交火处观望,他们不知道冲突要持续多久,只盼着战火能早点停歇,好过河回家,他们不想卷入政治纷争,只想平静地生活。

  相关介绍

  缅北战事,指的是缅甸北方少数民族与政府军之间的武装冲突。1948年,缅甸取得国家独立以来,一直存在着多股少数民族地方武装。1961年2月5日成立的克钦独立军是数十股民族地方武装之一,也是比较强大的力量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