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中发现恐龙化石,羽毛清晰可见,系世界最小非鸟小恐龙仅18.5cm

发布时间:2016-12-09 10:05:41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琥珀中发现恐龙化石,羽毛清晰可见,系世界最小非鸟小恐龙仅18.5cm》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09 10:05:4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人类首次琥珀中发现恐龙化石,羽毛清晰可见,系世界最小非鸟小恐龙仅18.5cm,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浑身长毛、世界上最小的恐龙(非鸟恐龙)被中国、加拿大等国科学家发现。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琥珀中发现恐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讲师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教授瑞安 麦凯勒(Ryan C. McKellar)领衔了这一古生物学研究。

  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件恐龙标本是一条长约3.85厘米、长满毛的尾巴。根据同类恐龙的体型,研究人员推断,这一恐龙身长18.5厘米。这一标本被研究人员称为“伊娃”,其神秘面纱将在上海被揭开。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论文刚刚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

  “没。”邢立达说,“没有先例。”他手上捧着的,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保存着非鸟恐龙的琥珀。被保存在琥珀里的,是一条小恐龙的尾部。透过它,距今约99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正以一种无比真实和“鲜活”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比之下,琥珀中的动物标本能提供大量的细节。早在今年6月,邢立达和麦凯勒的团队就在琥珀中首次发现了古鸟类的翅膀。

  “之后我意识到,有着类似尺寸的非鸟小恐龙,也是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在琥珀之中的。”邢立达说。

  这一次,他们找到的是一段展开后长约6厘米的非鸟恐龙尾巴。他们推测,这只恐龙的全身长度也只有18.5厘米。研究者为这件珍贵的标本起名“伊娃”。

  利用这样的3D重建图像,研究者们得以通过尾巴推测这条小恐龙的身份。“这只非鸟恐龙的尾部长且灵活,羽毛沿着椎体有规律地分布。”邢立达指出,这 些尾椎没有融合成尾综骨或棍状尾(这样的情形常见于现生鸟类及与它们最近的兽脚类亲戚,如驰龙类),从骨骼形态上看,它与典型的虚骨龙类恐龙 (coelurosaur)类似。加上来自羽毛的提示,研究者推断伊娃属于虚骨龙类下的一个演化支——手盗龙类(Maniraptora)。这类恐龙有着 细长的手臂、半月形的腕骨和三指形的手掌。从大小上看,伊娃标本尺寸与一种1.6亿前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的手盗龙类——近鸟龙(Anchiornis)相 近。近鸟龙的体长仅约34厘米,重约110克。

  但是,“基于目前的骨骼形态,我们尚且无法判断伊娃标本是幼年个体或成年个体。”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能力分析实验室的曾国维教授 指出,“至于伊娃标本的死因,目前我们也不好推断。”他表示,伊娃标本没有挣扎的迹象,也无明显的皂化外观,提示标本在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去。“但标本并 没有明显的腐败特征,说明它可能刚刚死亡,是一具相对新鲜的遗骸。”

  “从羽毛角度,伊娃标本要更原始一些,介于似鸟龙类与尾羽龙类之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表示。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分析了伊娃标本中的微量元素分布图。“伊娃标本的断面出现了高度富集的铁元素,近边吸收谱分析表明其中80%以上的铁样本为二价铁,这些是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痕迹。”黎刚说。更多的后续研究还在进行中。

  “我们的发现表明,琥珀可以为沉积岩中的恐龙化石记录补充大量信息,是个非常值得大力研究的新信息来源。”邢立达说。伊娃来自缅甸北部的克钦邦胡康河谷。“我们非常期待看到这个地区的其他发现会怎样重塑我们对恐龙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羽毛和软组织的理解。”

  虽然伊娃的“年纪”太大,我们无法用它让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场景成真,但“通过观察多个类群,一系列生命阶段和更完整的骨骼材料,我们或许还可 以进一步提升现有知识。”邢立达透露,“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是寻找更多材料并分析现有的标本,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标本的保存方式,以及还能这些琥珀中得到哪些 其他细节。”

  相关新闻

  江西发现末代恐龙化石新品种泥潭通天龙

  恐龙头部上扬挣扎求生 故命名为“泥潭通天龙”

  “距今6600万年到7200万年间,一条身长1米左右、两翼长有羽毛、长相酷似平胸鸟类(比如鸵鸟类等)的恐龙悠闲地行走在赣南大地上,突然一股洪流涌来,将它冲向了一个深潭中,恐龙双翼拼命挣扎着往上爬,无奈依旧被洪流掩埋。”通过恐龙化石独特的形态,吕君昌详细地还原了该恐龙在赣南大地上的最后时光,“发现时,该恐龙化石头部上扬,前肢向左右两侧伸展,说明它在泥潭中挣扎求生,直到死亡并最终成为化石,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这种姿态保存的窃蛋龙类化石。”

  据了解,这条新发现的恐龙取名为“泥潭通天龙”,具有明显赣州特色。“命名为 泥潭通天龙 ,是因为化石发现地赣州地区有一著名风景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景区,加之这种恐龙的最小型代表被研究人员发现时的姿势十分独特,四肢平伸、肚子贴地、脑袋朝上,由此得名 通天 ,而种名 泥潭 则喻指恐龙在泥潭中挣扎的情景。”吕君昌解释道,窃蛋龙是一群生活在亚洲和北美白垩纪时期的长羽毛恐龙。区别于其他窃蛋龙类,“泥潭通天龙”的生活习性类似鸵鸟类,进步的类群没有牙齿,头短而高,有的头上有冠,用以吸引异性,圆顶状头骨最高处位于眼眶后背角上方,前上颌骨的前边缘高度凸起。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泥潭通天龙”与同样发现于该地区的斑脊龙关系密切。

  “泥潭通天龙”发现意义大 末代恐龙的图表更为完整

  赣州地区当时气候适宜,温暖湿润,加之其稳定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恐龙的生存繁衍。近年来,赣州地区晚白垩世红色砂岩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极其精美的恐龙骨骼(兽脚类恐龙及蜥脚类恐龙)、恐龙蛋(窝)、恐龙胚胎蛋及其他爬行动物(蜥蜴类及龟类)化石,尤其是窃蛋龙类骨骼和蛋化石,无论在种类、数量及保存状态上,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晚白垩世丰富的恐龙动物群,被吕君昌博士等命名为“赣州恐龙动物群”。目前,在赣州地区已命名的窃蛋龙类化石有斑脊龙、赣南龙、虔州龙、南康龙、华南龙及通天龙等,并且还有一些新的种类也正在研究中。

  吕君昌指出,窃蛋龙类属于兽脚类恐龙,主要分布于北美(加拿大、美国)及亚洲的蒙古国及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辽宁省西部的早白垩世、内蒙古晚白垩世的地层中)、中原地区(河南省洛阳地区—汝阳盆地早白垩世晚期及栾川盆地晚白垩世的地层中)以及南方地区(广东省河源和南雄盆地晚白垩世,江西省赣州地区晚白垩世红色砂岩沉积中)。

  目前,科研人员在赣州地区共发现了6种窃蛋龙类化石,“泥潭通天龙”发现意义重大,证明赣州地区白垩纪晚期亚洲的窃蛋龙类化石资源丰富且具有高度多样性,反映了曾为地球居民的末代恐龙的图表更为完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