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4 21:18:11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江苏省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14 21:18:1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江苏省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支撑有力,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强,劳动者报酬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业成为税收增长的源泉,服务业投资总额明显提高,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局,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如下是大铁棍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2017年江苏省服务业前景如何

  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全省服务业工作将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努力追求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最优平衡,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以江苏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为主抓手,突出把握好培育我省现代服务业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全面优化江苏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产业生态、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一)把握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驱动路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并重。突出抓好规模实力优、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六大重点产业,培育壮大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等六个细分领域和行业,确保年度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化并进。培育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实施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项目。引导企业加大产品整合力度,从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和专业化继承方案,支持企业外包产品加工环节,专注于产品设计、运营维护、零销分摊等高附加值业务,提供线上线下智能化垂直化服务,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化产品设计、众包设计、众筹设计等网络制造新模式。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载体提升和龙头企业培育并行。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制定出台专门实施方案,采取年度滚动管理的方式,启动2016年度 “双百工程”一期计划。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形成百家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完善园区主导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其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壮大百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显著创新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要素集聚和政策叠加并举。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土地、价格、财税政策。合理安排生产性服务业用地,促进节约集约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主要以市场决定价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服务价格。开发适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度高的特点,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政策。

  (二)把握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驱动路径,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精细化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近出台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明确我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导向、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一是以民生需求为纲持续增加服务有效供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增加对短缺服务的关注和投入,开发新型服务产品和手段。遵循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和宜居宜业的要求提升发展城市生活性服务业,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定位,优化布局网点,完善服务体系和功能。以改善基础条件、满足农民需求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城镇生活性服务业网络向农村延伸,不断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促进区域结构更加均衡。二是以消费升级为引领深度开发生活性服务市场。深度开发人民群众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生活性服务,积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市场。在发展重点上,充分根植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偏好、传统文化特点、民俗风情特色,围绕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家庭服务、教育培训、体育服务等领域,精细服务环节,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智慧服务。三是以服务质量为本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品质。开展江苏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鼓励生活性服务企业将服务质量作为立业之本,坚持诚信经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积极制定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和规范,积极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促进“老字号”生活性服务品牌焕发新生机,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精细化、品牌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确保生活性服务质量和服务品牌实现显著双提升。

  

  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

  (三)把握“互联网+”融合创新驱动路径,促进服务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一是大力培植互联网平台经济规模优势。依托我省先进制造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支持本土有综合实力、有发展潜能的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鼓励总部型服务业企业平台化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总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型平台企业,以此为依托,加速对产业上下游环节的整合,有效拓宽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制定实施《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在六大重点领域做优做强100家重点平台企业,实现千亿元利税收入,创造万亿元产业规模。二是全面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嫁接。发挥江苏实体经济发达的优势,加快与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互联网+”的服务环节转型延伸,强化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柔性化改造,依托网络开发定制产品;指导传统服务业企业积极学习并灵活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实施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网络消费领域,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重点发展信息消费,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和形式。积极鼓励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升服务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创造拓展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服务业产业新生态。

  (四)把握开放合作共享驱动路径,促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在“十三五”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大背景下,积极融入国家扩大开放战略的大格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开放战略平台,发掘服务业跨国和跨地区合作的新良机,打造服务业以开放促转型的新样板。一是坚持引资引技和引智同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有序开放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鼓励外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和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组织等新兴金融市场主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外商投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产业、出版发行等行业,鼓励外资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的区域以及特需医疗服务短缺的领域。放开养老、建筑设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快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进外资本与引进先进理念、关键技术、高端人才紧密结合,鼓励优质外资重组、并购本土服务业企业。二是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扩大服务贸易比重。加快推动运输服务、加工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培育发展文化贸易、技术贸易、中医药贸易等新领域,鼓励发展新型贸易方式,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推广新型外贸经营综合服务平台。支持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江苏沿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城市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三是衔接省走出去倍增计划,加快服务业企业国际化步伐。完善服务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服务业企业,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鼓励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战略联盟等行动,在全球化产业分工和重组新格局中赢取主动权。

  (五)把握区域协调联动和示范试点改革驱动路径,促进服务业发展格局更趋优化。

  一是以“两级四带多板块”为框架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在十三五服务规划编制过程中,初步提出“两极四带多板块”的布局构思,以南京、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要核心极,沿江城市群、沿海、沿东陇海及沿大运河四大服务业发展带为重点产业带,并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徐州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及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头堡等六个服务业发展重要板块打造为现代服务新的增长极。二是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为方向探索更优集聚模式。探索研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设想,分析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特色和形态演变趋势,借鉴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经验,尝试建立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这一新兴载体模式,从主导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以及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完善园区规划引导,从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集成资源要素,推动示范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开放化发展,努力打造我省新兴服务产业集聚发展先导区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三是以国家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区域先行先试。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土地、人力资源、专业技术等要素市场、金融资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秩序等为重点,健全服务业市场体系;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资本投向服务业需求旺盛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为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系改革、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服务效能。抢抓国家计划中的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这一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政策,适时扩大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在新一轮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中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