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15 22:10:59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江西省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支撑有力,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强,劳动者报酬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业成为税收增长的源泉,服务业投资总额明显提高,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局,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如下是大铁棍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2017年江西省服务业前景如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我就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关于全省服务业发展和主要工作情况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重点,突出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全省服务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新态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一)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近年来,全省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省服务业逆势而上、快速增长,正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主要表现为:一是总量持续扩大。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463.5亿元,是2010年的2.07倍,年均增长9.8%。今年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553.2亿元,增长10.2%,增速居全国第8位,实现“十三五”首季良好开局。二是速度明显加快。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分别高出GDP、第二产业增速0.9和0.6个百分点,为新世纪以来首次超过GDP和第二产业增速。今年一季度,全省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高出GDP增速1.1个百分点,初步扭转服务业增长长期低于GDP的局面。三是比重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6%,五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十二五”服务业规划目标。今年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0%,达到41.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四是投入显著增长。2015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9.8亿元,是2010年的2.17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4.3%,成为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服务业投资增长12.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倍。五是主体不断壮大。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244家,同比增加397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增速居全国第三。
(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产业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业不断壮大。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5.5亿元,同比增长22.1%,总量是2010年的3.7倍。今年一季度全省金融贷款实现超预期增长,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68.2亿元,增长19.5%,增量创历史新高,增速居全国第四。二是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2015年我省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86亿人次,为2010年的3.6倍;旅游总收入突破3600亿元,为2010的4.5倍;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高出全国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2.7%和32.3%,“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三是文化产业活力迸发。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60亿元和235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倍和2.8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9家,江西出版集团连续七届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省上市文化企业达到12家。四是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7235亿元和120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78倍和1.97倍;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7.4%,比2010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全省工商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超过15000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8500家,较2010年增长3倍。五是电子商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871亿元,同比增长107%;南昌、赣州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2个县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达到7万余家,直接从业人员突破30万人。今年一季度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近50%。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及新兴业态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重要增长点。
(三)发展贡献不断提高。一是从经济增长看,服务业是重要支撑。2015年全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1%,比2010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4.4%,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拉动GDP 4个百分点。二是从财税收入看,服务业是重要来源。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现税收132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半壁江山,达57.2%,成为第一大税收来源。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全省税收的贡献率接近60%,达59.2%。三是从吸纳就业看,服务业是重要渠道。2015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新增约23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比重达60%以上。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工商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36万多户,占全部企业的比重达64.5%。四是从节能减排看,服务业是重要保障。服务业占GDP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初步测算,2015年全省服务业能耗占能耗总量的比重仅为14.6%左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高位推动,营造发展氛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强化统筹调度,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协同推进、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省、市两级和大部分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发改部门。二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全省服务业发展提速推进大会,还召开了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现场推进会,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出席并作工作部署。出台了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了日常工作监测调度机制和统计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对各地服务业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和滚动储备机制,建立了全省服务业投资项目库和服务业重大招商项目库。三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设立了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6000万元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四年共支持了251个重大项目。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赣州、上饶等地也设立了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促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分类指导,完善发展格局。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构建“一核七带、百点支撑”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核”,即:充分发挥南昌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南昌大都市区,集中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打造都市型高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建设全省服务业核心城市。“七带”,即: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干道,大力培育发展类型各异、功能突出、错位发展的七个服务产业带,即昌九走廊现代化新兴服务产业带、赣南中央苏区资源生态型服务产业带、赣东北内陆开放型服务产业带、赣西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产业带、吉泰走廊区域特色型服务产业带、九江沿江港口开放型服务产业带、向莆沿线内陆港口型服务产业带。“百点支撑”,即:在“一核七带”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其他区域,依托重点工业集群、农产品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集中培育若干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服务业主导产业,打造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区域增长极,形成了点状分布、覆盖全省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三)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一是推进了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近三年来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300多个,总投资达6000多亿元,万达文化旅游城、江西现代出版物流港、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赣州香港产业园印刷基地、明月山高山观光小火车、鹰潭寻梦龙虎山大型实景演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二是打造了一批服务业集聚区。抓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已认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90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35个、物流重点产业集群5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2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0个。其中,南康家俱市场、宜春经开区服务业基地、洪大中央商务区、樟树市福城医药园、南昌东湖区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200亿元。今年以来,服务业“双创”蓬勃开展,在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涌现了中航长江设计师产业园、岭南电商智慧产业园、699文化创意产业园、小蓝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服务业新业态集聚区。三是培育了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引导服务业企业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和发展,目前已认定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151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45家,南昌市政控股、江西出版集团等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亿元,为全省服务业企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同时,在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领域涌现出鼎鼎电商、怡杉环保、飞尚科技等一批具有较强活力的创新型服务业企业。
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
(四)坚持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导向,既统筹施策,又分产施策,努力为服务业发展提速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构建服务业政策框架。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财税、金融、用地、价格、人才、平台等方面制定了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去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全省服务业发展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实施服务业“一产一策”。根据服务业发展形势,针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新兴业态,陆续出台了促进旅游、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体育、健康、养老、中医药服务等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三是降低服务业企业成本。财政支持方面,启动服务业标准厂房建设工程,省财政对符合要求的服务业标准厂房给予每平方米100元补助,市、县财政配套补助50元,力争两年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服务业标准厂房。用地政策方面,对列入省重大项目的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引入的总部企业及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用地,可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价格政策方面,实现全省工商用电用气同价,近年来我省服务业企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共降低0.2782元,每年减轻服务业企业用电负担约26.21亿元;全省服务业企业天然气用气价格平均降低约25%,每年减轻服务业企业用气负担约1.7亿元。我省服务业企业用电价格目前为每千瓦时0.7652元,比邻省平均低7.29分钱,用气整体价格水平也低于大部分邻省。
(五)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能。注重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通过开放倒逼发展。一是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景德镇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服务业组织机制、产业发展引导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组织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南昌西湖区、九江浔阳区等11个县(市、区)推进试点,为全省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二是推动专项改革试点。推进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营改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激发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加快上饶、鹰潭、新余3个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和南昌、赣州2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分三批启动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了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等。三是扩大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特别是重点服务业项目,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近年来先后在香港、深圳、上海举办了现代服务业专题招商会,取得良好效果。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是2010年的2倍。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工商登记注册外商投资服务业企业数占全部外资企业的比重达到43.9%。
总的来看,“十二五”以来,全省上下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政策导向更加鲜明,工作举措更加有力,发展成效更加明显,我省服务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和提档升级期,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服务业虽然保持较快发展,但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较小,比重偏低。2015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排名垫底,比排名第五的山西少了326亿元,仅为排名前三位的河南、湖北、湖南的44.2%、50.7%、50.7%。我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11.9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五。二是层次不高,实力较弱。从产业层次看,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体地位,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从企业竞争力来看,我省服务业大企业大而不强,中小企业小而不专,综合竞争力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亟需提升。三是发展不均,强弱不一。各设区市服务业发展不平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3个,其他8个设区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开放不足,活力不够。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和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人才短缺矛盾凸显,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时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全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稳增长调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位置,作为优生态惠民生、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抓手,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扶持政策、完善推进机制,促进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比重明显提高、水平明显提升,力争“十三五”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扩大有效供给,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拓展空间。一是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这个重中之重,推动服务业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促进我省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力争“十三五”末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5%以上。金融服务业,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为目标,完善和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做强做大省级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融资租赁行业,加快推进“险资入赣”,重点建设南昌、赣州两大金融核心区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金融特色街区、金融超市,实施县域金融“六个一”工程,力争“十三五”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成为服务业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业,以扩大物流总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重点打造昌九核心物流集聚带和赣中南、赣西、赣东北、赣东南省级重要物流集聚带,推进赣州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培育壮大50个物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优化城市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力争“十三五”末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电子商务业,重点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百姓生活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和运用企业,加快建立一批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商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提升水平,力争“十三五”末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同时,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才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撑。二是围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适应和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服务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六大领域,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开发新型服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旅游业,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以“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为依托,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康体养生游、乡村游、研学游、文化游等旅游业态,全面做大旅游产业品牌效益、集群效益、综合效益,力争“十三五”末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文化服务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制造、体育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产业,着力推进南昌综合性创意都市,打造环鄱阳湖文化创意产业带、沿沪昆高速文化创意产业带和沿京九铁路文化暨创意产业带,力争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大健康产业,发挥我省生态、中医药、医疗等综合优势,推动健康产业与生态旅游、特色文化、绿色制造等产业跨界融合,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园和大健康产业综合体,努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样板。同时,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升发展商贸、家政、体育、法律及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质量水平。
(二)实施创新驱动,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培育一批新业态。针对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精准施策”的思路,“量身定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配套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实施服务业新业态培育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引导新业态企业集聚发展,对新业态企业实行“三优先”,即优先纳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库、优先认定省服务业龙头企业、优先安排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二是建设一批新平台。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争取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江西,今年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培育省级创新平台15个。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服务业新业态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机制。研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三是打造一批新空间。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打造一批服务业“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力争我省1-2个城市纳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打造若干“智创空间”、“智创园区”。
(三)深化改革开放,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增添动力。一是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各项税收政策。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加快全省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全面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实际放宽新注册服务业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限制,为创业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应用型技术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二是增加市场服务供给。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公立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尽快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扩大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比重,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三是开展改革试点示范。支持景德镇市深入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申报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江西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认定工作,“十三五”期间培育若干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力争建成2-3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开展制造业服务化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展二、三产分离试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跨境电商、农村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旅游综合改革等服务业专项改革试点。四是深化服务业开放合作。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泛珠三角等重大平台,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抓好服务业招商,组织举办现代服务业专题招商会,推出一批重点服务业招商项目和服务业PPP示范项目,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服务业企业入驻江西。
(四)强化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构筑保障。一是出台“十三五”规划。认真谋划“十三五”服务业发展,编制出台全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金融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专项规划,明确今后五年服务业和各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服务业“1+X”规划体系。二是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80条措施,力争每年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我省企业减负500亿元以上。三是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立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调度会制度,强化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每年推动100个左右前期工作完善、建设条件成熟的投资过亿元项目建设,形成服务业重大项目“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四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设立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在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鼓励各地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用足用好服务业标准厂房建设政策资金,力争今年底前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打造若干示范亮点。
(五)创新工作抓手,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凝聚合力。一是升级“双认定”培育。优化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认定和培育工作,力争“十三五”末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50个以上,实现县县全覆盖,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力争“十三五”末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达到10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达到60个以上。推动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建立省领导和省直部门对口联系制度。二是启动“双百”工程。推进服务业知名品牌、领军人才工作,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培育服务业百个知名品牌、百名领军人才,打造一批江西服务业标杆企业和高端团队,形成若干个综合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领先、服务全国的本土企业集团。三是强化“双机制”工作。完善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机制,全面实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龙头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力争今年全省列入联网直报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500家、2017年达到4000家,对上规入库企业予以奖励。完善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的比重。同时,开展服务业专项督查,加强服务业宣传引导,进一步营造全省上下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浓厚氛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对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发展工作是一次面对面的关心、指导和推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各项要求,锐意进取,主动作为,全力抓好服务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奋力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境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