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波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7 21:52:54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宁波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17 21:52:5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宁波服务业前景如何,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支撑有力,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强,劳动者报酬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业成为税收增长的源泉,服务业投资总额明显提高,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局,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如下是大铁棍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2017年宁波服务业前景如何

  关于内部诊断

  宁波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也积极推进,理应在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及特色,但为什么历经几个五年发展周期仍然存在争议?我想根本原因,不在于宁波是工业主导的经济,也不在于没有类似杭州在高等教育、旅游休闲、平台经济等省会城市优势,关键在于宁波固有的特质在与服务业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条件下,成为一种深层次顽疾。应该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或者说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关键在于位势、格局、业态、生态、组织,而宁波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

  我想服务业发展,第一位的是发展位势要高。不仅仅是打破服务业作为工业附属配套地位,更是要将经济服务化或者全面转向服务型经济提上日程。总的来说,宁波虽然积极发展服务业,但并没有真正把服务业的发展置入战略层面位置,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思维较为严重,现代服务业在GDP考核、生产性税源结构等体制机制条件影响下,难以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尤其是服务业办已取消,似乎就更加群龙无首。应该说,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战略位势。按照城市工业化发展理论,宁波2008年就前脚(人均GDP过1万美元)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由于服务业占比较低后脚未能进入后工业化),需要全面推进经济服务化。

  第二位的是局布的一定要大。如果按照市场主体数,宁波服务业不可谓不活跃,但问题在于由于服务业发展格局不大,只能赚小钱、难以赚大钱,服务业增加值不高理所当然。宁波发展服务业最大的资源或者突破口就是港口,理应围绕港航贸易等建立全新的服务业体系。但由于宁波及甬商善于做事不去做局,从根本上难以把自身的长板及优势发挥出来。应该说,基于物理空间发展的服务业、或者单纯的“港口”是前台思维,基于虚拟空间创新的服务业、或者“港口经济圈”是后台思维,而线上线下结合或者“港口创新经济生态圈”则是前台思维加后台思维。前台思维是一个个地赚小钱,平台思维是“坐享其成”赚大钱,但只有前台思维加后台思维才是生态思维,想赚那些钱就赚哪些。比如把镇海北仑以及几个功能区全部整合在一起,搞一个宁波港新区,搭建更大更高端的平台做一个大的局,宁波的港口以及宁波的服务业,就不可能不发展起来。而没有大龙头服务业的带动,就没有具有竞争力、发展活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三位的是业态创新一定要活。业态创新要么是基于社交化或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么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要么是借助现代的运作机制,促进服务业形态的高、新、软、优,不断衍生新业态。但在这些方面,就几乎能够看出宁波服务业业态创新不够的障碍。宁波的服务业创新不是基于虚拟空间的而是基于物理空间的,主要是甬商太务实,不敢烧钱去搞平台经济;宁波服务业通过二三产业分离做的还可以,但产业融合发展做的并不够,不仅在于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破局、做局,还在于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较为突出;而由于没有用现代运作机制,很多行业的业态极其落后。比如在金融服务业,由于现代股权投资、民营银行较为薄弱,民间借贷、影子银行较为活跃,如果把这些地下的交易以现代金融出现,能够每年直接带动宁波GDP好几个点。

  第四位的是产业生态要优。不仅仅是用服务业思维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需要着眼集群培育建设服务业专业集聚区,更重要的是服务业领域的创业创新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很重要的是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方面虽然宁波基础设施建设很多,但由于城市布局分散,本身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但这还不是问题的根本,主要是宁波的基础设施建设思维是房地产思维,而不是服务业思维。尽管服务业是四面开花,有的可以有集群有的可以没有,但在关键领域还是需要的。但我们宁波很多专业园区,很多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准入门槛较低,最后庸俗化发展。而在服务业创业创新方面,尤其是新兴领域,不像宁波的制造业配套那么完善,缺乏平台企业、生态企业。

  第五位的就是组织方式要新。应该说,现在政府在培育发展服务业方面,更多的处于产业要素保障的层面,说白了就是用工业的管理方式发展服务业,政策手段往往就是土地、税收、财税、投融资等等。但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更加需要产业组织创新以及“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的支持方式。因为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尤其在新兴领域,一个平台企业、生态企业就能带动整合产业生态的发展,而他们的政策需求不是一刀切的。现在来看,在很多新业态领域,需要政府发挥培育市场的功能。目前很多服务业企业的政策需求,不在于财政资金,而在于新兴市场拓展、新的环境生态。

  

  服务业平均薪酬前景分析

  关于外部研判

  建议在形势环境分析里边,更加突出服务业发展趋势大的几个判断,在这里,主要想简单交流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是新经济将主要来自于现代服务经济。新兴产业的产生机制有四个,重大技术突破催生新兴产业、产业融合发展与价值链分解产生新业态、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高增长行业、生活理念和方式变革,但后边的三个机制全是以服务经济形态出现。比如电子交易、商旅管理、在线教育、第三方支付、第三方设计、生物医药CRO等,是产业融合发展与价值链分解产生的新业态;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教育培训、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是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高增长行业;低碳能源、高效节能、环保技术、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是生活理念和方式变革驱动。

  二是社交化成为现代服务业革命性因素。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使得云计算把撷取、处理、整理好的大数据,通过移动设备传输到能创造价值的终端,在社交商务情景中把这些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形成全新的社交化生活方式。社交化趋势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通过将交易行为直接嵌入到人类的生活方式,通过人来生活方式改变倒逼生产方式转变。无论是营销方式从大批量广告覆盖到精确定位以及社交网络传播,销售方式从经销商渠道及门店渠道到社交网络销售,服务方式从规模化门店服务到个性化定制服务等,还是众包、众筹、新媒体、O2O、微信微博、引擎等大量新业态的涌现,社交化不仅冲击着传统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倒逼服务业变革,还成为各类新业态出现的爆发点。

  三是产业跨界融合成为业态创新的关键。如今产业链这个词几乎要过时了,时髦的叫做产业生态。主要是说产业价值链的运动规律,不再是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分解再分解,将服务业从生产制造分离出来,而是通过对产业价值链前后、上下、左右的穿透,或者叫做跨界融合,不断延伸新业态。比如,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等等,就代表了这种发展趋势。

  四是城市经济呈现“去工业经济中心化”。全球城市分工体系呈现出“去工业经济中心化”发展趋势,“世界工业城市(大脑)—区域中心工业城市(躯干)—次级城市(四肢)”的城市分工体系一去不复返,而一批现代服务业发达地区凭借服务业的“虹吸效应”,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产业版图上的新兴的创新高地。

  关于总体思路

  如果按照上述的观点,“十三五”时期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关键,主要是站位要高、布局要大、业态要新、生态要重、组织要优。其政策含义就是“提高位势、业态创新、重点布局、跨界融合、区域创新”这么几个关键词。

  第一就是提高位势,全面推进经济服务化。主要是着眼建立服务型经济,全面推进经济服务化,加快建立完善与国际强港相配套、与工业发展相融合、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宁波产业发展的战略增长点、转型升级的高端辐射源、产城融合的主要突破口,支撑宁波建立服务经济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强港提供战略支撑。

  第二就是业态创新,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一是立足港口资源,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如果是在国际贸易业方面,从运输港到贸易港;在港航物流业方面,从传统运输到现代物流;从大宗商品业方面,从大宗资源周转到大宗商品配置,那么“十三五”时期的服务业就会非常厉害了,就不用说没有杭州的优势资源啦。二是强化工业配套,巩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业一旦实现从电子商务到物流配送再到生产定制,宁波的产业互联网电商一定比杭州的消费互联网电商更厉害;创意设计业主要是借助创客、众包众筹等方式予以创新;节能环保业主要是通过服务加装备,尤其针对石化等行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再就是会展服务。三是着眼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研发创新业需要从中后段位移到中前端;创业孵化业争取能够独立成为一个行业;科技金融,要通过现代运作方式的转变,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直接带动、间接带动能力的行业;检验检测优势更加突出。四是通过增量培育或者说是社交化再造,培育发展云服务、数字文化、数字生活等新兴服务业。最后是健全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如旅游休闲、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

  第三就是重点布局,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我觉得在空间布局、服务平台载体建设发展方面,应该是“十三五”时期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在空间布局结构上、平台载体规划上,还是要更加突出,总的建议是“一核、两心、三翼、多平台(节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自然是中心城区,或者叫宁波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核,主要承担提升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功能,突出核心载体地位;“两心”即三江口文化创意区、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强化两大城市中心辐射带动能力;“三轴”即面向北仑、镇海方向以港口贸易为特色的“东翼港航特色服务业拓展轴”,面向余慈及杭州湾新区主要制造业基地配套的“北翼生产性服务业拓展轴”,面向奉化、宁海、象山方向的“南翼生活性服务业拓展轴”,放大延展联动效应;再就是强化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自由贸易区”、宁波电子商务城、宁波教产协同创新试验区等高端功能区示范作用,以及突出若干服务业载体枢纽地位。在产业空间布局上,一定要突出产业融合,打破工业与服务业分离乃至割裂的状态。

  第四就是跨界融合,打造港口服务经济生态圈。新时期的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就是以港口服务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将大宗资源、工业制品等产业要素贸易流转中心、商品运输贸易中心向人才、资本、专利技术等创新资源配置中心转变,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就是以产业价值链跨区域分工合作为新干线,通过核心区、辐射区、影响区及其内部紧密的功能串联、创新并联,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本链、供应链、服务链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创新资源、产业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关系网络高度集成与分布结合;就是开放式创新,从产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为主逐渐过渡到产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创新并重;就是以创新生态为动脉,加快将各领域垂直合作演变成万众、泛在、网络、协同、分享、共赢的众创生态,有效聚集、优化、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等等。

  第五就是区域创新,政府作用的三个层次。不再是以土地指标、税收返还、财政支持等为主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还包括打破产业规制、市场准入、市场分割、条块分割等为主要内容产业组织创新,还要建立适宜服务业创业创新的产业生态,加快形成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主体培育为根本、以产业融合为特征、以品牌塑造为优势、以人才队伍为基石、以产业资本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其中,通过发展第三方创新型枢纽社会组织,作为弥补服务业办的、承担政府产业促进的手脚至关重要,一是改变由政府主导或事业单位演变的不良基因、一个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优化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