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银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全文细则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6-12-25 18:59:0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白银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全文细则解读。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往往会放烟花爆竹。以下是大铁棍小编整理,如有变动请以官网为主。
2017年白银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全文细则解读
12月21日下午,《白银市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听证会在市公安局会议室举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直部门有关人员、社区工作者代表、酒店负责人代表、县区有关人员及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共计78人出席。
听证会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代表结合《白银市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的文字表述、谋篇布局等相继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有必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市公安局还需参考其他地区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法规,对管理办法进行完善、细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据悉,近年来,我市城区烟花爆竹无序燃放造成的火灾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随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环境和噪音污染也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区禁限放烟花爆竹的要求日益强烈,强烈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规范烟花爆竹安全燃放。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加强城区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降低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环境污染,倡导进步文明的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公安局结合我市城区实际,牵头研究制定了《白银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草案)》。
相关阅读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虽然这只是迷信,但却反映出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的浏阳,广东的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的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以上是2017年白银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全文细则解读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