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公鸡下蛋广告停播,被市民投诉太低俗》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2-13 10:28:4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成都地铁公鸡下蛋广告停播,被市民投诉太低俗,张柱金到底是谁?一起来看看。
摘要:“张柱金,你家公鸡下蛋了!”最近一周来,在地铁的各个电视屏幕上,不时就会传出一声尖叫。而屏幕上则仅有一个做着夸张表情的女士头像以及10个蓝色的广告字体,既没有广告投放公司的名称,也没有一般广告中常附带的联系电话。“尖声音”、“无厘头”让众多乘客一时懵了圈,“这到底是个啥广告?”。
在春熙路附近上班的严先生忍不住在朋友圈一阵吐槽,并把对于该条广告的反感声发到了各个微信群里。很快,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有了回声,并引发了一阵强烈的讨论。“一会儿就要来一次,已经让人不堪其扰,关键是一播就是几天,每天上下班,都是这个声音。”严先生格外愤慨。
17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特意乘坐了成都地铁的各条线路,并特别留意了该条广告。按照广告的播放频次,基本上平均每两分钟就会播放一次,高峰频段甚至一分钟就会有一次。每当广告画面出现就有乘客拿出手机拍照接着一阵吐槽,或者将头扭向一侧。
耳朵都怀孕了 地铁公司能撤不
随着广告的播放,关于“张柱金,你家公鸡下蛋了!”的10字广告语迅速被刷屏,记者发现,针对该条广告语中的“张柱金”及“公鸡下蛋”两个关键词的搜索量更是惊人。在对广告感到好奇的同时,更大程度的言论则直指该条广告“奇葩”、“低俗”,“张柱金你想干嘛?”、“为什么要这样一遍遍骚扰”、“听得我尴尬症都犯了”、“耳朵都怀孕了”、“赶紧让张柱金下架吧”……
记者发现,连同“公鸡下蛋”广告被吐槽的还有“顶呱呱”广告,有网友认为:“并非广告投放越多就能打开知名度,相反这类广告只会让人反感,其营销方式太低俗”,“一早就听着噪音真的很烦,广告商就不能换一个方案吗?”
在吐槽广告的同时,众多网友在微博@成都地铁微博,希望地铁公司能够将该广告撤下。
张柱金到底是谁? 成都创业者,自称博士后
经过记者多番调查,这则广告的投放商为成都天图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而张柱金则正是该家公司的老板。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16年3月在成都注册,目前经营时间还不足一年。
初见其人,高挑,干瘦,戴着黑框眼镜。其个人介绍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曾在百度东莞分公司就职,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目前身份为该公司CEO,今年36岁。
记者在其公司官网上看到,张柱金自认为“是个全能型天才”、“狂傲自负,怀有颠覆者的野心”,其公司已经挂出了众多招聘岗位,按照招聘计划,将招聘300名员工。而目前其公司团队仅有7人。在其办公室的墙上则挂着“用20年超越阿里巴巴”的标语。
“公鸡下蛋”是啥意思? 公司产品,但不方便讲
“张柱金,你家公鸡下蛋了!”到底指什么呢?记者多次向张柱金询问,但均未得到答案。“这是我们的一个产品,但至于什么产品现在还不方便讲,需要等后面的发布会。”张柱金称,“我们团队已经研发了一年多的一个产品。”而根据其公司官网上的介绍,产品名字为“下蛋公鸡”,并配有“让人尖叫的革命性产品”的标语。
“这个广告其实是有后续的。”对于本次的广告投放,张柱金介绍,准备了多个视频,“公鸡下蛋”广告仅是投放的第一个广告,但没想到目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前的播放频次是5分钟一次,但我们觉得好像效果不太好,就增加了频次,改成了2分钟一次,没想到会让大家反感。”
连发两封致歉声明“我们没预想到这结果”
在公司官网上,张柱金于1月17日及18日连发两封声明,并对广告造成的影响表达歉意。1月17日,其声明称:由于广告引起轰动,“张柱金,你家公鸡下蛋了”将停止播放,并表示对于结果“我们很无奈,我们播了一个星期就下了”。
1月18日,“公鸡下蛋”被成都地铁全面停播的同时,张柱金再次发布声明,向乘客及地铁公司致歉,称“由于前期频次低,我自己感受过,听不到,于是我们提高了频次至2分钟一次,结果让大家很烦,我深表歉意”。
市民声音
●地铁上的广告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地铁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品位,谁也不想游客到成都乘坐了地铁之后只记住了“张柱金”和“顶呱呱”。
●本人工作也跟媒体传播有一定关系,从不否定“吸引眼球”是广告的本质,但一定要有底线,作为公共场合的广告,让每天几十万的乘客被动接受(无法屏蔽,转台)的广告内容是否应该有一定的规范约束?
●提议多投放一些正能量的公益片、宣传片(城市、农村、大好河山)、纪录片、新闻。
相关阅读
“公鸡下蛋”广告赢了眼球 输了口碑
“张柱金,你家公鸡下蛋了!”近日,这则仅有10字5秒长的地铁广告在成都引发热议。一片投诉声之后,成都地铁称从1月18日首班车开始,所有地铁电视全面停播“公鸡下蛋”广告。
何勇海:不可否认,商业广告应该追求吸引力、注意力,但吸引眼球也要坚守底线。虽然从广告法等法律上考量,“公鸡下蛋”广告可能没有什么越轨之处,但它的魔性呐喊、狂轰滥炸,在把握消费者心理方面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是在挑战受众的忍耐极限。在该事件中,商业广告赢了眼球输了口碑,地铁方也丢了民意认同。地铁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典型代表,像这类不仅没有内涵且对乘客造成了噪声污染的广告,地铁方是不是应该将之拒之车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发布商业广告,是不是应该有一定的规范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