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总人口超4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

发布时间:2017-02-13 15:47:52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年辽宁省总人口超4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2-13 15:47:5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6年辽宁省总人口超4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一起来看看。

  辽宁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 总人口超4200万

  3年后也就是2018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千万,占全省4000多万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味着每3个辽宁人就要养一位老年人,养老压力更为严峻。昨日辽宁省老龄办编制完成的《2014年辽宁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中透露上述数字。


  鞍山老龄化全省居首 沈阳20.8%

  2014年,沈阳、大连老年人口分别达到152.0万和129.6万,占各自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0.8%和21.8%。

  东部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西部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本溪和丹东等5市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20%,其中鞍山最高,达到22.1%;锦州、朝阳最低,同为16.3%。盘锦老年人口最少,为22.8万人,占总人口16.8%。

  在全省837.3万老年人口中,城镇445.1万,占53.2%;农村392.3万,占46.8%。从地区分布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盘锦等6市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农村老年人口,其他8市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于城镇老年人口。

  注:60周岁及其以上为老年人口

辽宁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 总人口超4200万

  80周岁及其以上为高龄老人

  全省近半老人空巢沈阳、大连最多

  2014年末,全省空巢老人达到350.7万人,占老年人口41.9%,与2013年相比增加24万人。其中,沈阳空巢老人最多,达到68万多人,比去年增加9万人;大连以62万多人紧随其后。空巢老人主要是子女因工作、学习、婚姻等离家外出造成。随之而来的是三个最突出的问题:缺少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和精神慰藉。空巢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即使子女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空巢老人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辽宁60岁以上老年人近840万人 总人口超4200万

  全省健康老人不到一半 14%靠护理

  2014年,全省健康老人375.7万人,占老年人口44.9%;患有老年慢性病和其他疾病的老人461.6万人,占老年人口55.1%;失能、半失能老人117.0万人,占老年人口14.0%。而2013年,全省健康老人340.2万人,占老年人口43.1%,2014年增加了35.5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照比2013年,2014年辽宁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了11.2万人,而2013年照比2012年却减少了近1万失能、半失能老人。

  所谓失能、半失能老人,大部分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无论是吃饭、穿衣、出门还是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省老龄办介绍,造成失能、半失能老人剧增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辽宁老年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大;二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急剧增加,而高龄老人则面临了各种老年疾病高发期;三是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亚健康老人较多。这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照顾他们的护理人员的短缺。

  从各市情况来看,沈阳市失能、半失能老人最多,达22万人,其次是大连、鞍山;葫芦岛市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最高,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7.7%。另外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增多。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代陆续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

  80岁高龄老人剧增破百万

  2014年末,全省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突破百万,达106.6万人,占老年人口12.7%,比2013年增加7万人。大连80岁以上高龄老人人口比例最高,达到14.7%。

  我省长寿老人越来越多。2014年末,全省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37人,较2013年末增加12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1089人,男女比为1:2。全省共有百岁夫妻5对。其中,大连市百岁老人女性人口是男性的3倍,属全省比例最高。

  从老年人口年龄构成上看,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现象非常明显。60至69周岁494.8万人,占59.1%,70至79周岁236.0万人,占28.2%。

  相关阅读

  辽宁两个负增长背后:人才流出比人口增长放缓更严峻

  近两年,有关东北的两个话题颇受关注:一个是经济增速不给力,另一个有关人口问题。《中国青年报》此前曾报道,东北地区人口在加速减少,并已严重影响到其经济复苏。

  一组最新数据让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议论再次升温。

  近日,全国一季度GDP数据全部出炉,东北地区经济再度垫底。其中辽宁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只有-1.3%,是今年全国唯一的经济实际增速负增长地区,去年同期则是1.9%。

  另一个“负增长”数据来自辽宁省统计局。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至去年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382.4万人,相比2014年,2015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9万人。这也是17年来,辽宁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两个“负增长”让辽宁陷入“经济下行导致人口流失,人口流失导致经济下行的怪圈”的论调再起。

  而专家“把脉”后得出“病因”:两个“负增长”背后凸显出辽宁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个难受”制约经济增长

  虽然东北经济下行趋势已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垫底,而且是负增长,还是让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感到非常意外。

  近日,梁启东对记者表示,他虽然不认可“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的提法,但也清醒地看到数据背后暴露出的结构性衰退问题。

  梁启东说,辽宁的经济发展受限于传统工业结构。辽宁是老工业区,能源行业和大宗商品生产等传统工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定势让辽宁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都产生了“路径依赖”。但是近几年,传统产业的优势在减弱,投资和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重要性出现下滑,使得东北地区的工业产品需求大幅减少。

  “这几年辽宁的工业形势不好,工业里的支柱工业包括钢铁石化冶金造船等都很糟糕,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梁启东用“老”“重”“剩”三个字概括了辽宁的工业问题,认为辽宁工业重型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负增长,辽宁GDP增速自然上不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以工业为例,黑龙江、吉林、辽宁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0.3%、5%、-8.4%,均低于全国5.8%的水平。

  梁启东认为辽宁现在有“三个难受”制约着地区经济增长,一个是工业难受,再就是重工业难受,以及传统产业难受。

  “辽宁的症结就在于重工业和传统产业陷入了危局。”梁启东说。

  即便目前形势不被看好,梁启东依然对辽宁经济企稳向上抱有较为乐观的期待。他认为,还要看到与“三个难受”相对的“三个不难受”,即服务业不难受,轻工业不难受,以及新兴产业不难受。

  4月27日,辽宁省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52.3%。

  另外,辽宁工业生产中新兴行业所占比重提高,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比重下降。一季度,全省汽车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7%,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所占比重为3%,提高0.9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3%,提高0.3个百分点。以钢、铁为主要产品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9%,比上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以水泥、玻璃为主要产品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所占比重为5.8%,降低2个百分点。

  “这些‘不难受’的产业发展势头都不错,但目前看占比仍然较小,这也侧面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出了问题。”梁启东说,探清了病因,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去“对症下药”。

  东北振兴要“落子”民营经济

  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是辽宁摆脱两个“负增长”的关键之举。

  此前,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卢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东北的老,很明显一个就是结构性问题。原字号、初字号、低端化的产品结构不改变,就没有出路。”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也提到必须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坚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梁启东表示,要提振辽宁甚至整个东北经济,就要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同时“落子”民营经济。他认为,央企在辽宁的数量很多,经济占比很大,国企改革的关键在央企。

  《若干意见》提到:“支持总部设在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研究中央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共建一批产业园区。加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模式和途径。”

  《若干意见》还提到:“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发展、增强活力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促进民营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梁启东对于中央针对东北经济问题开出的这两个“药方”均予以肯定。

  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东北振兴的主力军是民营经济。而目前民营经济是东北地区发展的一个短板,如何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非常重要。

  黑龙江省政府宏观经济专家顾问、原哈理工大学教授杨文超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制约东北三省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土壤尚未形成,民营经济不是市场主体,政府还没从资源配置的角色中退出来。

  人才流失比人口增长放缓更严峻

  除了结构体制机制外,人口增长放缓和人才流失严重也是东北地区经济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4月初,《沈阳晚报》曾披露,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至去年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382.4万人,相比2014年4391.4万的常住人口总量,2015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51.5万人,占67.35%;乡村人口1430.9万人,占32.65%。对比从1999年至2015年的统计公报发现,这是17年来,辽宁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辽宁常住人口增速就已呈现出下滑态势。在随后的三年间,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都保持在1万—1.4万之间。

  不少人担忧,常住人口“负增长”数据对辽宁经济发展可谓雪上加霜。

  对此,人口学专家、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王立波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的人口结构在现在的生育制度下,常住人口达到负增长并不奇怪。相比于人口增长放缓,常住人口负增长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人才的流失。后者是地区经济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也一定程度上制约该地区经济重振。

  辽宁的人口问题,王立波认为是自身的结构导致的。她进一步分析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主要管控的对象一是城市人口,二是单位体制内的人。而这两类对象比例过高恰恰都是辽宁的特点。

  “辽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很高,而且又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省份之一。”王立波说。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历了持续、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05%,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在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8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总和生育率就非常低。去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十二五”以来,我国总人口继续增长,2014年年末达到13.68亿人,受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生人口保持增长态势,总和生育率为1.5%至1.65%。而辽宁省的总和生育率则多年保持在1%以下,远低于代际人口均衡所需的正常更替率2.1。“所以按照这个人口结构和生育率,辽宁常住人口负增长不足为奇。黑龙江也面临同样问题,所以最近他们开始在部分地区力推‘三孩政策’。”王立波说。

  不仅如此,整个东北地区还存在大量人口流出的现象,老龄化现象也在加剧。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北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万人,除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其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省份。

  虽然辽宁不是人口净流出的省份,但王立波认为,辽宁人才的流失已经拉响警报。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人才流失与经济下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彼此还相互作用。

  梁启东也认为,要区别看待人口和人才的问题,人口问题是长线战略问题,把这两年东北经济下行和人口流动联系起来,唱衰东北不太合适,但人才的流失必须引起重视。

  如何留住、吸引人才,王立波提出,还是要着力发展经济,“总说吸引外来人口,拿什么吸引是关键,经济不发展,人才不爱来。”

  王立波对澎湃新闻记者说,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高密度集中,将进入一个扩散阶段。扩散到哪里,相当于给了各省份尤其东北地区一个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就看各地区能否出台吸引人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能否发展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

  梁启东也认为,要靠产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又说回到上面的问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