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解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7-03-13 14:47:00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解读全文》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3-13 14:47: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法律援助保障了经济困难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2017年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解读全文,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2017年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解读全文:

  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9年4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16年11月10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活动。

  第三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可以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四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使更多的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平等享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根据地方财力和办案量合理安排经费。

  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确定由乡(镇)、街道司法所承担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做好法律援助相关工作。

  第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安排或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

  第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安排或者指派,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第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受法律保护。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第十条 鼓励社会通过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基金会或者其他形式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依法设立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鼓励法律服务组织和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普及法律援助知识。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法律援助公益宣传。

  第十二条 对法律援助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相关内容:

  第二章 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形式

  第十三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劳动争议请求给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

  (六)请求赔偿与交通、工伤、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相关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

  (七)请求赔偿因高危作业造成损害的;

  (八)请求赔偿因使用假劣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