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实习报告范文多篇

发布时间:2017-04-06 09:50:00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实习报告范文多篇》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社会万象】栏目,于2017-04-06 09:50:0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实习报告范文多篇: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最新消息,请关注大铁棍娱乐网,以下内容来源网络,如有变动,以官方公布为准。

  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实习报告范文多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该怎么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吧。

  

2017植物学实习报告参考范文.png

  篇一

  前言

  通过接近一学期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野外实习。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实习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归纳概括植物的特征。通过野外实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大学生活,扩大知识面,激发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我们所要收集的有植物的名称、学名、科属、以及生活习性和用途。11月17日下午两点,我们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去了南江滨公园,到了南江滨公园我们兵分两路,分别往不同的方向去找植物。植物的种类很多,南江滨公园的风景也很美。寻找植物的过程非常好玩,有很多闻所未闻的植物,仔细的观察了之后,我们都用手机照下来了。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为了凑满100种植物,我们又组织去了学校的中华园,里面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每个省份的植物都不一样。收集的植物品种如下。

  后记

  这次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一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南江滨公园的植物确实很多,但很多时候并不能找到标明植物种类的牌子,我看到很多很漂亮的植物,但我并不知道它们的种名,所以不能把它们收录到这次的名录中,主要是由于我对植物的认识还比较少,还不能够仅仅依据观察植物就得出植物的科属,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比如兰科植物,它们为了适应虫媒传粉,兰科进化出了一系列特征,吸引昆虫来为它们服务。如分泌各种各样的蜜汁吸引昆虫;雄蕊与雌蕊柱头愈合形成合蕊柱,便于昆虫的传粉等。这一系列特征让人感觉兰科植物像一群充满智慧的精灵,不断地改造自己,使其向有利于它自己生存的方向发展。此次实习还让我见识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如红豆杉的树皮中可以提取紫杉醇,这物质有抗癌的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作用。所以植物是一类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这次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这次的实习使

  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的,课本外的,我们都达到了最佳的结 合。同时增大了我的见闻,扩大我的视野,更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

  篇二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 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2 实习内容

  7月5日 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 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 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 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 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 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 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 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 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 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 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 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 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 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议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进起到一点帮助。

  篇三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课堂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过的认知,观察、比较、

  分析各科植物异同点。

  3、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植物采集,辨别的步骤方法,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4、认识湖南常见的植物,联系环境条件判断植物适宜生活的环境条件。

  5、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理论基础,并认识查找植物掌握植物所属

  科。

  6、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7、了解生物多样性,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二:实习的时间与地点

  20xx年6月25日常德~~桃源~~慈利 20xx年6月27日常德德山、花岩溪 20xx年6月25日常德市郊太阳山

  三:实习内容

  下面是三天实习所学的植物特征及其所属科:

  四:实习体会与知识水平报告

  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农学09101班同学结束了植物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植物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给植物分类,学会了从哪些特征观察植物,明白了每科植物具有哪些特征,可谓收获颇丰。但仅从课本上学习毕竟无法真正深刻的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所以在大二下学期6月25日至27日三天时间,我们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到了

  慈利、花岩溪、常德太阳山,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

  为了野外见习的顺利开展,也为了在这次野外实践中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我们每10个人分成一组,共分四组,由赵东海老师和郭春秋老师带队进行土壤肥料学、植物学野外实习。 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平时上课接触过的,还有许多不曾见过甚至不曾听过的。一路上老师耐心地为我们一一介绍,解答我们的疑惑。我们认真观察植物的性状,将观察到的与书本知识一一对照。我们重点观察了植物的特有性状及其根、茎或叶的变态特征:我们在看到了紫色小花的夏枯草,在路边看到了罂粟科植物博落回,折断其茎又白色乳汁,益母草茎四棱,唇形花冠,元宝草的茎穿过其叶,茜草茎上有刺。我们还侧重观察了植物的外部特征,及总结各科植物的异同点。

  在去慈利的途中我们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很多植物,在第二天先去德山,认识了商陆,而且在之后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又多次巩固,并能准确辨别各科植物,后去花岩溪老师安排我们自己动手采植物,进一步巩固昨天所学的,也锻炼动手能力,并且让我们相互讨论,也增进彼此情意了。第三天我们去了常德市郊的太阳山,沿着陡峭的山路我们认识沿途的植物,更深刻的认识湖南的自然植物。

  本次实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进一步加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游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并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对待学习的严谨态度, 本次实习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走入社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认识到知识的渊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坐在大巴上很累,还有些晕车,爬山过程很苦,又累又热,但当站在观鹭台上看见下面的松海时,心情的豁然开朗是无法比拟的,在太阳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我们边聊边走,用汗水浇灌了五彩人生。在大学生活中留下永远不可抹去的一笔!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课堂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过的认知,观察、比较、分析各科植物异同点。

  3、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植物采集,辨别的步骤方法,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4、认识湖南常见的植物,联系环境条件判断植物适宜生活的环境条件。

  5、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理论基础,并认识查找植物掌握植物所属科。

  6、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7、了解生物多样性,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二:实习的时间与地点

  20xx年6月25日常德~~桃源~~慈利 20xx年6月27日常德德山、花岩溪 20xx年6月25日常德市郊太阳山

  三:实习内容

  下面是三天实习所学的植物特征及其所属科:

  四:实习体会与知识水平报告

  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农学09101班同学结束了植物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植物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给植物分类,学会了从哪些特征观察植物,明白了每科植物具有哪些特征,可谓收获颇丰。但仅从课本上学习毕竟无法真正深刻的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所以在大二下学期6月25日至27日三天时间,我们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到了

  慈利、花岩溪、常德太阳山,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

  为了野外见习的顺利开展,也为了在这次野外实践中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我们每10个人分成一组,共分四组,由赵东海老师和郭春秋老师带队进行土壤肥料学、植物学野外实习。 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平时上课接触过的,还有许多不曾见过甚至不曾听过的。一路上老师耐心地为我们一一介绍,解答我们的疑惑。我们认真观察植物的性状,将观察到的与书本知识一一对照。我们重点观察了植物的特有性状及其根、茎或叶的变态特征:我们在看到了紫色小花的夏枯草,在路边看到了罂粟科植物博落回,折断其茎又白色乳汁,益母草茎四棱,唇形花冠,元宝草的茎穿过其叶,茜草茎上有刺。我们还侧重观察了植物的外部特征,及总结各科植物的异同点。

  在去慈利的途中我们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很多植物,在第二天先去德山,认识了商陆,而且在之后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又多次巩固,并能准确辨别各科植物,后去花岩溪老师安排我们自己动手采植物,进一步巩固昨天所学的,也锻炼动手能力,并且让我们相互讨论,也增进彼此情意了。第三天我们去了常德市郊的太阳山,沿着陡峭的山路我们认识沿途的植物,更深刻的认识湖南的自然植物。

  本次实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进一步加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游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并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对待学习的严谨态度, 本次实习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走入社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认识到知识的渊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坐在大巴上很累,还有些晕车,爬山过程很苦,又累又热,但当站在观鹭台上看见下面的松海时,心情的豁然开朗是无法比拟的,在太阳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我们边聊边走,用汗水浇灌了五彩人生。在大学生活中留下永远不可抹去的一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