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相声小品】栏目,于2018-05-09 11:16:29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侯宝林著名相声:相声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中国最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世纪相声大师,语言大师 。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相声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 。
早年经历:
1917年11月29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星期四),酉时侯宝林出生。
1922年,由张全斌带至北平,送与其妹夫侯连达夫妇为义子,起名侯保麟(曾用名侯世荣)。侯氏乃满族(镶蓝旗),无嗣,城市贫民,先后以警官学校庶务课员、厨师等为职业,住西城福寿里19号。
1925年,在北平市立第二十七小学(现厂桥小学)就读三个月(义学)。1926至1928年,因养父失业,被迫以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打粥要饭等方式,帮助家里维持生计。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改学了相声。
1929年,拜师严泽甫学习京剧。三个月后开始街头卖艺。其间,师父在天桥三角市场与著名艺人“云里飞”(白宝山)搭班“撂地”卖艺。侯宝林白天随师父前往天桥,在师父与“云里飞”演出间隙表演京剧、滑稽二黄,夜晚背着有残疾的师兄和师父一起到妓院卖唱。
1930年,因不堪忍受师父、师兄的虐待而逃跑,后被养父送回师父处,继续在天桥演出。
1932年,养母张氏去世。家搬至福寿里21号。师父全家离京赴太原演出。侯宝林别师回家,因拖欠房租被赶出福寿里21号院,侯宝林只得借住班主李四家中,地址在北锣鼓巷南下洼子路南第二个门。
1933年,16岁的侯宝林在西单上场马绍箴的戏班唱京戏。毗邻著名相声艺人高德明、朱阔泉、汤金澄等人的相声场子,一个偶然机会,开始单独表演相声,并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从此侯宝林便与相声结下不解之缘。
1934年,因唱京戏又兼说相声,为班主所不容,受到排挤,无奈只得离开西单商场,重新又回到天桥与“云里飞”搭班唱京戏。
1935年,在鼓楼市场撂地卖艺,后来回到西单商场清唱滑稽二黄。
1936年,在西单商场与周玉奎、刘醒民等搭档,清唱滑稽二黄。有空便去临近相声场子听高德明、朱阔泉、张杰尧、汤金澄、华子元等人说相声,特别注意单口相声。
1937年,转到东安市场唱滑稽二黄。师父常宝臣贫病交加倒卧在京师背阴胡同医学院门旁。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北京,社会动荡、娱乐业萧条,食不果腹。后经朋友介绍在北京东城福寿斋纸店做短工,装订日历、月份牌。
1938年,再次转到天桥跟“云里飞”搭班,每晚与“云里飞”之子白全福,还有郭全宝、王宝童一起说相声,年底,白天清唱滑稽二黄,晚间同“云里飞”父子、王宝童、李宝祺在花市大街蒋家棚子说相声,后与李宝祺共拜在朱阔泉先生门下。
1939年,开始给师父朱阔泉先生捧哏,在天桥新民茶社首次正式登台表演相声。
1940年 6月初,应天津燕乐戏院邀请,与师叔郭启儒搭档签约去天津演出,侯宝林以反串京剧名声大振,当时报纸上称赞他是“唱功为相声第一人,学名伶皮黄最为神似”。 与京剧演员王雅兰相识。
1941年 尽管事业上蒸蒸日上,但日本铁蹄下的中国,战火连年,物价飞涨;妻子连秀贞有不良嗜好;资方以“合同”为借口,拒涨工资。生活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1943年 除了在电台作节目,同时还在燕乐、大观园、天宝、玉茗春等几家戏园子赶场。逐渐跻身于天津有名的五档相声。
1944年,电台曾搞过一次津京连播(即两位演员分别在津、京两地通过电台同时播放),与张寿臣和说《俏皮话》。后和一个叫赵明(光裕)的大学生一起组织北艺剧社,演话剧《情天血泪》、《上海繁华梦》、《摩登夫人》、《梁上君子》等。
1945年,在天津南市群英戏院演出。 5月,应邀回到北平上海游艺社(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西门外北侧)演出,担任“大轴”。8月,日本投降,又回天津大观园演出一个月。 9月底,回到北平上海游艺社。
1946年 春天,回天津大观园、燕乐演出,重遇王雅兰并产生感情,结为连理。秋天,转到世界游艺社(位于东单二条内东口路南)和升平游艺社(位于东安市场会贤球社 内)演出两个季度。年底,独资开办北艺广告社,地址在北京帅府园2号。 年底,王雅兰在西城达智营21号生子侯耀华。 聘英文打字员朱先生学习英语会话,并将英语编入相声小段。
1947年北平上海游艺社(东安市场西门外北侧新巴黎绸缎庄顶上三楼)和商业电台演出,后在西单游艺社(西单商场靠北边一幢楼的二楼上)演出。年底,北艺广告社迁至北平西城绒线胡同121号。
1948年继续在西单游艺社和商业电台演出,偶尔走堂会,同时也自己作广告。
解放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道》等。
1949年7月2日,列席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内形势的报告。1949年秋,首次为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表演相声。
1950年1月19日,为了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遵循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在老舍等人的支持下,同孙玉奎、罗荣寿、高凤山等人一起组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先后任副组长,组长。创演的新相声有:《婚姻与迷信》、《一贯道》(合作)、《二房东》(孙玉奎)等。开始相声的教学和辅导工作。收徒贾振良、黄铁良。
1951年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慰问团去朝鲜,任曲艺服务大队中队长。后改编为文工团,任副团长。曾在朝鲜战场自编过两段相声——《杜鲁门画像》、《狗腿子李承晚》,(可惜没有留下文字稿)。1951年5月,回国后,有随慰问团西北分团,去西北五省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演出,任曲艺大队长。1951年年底,去上海大光明电影制片厂,拍摄老舍先生电影《方珍珠》、饰剧中人白二立。北艺广告社歇业。
1952年6月,与郭启儒共赴上海,临时参加上海北方曲艺团工作。由北京市文艺处组织成立北京市曲艺工作团,任总团长。不久“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国掀起。北京曲艺工作团营业状况不佳,演员只能拿到30%的薪金,后50多人分裂成两个团。
1953年前半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巡回演出,其中三次到上海。秋天,回到北京,与北京曲艺团合作,参加相声大会演出。秋末到年底,每天上午为东北军区辽西文工团的相声学员授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之邀,创作并演播了生平唯一一段儿童相声《大中进步了》。该段子后被收入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儿童相声》一书。
1954年春季,参加由中央组织的曲艺杂技团,奔赴西南,慰问修建川臧公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2月13日,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相声《贼说话》。是该广播电台现存的侯宝林最早的录音。年底,应白凤鸣团长之邀,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临时)。
主要从事相声辅导工作,辅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士,如:于连仲、于春藻、王震、韩世霖、刘祖法等。同时,将学生刘祖法的听课笔记整理成册,约20万字。当时只发表了其中一些章节,剩余部分由中国曲艺研究会油印,发往各处征求意见。(此书直到1983年2月才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侯宝林谈相声》为名正式出版,并被认为是相声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改编由郎德沣等6人原著的相声《夜行记》。
1955年1月,《夜行记》获中国曲艺研究会颁发的“优秀曲艺作品奖”。 春节,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临时演出,3月成为合同演员。5月1日正式加入说唱团。为配合推广普通话,和著名学者吴晓玲先生合作,创作新相声《普通话与方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相声节目有:《不宜动土》、《卖包子》、《捡金子》、《交租子》等。 在厦门大学讲课。
1960年1月8日至16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了“全国曲艺优秀节目演出大会”,相声《美蒋劳军记》被评为“密切配合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优秀节目。7月22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当选全国文联委员。 9月,为“职工业余曲艺训练班”辅导。此后赴山东烟台、济南、肥城等地巡回演出。 11月至12月,参加回忆整理44段解放后不曾公演和广播的传统相声。挖掘录制传统相声《卖马》,新相声《总统的鼻子》,还和马季合作录制了一段《降神会》。
1961年1月,在中央统战部、政协俱乐部的支持下,发起“笑话会”活动。参加此项活动的有全国政协委员、名演员、作家、漫画家、歌唱家、乐团指挥等,共举行13次活动,整理笑话一百多个。改编为相声的如《醉酒》、《橡皮膏》。 4月,为贯彻第三次文代会精神,挖掘、整理《传统相声记录稿》四册,是一套当时仅供内部参考的重要资料(也是当年国务院通过保卫处向中央广播说唱团索要的资料)。参加该项工作的有说唱团部分相声演员、创作人员,还有著名作家邵燕祥。 录制的资料有《开场小唱》、《王二姐思夫》,与张杰尧先生合作录制《过五关》、《罗成戏貂蝉》、《河南戏》、《战马超》、《六个月》、《张飞打严嵩》,与张士芳先生合作录制了《黄金台》。其他录制节目《一贯道》、《相面》、《学大鼓》、《讲帝号》等。 8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对外直播,与郭全宝先生合作演出《戏剧与方言》、《阴阳五行》。这是相声第一次通过荧屏向世人展示。 12月,为贯彻中央“暂时困难时期,应丰富精神生活”的指示,应邀去天津参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笑话晚会》,同去的有马季、于世猷、郝爱民、收徒于世猷、郝爱民。
1962年 2月,在中央电视主办的《笑的晚会》上,与刘宝瑞、马季三人合演《扒马褂》。 2月20日,随中央广播说唱团去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巡回演出,临上车前接到“小女咪咪病逝于北京儿童医院”的通知。强忍悲痛随团出发。3月23日至4月18日,回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会后又归队继续巡回演出,5月10日返京,两个多月内全团共演出90场。 9月,率领5人创作组一下唐山开滦煤矿,历时40天,写出5段表现新中国矿工生活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相声——《给您道喜》、《全家福》、《侯大胆》、《煤论》、《选对象》。10月12日至26日在开滦煤矿及唐山市演出20场,受到一致好评。收徒李文欣。
1963年 3月,(3月至1964年6月)受聘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名学生的特邀论文导师,利用家中的古代笑话藏书,经一年多每星期天的指导,使其完成一篇题为《明清笑话》(10万字)的毕业论文,该论文的中心内容为通过明清笑话的系统研究整理,提出笑话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外,尚有不能忽视的讽刺和娱乐功能以及启迪智慧的作用。 4月,二下唐山。后又去烟台、文登、青岛、济南、徐州、开封、郑州、安阳等地巡回演出56场,慰问9场。 7月,上海滑稽剧团赴京演出,为此举办了南北方曲艺学习、交流座谈会。 9月,《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相声25段,193千字,第一版印刷7万册。 10月,为电台录制《戏迷》、《改行》。收徒胡必达。
1964年(47岁)收徒丁广泉。
1974年、4月16日,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广播剧场和郭全宝演出《种子迷》(内部演出),这时的《种子迷》已经侯宝林之手修改了11稿。6月,去北京针织总厂深入活动,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时一个月。8月,由毛主席亲自提名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月下旬,和郭全宝、许多、赵连甲、蔡兴林等人被派往胶东地区七、八个县深入生活,搞创作。12月21日回京。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出席全国人大第四届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遵照中央领导的意见,为在湖南养病的毛泽东主席录制了《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等12段相声。这是自1963年以来,侯宝林第一次在电视台录像。也是侯宝林传世的几乎绝无仅有的音像作品。年底,去大庆油田体验生活。
1976年1月,得知周恩来总理逝世消息,从大庆赶回北京参加追悼大会。7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选进老演员演出队。表演相声《采访记》。10月底,在佳木斯市、应邀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开办曲艺学习班。11月7至9日,为合江林管局林业工人演出三场。11月底,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庆祝粉碎‘四人帮’大型文艺演出上,与郭全宝一起重登阔别10年的舞台(公演),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谢幕多达11次。
1977年由于自1972年以来创作和改编的许多新段子,在政审时均不得通过。又不愿违心表演指定节目,于是利用文革后补发的工资,潜心于文物收藏。10月,赴京郊门头沟煤矿慰问演出。
1978年2月25日至3月5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并选入大会主席团。10月,赴江苏省江都县樊川镇采访,体验生活。与人合著歌颂财贸战线新人新事的段子《不挂“客满”牌》。收徒贾继光。
1979年1月26日至30日,在首都体育馆演出《采访记》。3月23日,被任命为中国广播艺术团总团艺术指导。3月,文革后创作和改编的相声《再生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参加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广大指战员。4月22日,从云南转到四川成都,慰问作战负伤的伤员。6月17日至7月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7月,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艺术研究工作。8月,为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班讲课。10月30日,在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1月,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晚年生活:
1980年1月,《侯宝林相声选》(315千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印刷5万册。2月26日,从这一天开始,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室派人协助,撰写《自传》。4月,与来访的日本关西大众艺术团的日本著名艺术家小笠原美都子,“漫才”大师人生幸朗,互相交流,切磋技艺。5月5日至18日,主持中国曲协在北京召开相声创作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粉碎“四人帮”以后,相声脱颖而出,像尖刀、匕首一样刺向敌人,有力地发挥了它的战斗作用。6月13日,被北京大学聘为中国语言文学兼职教授。后应邀前往辽宁大学中文系讲学。7月,与北京大学教授汪景寿、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合著的《曲艺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8月29日至9月10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并担任主席团成员。9月,赴丹东参加中国满族文学史编委会召开的学术年会。10月,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中国语言协会成立大会。
1月4日至15日,应日本著名艺术家、日中音乐交流协会会长小笠原美都子和大阪华侨总会理事郭光甲先生邀请,以团长身份,率领中国文艺(相声)友好访日考察团,在日本大阪、神户、京都、名古屋、东京、箱根等城市,进行了艺术考察、文化交流和友好访问。
1981年2月,被聘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历史文物咨询委员会委员。4月27日,在天津红桥区作了题为《我的艺术生活的报告》,回顾自己50年的舞台生涯,和新旧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4月,被华中工学院聘为兼职教授。6月7日,在北京语言协会召开的“汉语规范问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同月以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身份,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玲先生一起应邀到辽宁大学讲学,被辽宁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10月,与人合著的《相声艺术论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1月29日至12月13日,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奔走呼吁建立专门的曲艺研究机构和培养曲艺人才的高等学府。收徒韩宁。
1982年3月,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分卷编委会委员。3月30日,参加《科普创作》编辑部在北京召开的“科普曲艺座谈会”。4月至5月,赴香港演出10天,轰动全港。之后在中山大学演讲。4月27日,在香港收美籍华人吴兆南为徒。4月至5月,《侯宝林自传》(上)和《相声溯源》(与人合著)相继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6月下旬,在辽宁大学讲学。7月下旬,赴沈阳参加第三次满族文学史学术研讨会。11月25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12月,应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3年2月,《侯宝林谈相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春乐文艺晚会”上,将停演32年之久的相声演员反串京剧的表演形式,首次搬上荧屏,在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里扮演萧何。4月17日,艺术语言研究会正式成立,被推举为副会长。并为研究会捐款、捐物。5月4日,应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邀请,为该校的华侨学生讲授《中国的相声艺术》。5月赴安徽合肥,参加全国语言协会第二届年会。会后,与王力、许嘉璐等人同游黄山。6月4日至6月21日,出席全国人大第六届一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
1984年1月,被河北大学聘为语言学、美学教授。2月2日,应陈云同志邀请与曲艺界同仁,赴中南海共度新春佳节。2月8日,在陈云等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正式成立。侯宝林是主要发起人和筹建人之一。2月至3月,为艺术语言研究会举办的讲座连续授课三次,总题目是:《相声语言艺术》,听众是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团体的编剧、导演、演员、文化馆干部、大学生及留学生。4月,在石家庄收徒康达夫、李如刚。5月14日至5月31日,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6月21日,受聘担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6月25日,在青岛出席全国相声作品评比讨论会。6月29日与《青岛日报》编辑、记者举行座谈会。7月15日陈云同志致信评委会主任侯宝林,对相声作品评比讨论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7月8日,在青岛收徒师胜杰。12月11日,以艺术指导身份率中国曲艺说唱团赴美国访问,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曲艺国外正式演出,行期18天。先后在纽约、华盛顿、落杉矶、旧金山等4城市正式公演9场,观众人数约1万5千人,盛况空前。此次出访阵容由国内最优秀的15名曲艺演员组成,分别来自国内6个曲艺团体。他们是:侯宝林、郭全宝、孙书筠、常宝华、常贵田、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冯永志、藉薇、韩宝利、邢晏芝、邢晏春、陈绍武、赵连甲。
12月29日,中国曲艺说唱团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演出,飞抵香港。受香港联艺娱乐公司邀请,在香港作短暂停留,演出8场。
1985年1月7日,中国曲艺说唱团一行,由香港返回北京。3月,赴昆明参加“喜剧创作研讨会”。3月26日至4月10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5月8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当时相声创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讽刺人的生理缺陷,拿残疾人找乐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7月,被鹤壁矿物局授予“名誉矿工”称号。7月,赴昆明出席全国语言协会年会。并到大理、保山、德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同行的还有夫人王雅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嘉璐和夫人白成高。8月26日,应中国曲协云南分会之邀,参加云南省文联、云南省曲协、云南省剧协举办的茶话会,发表了题为《云南的曲艺队伍应该壮大》的讲话。9月,列宁格勒苏中友协副会长,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中国文学教研室副教授司格林访华,彼此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交流与探讨。10月1日,国庆节重返舞台。10月,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税务专管员”称号。
1986年1月,应安徽省阜阳市委、市政府邀请,参加该市建市十周年庆祝活动,并正式受聘为阜阳市文化顾问。1月15日,应黑龙江省财政厅邀请赴哈尔滨,为该省财政税务系统职工慰问演出,表演自己新作《也有你一份》。3月24日至4月12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4月17日至24日,抵山西运城演出,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筹款。5月,被南桐矿物局授予“荣誉矿工”称号。6月,被兖州矿物局授予“荣誉矿工”称号。7月,在河南开封、焦作等地演出。收开封市相声演员金艺为徒。10月,《侯宝林自选相声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3月24日至4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5月,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捐款一万元。7月,在北京体育馆召开的,庆祝北京人民机器总厂建厂三十五周年大会上,被该厂授予“名誉员工”称号。9月,受聘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会理事。秋季,赴南方各省巡回演出,曾到过合肥、九江、武穴等地。
1988年元月,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挖掘抢救传统相声艺术,自筹资金拍摄《侯宝林相声艺术》专辑。仅拍了《改行》、《讲帝号》、《猜谜语》三段,后因资金困难被迫终止。2月,与王朝闻、陈荒煤、吴晓玲、许嘉璐、方成、等11人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笑的艺术研究会”。3月24日至4月13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4月11日,为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华侨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授课。4月,自筹资金拍摄《北京市声》,由于资金不足而中辍。8月,受聘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
1989年3月19日至4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6月,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9月23日,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的,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文艺晚会,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中南海的演出。
1990年(农历正月十五,应河北省固安县有关部门邀请,率团赴河北,与当地农民共度元宵佳节,一天演出三场。3月19日至4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并任主席团成员。4月5日至11日,任上海国际相声交流演出艺术总顾问,参加上海相声国际交流演播会。与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巴西、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名相声演员,欢聚一堂,切磋技艺。5月,到西安等地演出。10月,被山东烟台市文化局聘为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名誉校长。
1991年(74岁)
3月26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代表团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如何才能依法征税纳税”的发言。4月1日,出席了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茶话会。会议期间,经由负责两会保健工作的医生检查,确诊患有胃癌。4月3日,住进协和医院,4月9日施行全胃切除手术。11月初出院。
1992年3月20日,带病乘轮椅出席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开幕式。4月13日,接受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专题采访。4月28日上午,中央新闻社采访录相一个多小时。5月14日下午,接受辽宁广播电台专访。5月16日下午,美国加州第五季传播公司专访,邀请赴美国领取由洛杉矶市政府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因病未能成行。6月27日,入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7月6日,完成《毛主席听我说相声》一文。7月,香港方面邀请赴港参加世界华人大会,未能成行。8月24日,突发高烧,9月3日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9月15日CT结果证明肿瘤复发。10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房,与前来探视的苏叔阳、李小光、侯耀文、冯巩等人畅谈相声历史、相声表演技巧、流派等问题。11月2日,由宣武医院外科作食道记忆合金导管扩张手术,手术失败。12月23日,向律师口述遗嘱,律师笔录。12月27日在遗嘱上签字。12月26日,委托许嘉璐先生代笔《最后的话》。委托律师就录音制品被侵权一事向法院起诉。
逝世过程:
1993年1月4日,律师电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录音制品被侵权案。1月5日,收到北京市人大会议通知,授权亲属请假。1月19日,医院向家属及有关单位发病危通知。1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统战部派人到医院探视。下午,和匆忙从外地赶回北京的弟子马季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内容都是关于相声表演的心得体会。1月21日,北京市委领导一行,到医院探视病情。1月22日(农历三十)晚,广电部艾知声部长前来探视。1月23日,姜昆、李金斗等人前来探视。与姜昆谈相声的前景、春节晚会等问题。1月30日,许嘉璐夫妇前来探视。2月1日上午,丁关根同志前来探视。2月1日晚,异常兴奋,通宵未眠,嘱托家人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给观众、听众的《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我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看来,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2月3日上午,昏迷。李铁映同志12:30前来探视,代表党中央,对侯宝林一生作了重要评价,并和家属讨论后事安排。2月4日下午,2:42分逝世。当晚,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向世人报道了这一消息。2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逝世、尽毕生精力把艺术献给人民。江泽民总书记打电话给侯宝林的家属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致以亲切慰问。2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北京各界三千多人挥泪送别相声大师侯宝林。
家庭情况:
侯宝林的夫人王雅兰,天津人氏,1922年8月8日立秋生人,从小被人收养,长大后成为一名京剧演员,1946年与侯宝林结婚,婚后不再登台。女儿侯珍回忆说:我母亲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性格温和贤淑,做事任劳任怨,感情专一,宽容厚道,相夫教子堪称典范。
三胞胎外孙女
侯宝林共有子女5人,长子侯耀中与长女侯耀茹为前妻所生。王雅兰为侯宝林先后生下二子二女,二子为侯耀华、侯耀文,女儿侯珍(原名侯耀武)以及七岁得肾炎而夭折的幺女小咪。可以看出来,侯宝林为儿女取名,意在光耀中华、杰出文武。
三子侯耀文是侯宝林子女中唯一一个专业相声演员,他继承了父亲的艺术风范,秉承着父亲推陈出新、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以高雅的情趣、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对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侯门弟子:
侯宝林的徒弟有:贾振良、黄铁良、杨紫阳、马季、胡必达、殷培田、贾冀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于世猷、郝爱民、师胜杰。
侯门弟子众多,其中以马季和师胜杰最为著名。马季学艺较早,又长期在侯老身边工作,有得天独厚的学艺条件。无奈,其自身条件和舞台形象与老师相去甚远,实在看不出他身上有侯老的艺术表现 。
师胜杰是侯老的关门弟子,打破了侯老三十年来不收徒弟的惯例。师胜杰在舞台形象、嗓音条件方面有些像侯宝林,特别是在“说口”和“唱功”上,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出色。可是他进入门的时间较晚,又是带艺投师(他出身相声世家,84年拜师侯宝林门下)。其作为相声演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已定型,且学艺时间不长,尽管如此,他还是学到了师父的一些东西,表演上依稀可见侯宝林的影子,这一点非常难得。他是侯老晚年最得意和喜欢的一个弟子。
黄金搭档:
郭启儒
相声演员。北京人,满族。幼时读过六年私塾,酷爱相声,二十三岁曾在北京鸿奎社学演文明戏,二十五岁拜刘德智为师学说相声。民国二十九年起,他与侯宝林合作,为侯捧哏,在天津南市燕乐戏园首次联袂献艺,一鸣惊人。又经电台广播扩大了影响,声名大震。
郭启儒在与侯宝林合作的二十来年间,专事捧哏。他一贯主张“捧哏要蔫,逗哏要欢”。他与侯宝林一起加工表演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夜行记》、《离婚前奏曲》等。同时,对一批旧有传统节目进行了重新整理加工,翻旧出新,成为他们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其中《关公战秦琼》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成为传世精品。
刘宝瑞
1915年生于北京。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在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四十年代末,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予港澳观众。
郭全宝
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二簧。期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一带表演相声。1951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合作表演相声。擅演单口和闹活,如《捉放曹》、《黄鹤楼》、《耍猴》、《借火》等。其中1957年由其逗哏的相声《好啊,好》曾流行全国。晚年与罗荣寿合作表演双簧。
50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善演单口、捧逗俱佳。表演对口相声具有配合默契,感情充沛,语言生动等特点。单口的表演更是幽默风趣,说表自如,摹声拟态,维妙维肖。
郭启儒先生、郭全宝先生这两位是和侯大师合作时间最长的。
句:等了半天白等了。
“文革”期间,有一次人代会把人大代表的名单送到毛泽东主席那儿,他专找姓侯的那一栏,问怎么没有侯宝林,工作人员说赶忙纠正。那时,侯宝林正在干校劳动。侯宝林在地里干活儿,听到军代表叫他“回去洗洗脚,换双鞋准备一下”时,侯宝林心里直打鼓。他被送到火车站,问边上的人怎么回事,人家也不告诉他。他到了北京之后马上去革委会报到,发现人们都冲着他笑,对他的称呼也变了,都叫他同志。这时才有人告诉他有革命任务,让他回忆传统段子,侯宝林从此才“翻了身”。侯宝林留下来的录像几乎都是给毛主席在中南海说相声时录下的。
生活中,侯宝林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他到美国访问,当地记者问他:里根是演员,但他当了总统,你也是演员,在贵国可以当总统吗?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他的回答充满了机智与风趣,令人叫绝。
有一家饭馆让侯先生给题个字,他题了三个字“不起眼”:这是一语双关,一是说饭馆的地方不起眼,二是饭馆的菜有特色让人抬不起眼。他从不装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内涵,他可以说是没有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
侯宝林平时极其风趣,自谦中透着自豪。他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的是“一户侯”。他说,我姓侯,我的官印叫一户侯,意思是,我一家姓侯,我只管一家,过去的都叫万户侯什么的,我没那么多。
侯宝林故居:
侯宝林故居位于东四头条胡同深处,从1987年到1993年,侯宝林大师就是在这条胡同里度过了他最后6年的时光,他把这里当作是“书斋”,不少经典段子都诞生于此。
那之前,侯宝林还曾经在广播局宿舍、什刹海等多个地方居住过,但都是租住,只有北京市东四头条19号是侯宝林先生花了多年积蓄买下来的。1993年老先生辞世后,房子塌了一部分,家人便把老房子翻盖成了水泥房,但是一直没有人来住,空了十多年。将这个小院改成故居,是侯家全家人的心愿。
沿着东四十字路口向北,路东的第一条胡同就是东四头条。快到胡同尽头,即可看见路南的19号小院,灰色的院墙上白底金字书写着“侯宝林故居”几个大字,这是侯宝林生前好友、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