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女娲诞辰日”(3月15日)定为“中华母亲节”,是否能推行?有没有必要(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3-14 15:13:05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女娲造人想象图。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伟大母爱的典型,民间流传着许多敬母故事,如“二十四孝”,“四大贤母”——孟子之母仉氏、陶侃之母湛氏、岳飞之母姚太夫人、欧阳修之母郑氏,其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影响巨大,凸显母爱伟大。
中国古代没有母亲节,因为古人重视孝道,认为敬母天经地义,不需设立具体节日纪念。很多统治者也自我标榜“以孝治国”。从出土的甲骨文来看,中国自商代起就敬母。西周时期,作为道德观念的“孝”就为人们重视。而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王朝。汉代“举孝廉”,将敬母当作选官的重要标准,这种选拔体系虽然也有弊端,但确也选拔了大量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
某些皇帝就是大孝子。如汉文帝刘恒,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侍奉左右,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留下“亲尝汤药”的典故。
《孝经》更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整个社会文化把“孝”贯彻其中。
这些都是中国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都应该知晓、继承和发扬。然而现实是,某些人将孝亲敬母看得很轻,譬如,2013年,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中,法院判决5子女定期看望老太太,但由于子女与老人有矛盾,根本不执行判决。而后在法官的劝导下,子女们虽然同意“回家看看”,却只在门口“看看”,连门都不进。这虽然是极端的例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分人已经产生了信仰危机。再不加以引导,后果不堪设想。由此,设立中华母亲节正当其时。
二、虽然不缺“孝义”土壤的文化环境,但“中华母亲节”设立困难重重
按理说,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深厚的孝亲传统,专家一提议,就该得到大家的认同,为何“中华母亲节”在数十年时间里遭遇冷场?
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节日都已经物质化、娱乐化,在“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节日内涵不再重要,多数年轻人既不知道美国母亲节如何来,也不会主动了解传统文化中伟大母亲的事例。人们只关心过这个节,放不放假,能去哪儿玩,在这天,商家会不会促销、打折。如果不以“放假”为噱头,谁会关心支持一个新节日的设立呢?
何况,“中华母亲节”的文化内涵正倚靠的是传统的文化,而现代社会公众对传统的感念正在减退,当用女娲诞辰日、黄帝诞辰日等等“神话”人物对接现代意识时,难免会有恍如隔世之感,更难以体会其价值。现如今一些传统节日演变成了“饮食节”“狂欢节”“吃喝穿节”就是显例。
而提倡者的动机未必“纯洁”,打着传统的旗号,来为旅游开发张目的情形屡见不鲜,此次中华母亲节的提案者,建议将“女娲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就难逃炒作女蜗故里的嫌疑,很容易又变成另一个噱头,一场闹剧。
三、设立一个新节日,不妨争取民意,让民众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母亲节的设立过程。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进入现代的母亲节是由美国安娜·贾维斯发起的,这个传奇女子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她的母亲提出,应设立一个纪念日来纪念默默奉献的母亲,但因过早逝世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