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亏损20亿 长虹巨亏20亿暗藏玄机(二)

发布时间:2016-04-14 17:45:14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长虹亏损20亿 长虹巨亏20亿暗藏玄机(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4-14 17:45:1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李进,是长虹去年11月底通过全球选聘后选拔出来的总经理,是"长虹控股新一轮国企改革市场化招聘的首位总经理"。不过,李进原本就是四川长虹董事,虽为全球招聘,实系内部提拔。

  网易财经从长虹内部知情人士处获悉,李进已经全面主管公司经营。"目前的分工是这样:赵勇仍然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刘体斌一向主管资本运作;李进现在排名第三,主管公司经营,也就是长虹今后的经营方向等。以前经营这块工作也是赵董负责。"该人士介绍道。

  该人士同时透露:"四川省有关部门对赵勇董事长意见存在分歧。赵勇在长虹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省里面各方面有一些看法,主要这些年长虹发展不好。"

  长虹企划部部长兼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也向网易财经确认了"李进全面主管经营"这一细节。而当被询问董事长赵勇的工作安排时,他称"董事长当然是负责战略、发展、规划层面"。

  四川长虹2015年年报还提到,长虹纪委书记一职,由副总经理谭明献接任。网易财经了解到,此前公开举报赵勇的长虹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学军,已经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杨学军目前在公司已经基本上没有工作了。但因为他是省管干部,具体需要省里面任免。"长虹内部人士说。

  无论是原纪委书记杨学军举报赵勇的事由,还是如今颇为微妙的管理层格局,谈及长虹今日之困境,多位长虹内部员工、行业专家均不约而同地认为,豪赌等离子项目,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豪赌等离子项目败北

  2007年4月下旬,一封举报信被送到了当时四川省委书记的案头。这封信主要的意图,是阐述长虹投资60亿元进入PDP屏的项目,将是一项对长虹和四川产生重大影响的错误决策。

  长虹的前身,是一家生产军用雷达、代号为"780"的军工企业,1974年抓住"军转民"机遇,启动中国彩电业第一条生产线。

  长虹最为著名的领导人是倪润峰,被称为长虹的"灵魂人物"。倪润峰时代的长虹,分别在1989年、1996年通过主动降价迎击"洋品牌",赢得市场占有率。1997年长虹市场份额最高达到35%,即中国市场上每销售3台彩电,就有1台是长虹。

  赵勇取代倪润峰成为长虹"舵手",是在2004年7月。当时对外宣布的理由是倪因身体原因离职。但实际上倪润峰的下课缘于一桩惊心动魄的"票据诈骗"案: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APEX公司的季龙粉,通过票据诈骗的方式,卷走了长虹出口美国高达40亿元的货款,但倪润峰匿而不报。

  2004年出现巨额亏损之后,步入赵勇时代的长虹在2005年旋即扭亏。但随后执意上马等离子(PDP)项目,企业发展开始走下坡路。

  长虹等离子项目,涉及投资60多亿元的"绵阳虹欧等离子项目"和投资20多亿元的"安徽鑫昊等离子项目",其实涉及上市公司四川长虹的为"绵阳虹欧等离子项目"。

  绵阳虹欧等离子项目的实施载体为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下称"四川虹欧"),该公司由四川长虹、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及美国MP三方于2007年共同出资组建。2007年,绵阳虹欧等离子项目开始建设。

  2007年长虹上马等离子项目,引发不小争议。部分内部员工及行业专家认为,该项目让长虹的发展走了弯路。

  但等离子项目一开始就在长虹内部存在争议。网易财经了解到,早于前述两个项目启动之前,2007年4月下旬,一封署名为"四川长虹电器公司多媒体公司设计所十二个设计师"的举报信,被送到了当时四川省委书记的案头。这封信主要的意图,是阐述长虹投资60亿元进入PDP屏的项目,将是一项对长虹和四川产生重大影响的错误决策。

  一位长虹电视机销售人员向网易财经回忆:"大约在2011年、2012年的时候,等离子电视大量投产。公司向我们灌输等离子电视好的观念,希望我们在这块加大销售力度。但是现实是根本卖不出去。公司内部对这件事都有议论,但这是领导层的决定,基层人员也不能明说。"

  2015年年底,时任长虹纪委书记杨学军的一封举报信,再次将长虹的等离子项目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杨学军公开指控说,长虹董事长赵勇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

  网易财经了解到,在2013年松下、三星、LG等家电巨头先后宣布退出等离子领域之后,在该领域投入巨资的长虹亦难以为继。长虹财报显示,四川虹欧2012年亏损7.38亿元,2013年亏损3.47亿元,2014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

  为摆脱等离子业务的包袱,四川长虹在2014年年底将四川虹欧61.48%的股权以6420万元的价格转让,接手方为绵阳达坤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绵阳达坤")。

  需要指出的是,接手这一"烫手山芋"的绵阳达坤,为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的独资公司。网易财经获悉,双方当时还签订了协议,约定绵阳达坤对四川虹欧截至2014年12月31日欠四川长虹及其子公司的款项提供不可撤销的还款保证。

  网易财经也注意到,四川长虹2015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对四川虹欧的应收款高达21.07亿元。

  转型路口悬疑待解

  虹扬投资成立之初承诺的购买四川长虹股票"三年内不得变现"已经履行完毕。隐忧随之而来:由于虹扬投资为四川长虹高管持股,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制衡?如何规避"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过去的事情,再谈论有什么意义呢?"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并未回应网易财经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反倒畅谈了长虹的机遇:"现在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像我们长虹在信息家电这块具有比较大的基础能力和优势,我们与互联网企业可以在一条起跑线上。"

  刘海中所描绘的长虹未来,原本由董事长赵勇开启。2014年2月26日,一向很少露面的赵勇出现在绵阳虹苑剧场,穿着牛仔裤、休闲西服,戴着耳麦。媒体后来报道说"这身打扮能让人瞬间就想到乔布斯",并因此调侃他为"赵布斯"。

  这和赵勇以前的形象大相径庭。在掌舵长虹的10余年间,赵勇行事低调,家电行业很多资深人士都未见过他。媒体此前对赵勇的描述,多为"不善言谈,有些呆板,开会多是念稿子,是典型的国企派老总", "赵勇自己也曾说过,以前他连出去玩的时候也是西装革履"。

  以"赵布斯"的方式开了三次发布会后,长虹试图向外界传递出拥抱互联网、向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随后的2014年、2015年,四川长虹成立了创投基金,办了孵化器,设立了电商公司——不仅卖家电,还卖电池、保健品、酒水饮料、农副产品、农机具。

  进入2016年,3月31日,长虹高调发布"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nited Platforms(简称"UP平台")。这一举动被解读为李进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我认为BAT企业中,阿里发展的最好。你看阿里已经发布了云平台。家电企业中,长虹也发布了UP平台。据我所知,4月份三星公司也将发布物联网形态下的云平台。阿里、长虹、三星,大家都意识到了未来的方向。在这一点上,长虹与其他家电企业的谋篇布局显然不太一样。"刘海中对网易财经说。

  长虹会否推广员工持股激励机制?长虹方面表示,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涉及此块内容,但具体方案尚未对外公布。

  然而战略层面高调布局、业务层面全面开花的转型背后,一些疑问尚待解答。

  2011年四川长虹50名高管组建四川虹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虹扬投资"),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四川长虹股票。截至四川长虹2015年年报发布,虹扬投资共持有四川长虹4153万余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

  虹扬投资注册资本10445.36万元,其中长虹董事长赵勇位列最大股东,实缴出资额932.09万元,占股9%;副董事长为最二大股东,实缴出资额659.67万元,占股6.3%;现任总经理李进实缴出资额293.57万元,占股3%。

  关于虹扬投资的资金来源,四川长虹最初公告为"自有资金"。但后来媒体披露,相关资金实为绵阳市政府一次性给予的6000万现金奖励,"每年长虹高管层可以从集团获利的总额中以15%计提"。

  网易财经获悉,虹扬投资成立之初承诺的购买四川长虹股票"三年内不得变现"已经履行完毕。隐忧随之而来:由于虹扬投资为四川长虹高管持股,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制衡?如何规避"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网易财经同时注意到,3月30日四川长虹公告的两家子公司长虹能源、长虹民生挂牌新三板。两家挂牌公司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均存在核心骨干持股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长虹内部将更广泛地推广员工持股激励机制?这些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是否会效仿虹扬投资?

  长虹方面并未回应上述问题。刘海中透露:"我们已经提出了未来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有涉及到这块内容,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具体方案目前还没有对外公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