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咖暴跌 玛咖大逆转遭遇白菜价》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4-19 09:36:2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玛咖原产于南美,来到中国后曾经身价高企,在许多宣传中,玛咖能抗肿瘤、能降血压,对风湿症、抑郁症、贫血症有作用,被称为是天然的荷尔蒙发动机。玛咖虽然被界定为保健食品,但俨然成了神药,价格也一路飙涨。然而到了2015年,这一切又发生了巨大的反转。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也是玛咖春季播种的时候,那么今年的情况怎么样呢?
每公斤 120 元跌落到 1 元,玛咖遭遇白菜价。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眼下正是播种白菜苗的时节,村民海金保正在地里劳作。他家5亩地,在正常年景,每年靠种白菜和土豆能为全家四口人带来一万五千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在这个春天,生机勃勃的白菜苗并没有给海金保带来欣喜。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村民海金保:种点菜,反正一年亏了,第二年逐步地弥补。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玛咖是一种原产于秘鲁的十字花科作物。玛咖的根在当地是一种蔬菜,人畜都可以食用。
2011年5月18日,我国卫生部第13号公告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此后,一些嗅到商机的商家将其称为“秘鲁人参”、“植物伟哥”、“荷尔蒙发动机,并极力炒作其补肾抗疲劳,改善性功能等功效,更有甚者称其能“防癌、抗肿瘤和抗白血病”,一时间,玛咖在各式各样的宣传中几乎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神药,身价随之水涨船高,在一些地方,研磨成粉的玛咖一度卖到每克15元的高价。
在这样空前火爆的行情之下,2013年,丁王村里从其它地方引进了30亩玛咖进行试种,当年就卖出了10元一斤的好价钱,多年来,村里的主要作物白菜行情最好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一斤1元钱。到了2014年,村里种植玛咖的土地一下翻了一倍多,谨慎的海金保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种了五分地的玛咖。到了2014年年底,玛咖行情一路飚升。
海金保:黑玛咖每市斤达到50块钱一斤,紫色是45一市斤,白玛咖13元一市斤。反正你争我争的那种,地里没有挖的时候,反正就交钱订了,先订。
《经济半小时》记者:订了给你挖意思是,就是在地头上就已经订了?都不愁卖。
海金保:是啊。
尝到甜头的海金保后悔年初没有多种一些。到了2015年,他一口气把自己近一半的地都种了玛咖。
海金保:一棵苗黑玛咖投得到五角,2014年黑玛咖是三角多一点,两亩将近七千左右。
尤其是在除草和收获季节,都得用80元一天的价钱请人帮忙,加上化肥农药也没少用,一亩地的成本上涨到七八千元钱。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短短两年,丁王村的玛咖种植面积就从30亩扩大到了300亩。
玛咖,这种来自于遥远南美洲的外来作物,在整个2015年,都承载着这个中国西南偏远山村村民们对于财富的梦想。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想过销路没有?怎么去卖?
海金保:没想法,看到外地老板在其他地方租地种,百把亩都有,几十亩的也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哪里来的老板?
海金保:外地的,永胜的,哪里的都有。
海金保说,这些外地老板一般都是在与村里接壤的宁蒗县的山上租地。罗现存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他以前做煤矿生意,在2014年的时候包了200多亩地,正好赶上了玛咖的疯狂行情。
云南省丽江市玛咖种植户罗现存:基本上价格算下来还是赚了几百万,就是争着买。
《经济半小时》记者:怎么争法?
罗现存:这个争法就是我来给你争的话,去年我订了合同,也不确定要(按)合同,他就取了钱,非要放在我包包里面五万,这个(玛咖)果子就要拿给他,我就坐车回来的路上,在半路上,他问我老板是不是我打的钱少了,我再打给你,他又打了15万给我,我说不是,我还没到家,(到了家)(玛咖)果子装好,拉来给你,他还以为是买不着玛咖,卡里面又打了15万给我。
火热的行情让罗现存赚得盆满钵满。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到了2015年,罗现存又多包了一百亩地,一共三百多亩地全用来种玛咖,先育苗,后种植,光是育的苗就够种一千多亩。
留足了自己用的之后,罗现存连卖带送的把其余的种苗都给了人,其中就包括村委会主任海学华。在2015年初,他投下血本,包了80亩地种玛咖。
记者:租地花了多少钱?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丁王村村委会书记海学华:租地只有几千块钱,主要是荒坡上。
但是,到了2015年冬天,玛咖成熟的时候,前一年还三天两头来地头抢货的老板们却一个也没有出现。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每公斤玛咖鲜果从2014年最高的120元一路跌落到1元钱,成了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而且就算是白菜,正常年景每亩还能有4000公斤的产量,能卖上五六千元钱,但他家的玛咖平均亩产200公斤,一共收获鲜玛咖16吨,按这样的行情,一共只能卖到1万6千元,但是这80亩地,租金、种苗、化肥、农药、加上人工,一亩地的成本不低于5000元,总共40万的投资眼看打了水漂。
玛咖晒干以后还能存放两三年,这让海学华和村里其它种植户们稍微感到一点庆幸,这至少给了他们一点等待的时间。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罗现存为自己将近100吨的库存心烦意乱。
2014年赚的将近两百万元现在全砸在了这300亩地里,现在看来是血本无归,他根本再无心像往年那样,帮别人代销了。
罗现存:他们零售小我就不想销了,现在销路恼火,价格太恼火,收十来元一斤。
《经济半小时》记者:鲜果?
罗现存:干果,至少三公斤鲜果干一公斤。
丁王村一共520户,2015年种植玛咖的一共有150户。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
丁王村的玛咖种植户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本来盘算着能通过像罗现存这样的老板来上门收购,现在的时势,让他们有些绝望。
海学华、海金保,还是丁王村的其它148户玛咖种植户都并没有想到,自己所在的华坪县,并不是丽江市政府鼓励种植玛咖的地方。在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发展统筹科科长马白华给我们出示了一份《关于下达2015年丽江市玛咖种植面积指导计划的通知》。
云南省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发展统筹科科长马白华:当时提出是8万亩,必须要控制8万亩以内。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就是说这四个县是比较适宜种植玛咖的,其他县不鼓励种植。
马白华解释说,玛咖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域内生长。生长在海拔2800以上的玛咖,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而“出身低”的玛咖,其有效成分含量随之降低。
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润光指出,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但利于玛咖有效成份的合成,同时还可以有效扼制病虫害的发生,几乎可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大降低耕种成本。
而在丁王村采访时,记者得知,种植户们每周都需要打一次农药,每亩地农药花肥的成本就达到七八百元。在海金保家里的地里,专门实时测量海拔高度的手机应用程序显示,这里的海拔高度仅为2439米,而这片区域,恰恰是去年村里种植玛咖的土地最为集中的地方。
海金保现在庆幸去年家里还有一半的土地种了白菜,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勉强维持家用。眼看玛咖从去年的香饽饽变成眼下的无人问津,他索性用来做了猪饲料,因为除了地里的白菜,海金保只能指望这20多头猪能够填补一下家里的亏空了。
不适合种植玛卡的低海拔地区也跟风种起玛卡,努着劲儿搭上了这趟财富梦想班车,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是没能圆他们的财富梦。如果说,低海拔地区的天价玛卡卖出了白菜价,或许还能解释为是由于有效成份不足,那么高海拔地区情况又如何呢?
大量玛咖价格暴跌,无人问津
在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住比村,这片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土地在2015年曾经承载着和金龙一家人对于玛咖空前热切的期望。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住比村村民和占军:租地150亩,这边50亩,那边100亩,我们自己家还有30亩地。租地一亩1200。租金差不多二十几万。
太和乡是著名的土豆之乡,吾住比村的传统作物也是以土豆为主。和金龙算得上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凭着修车的好手艺,家里的日子算得上殷实。2014年以前,家里的30亩地也一直种着土豆,错过了玛咖最火爆的行情。到了2015年开春,一家人咬咬牙,把准备给儿子买婚房的40万元拿了出来,租了150亩地,再加上家里的30亩,一共180亩,全部种上了玛咖。
《经济半小时》记者:苗花了多少钱?
和金龙:差不多十八九万。
租地加上种苗和人工,花光了和金龙夫妻俩一辈子的积蓄。和金龙不是没有仔细算过,但当时觉得自己怎么都应该是稳赚不赔。
《经济半小时》记者:没有想到玛咖的价格跌?
和金龙:会跌,但是前年一公斤是120-160,所以我们最多想到也是降到最低二十元一公斤卖出去,所以我们的想法也是降了六倍还会赚一点。
但和金龙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辛苦一年,却迎来一落千丈的玛咖行情,到了收获季,像他家这样将近3000米海拔种出来的黑玛咖,每斤鲜果的收购价只有5毛钱,这个价钱,连收果子的人工都不够。
大逆转:玛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