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参事曾是终身制 办公小院连着中南海 (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6-04 11:19:58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国务院参事曾是终身制
设立参事室原是毛泽东的想法。1949年4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毛泽东明确电示华东局领导邓小平、陈毅,在解放上海后应“设立某种咨询机关,例如参事室”,以延揽更多的上层民主人士。
周恩来遴选的第一批32名参事中,有北大著名的“三大民主教授之一”的袁翰青、出身名门北伐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党代表的许宝驹、随黄兴参加辛亥革命的刘成烈、曾任李宗仁先生参议的刘仲华等。除1人外全部为民主党派人士。
周恩来总理任命参事的任命通知书
最初,参事由国务院全体会议任命,且无退休规定。1988年这一局面被改变,秉着参事室不能变成安排离休干部的"老干部局"的想法,6月召开的全国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参事改革的内容:将参事的任命制改为聘任制;不再搞终身制。
当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关于国务院参事聘任程序等问题的请示》,主要内容为:今后聘任国务院参事,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提名,经国务院批准;或者由有关方面推荐,中共中央统战部审核,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务院发聘任通知和总理署名的聘任书。聘任参事以5年为期,可以连续聘任。聘期届满时,超过75岁的,一般不再续聘。
2009年修订的《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规定,参事的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得高于65周岁。参事任职的最高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当然,不变的是对参事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其应具有的参政议政能力,要求依然很高。据报道,参事们在小院里遇见都是以“先生”相称。
轿车时刻准备将建言送给中央领导
国务院参事不用坐班,他们最重要的角色是建言献策。
中国三部《宪法》背后都有国务院参事的身影,就是在他们讨论起草的首部《宪法》中,政务院改为国务院,政务院参事室也由此改为国务院参事室。
1977年讨论修改宪法时,参事们对1975年宪法的基本看法是:条文规定太简单,可以任意解释;“四人帮”把对他们有利的添上了,对他们不利的去掉了;把1954年宪法中许多适用的条文,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抽空了;事实证明,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写进宪法,不利于社会安定,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应予取消等。
1982年6月25日至7月16日,为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参事们住在北戴河,集中时间和精力讨论宪法修改草案。共提出修改意见50条。
对参事们的建言,上层一贯高度重视。
“有时上午写完建言,下午就能出现在总理案头。”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曾对媒体披露。《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连着中南海的小院里,一辆车牌号为京A-80880的奥迪轿车,时刻准备将建言送给中央领导。这辆奥迪是德国送给时任总理温家宝的国礼,2005年春节前夕,温家宝将它转赠给参事室、文史馆。
习仲勋曾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参事
在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期间,习仲勋因分管国务院参事室,与参事们打交道的时候颇多。
自1958年以来,习仲勋每隔两、三个月便召集全体参事座谈一次有关国际国内时事政策问题,一直未曾间断过。
198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右三)与国务院参事李一平(右二)、骆介子(右一)
1960年国务院参事室大事记中曾专门总结到:“参事们对过年一年中党和政府对他们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很感激。特别是习仲勋副总理经常召集大家座谈,会后共进便餐,春节举行宴会,参事非常满意。”
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习仲勋与参事们的往来也没有中断。1986年9月,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秋茶话会,习仲勋出席并在讲话中希望参事、馆员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对国家大事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