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垃圾山 陕西乾县漠谷桥垃圾成灾:随地乱扔陋习难改垃圾堆成山》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06-05 07:27:3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白色污染,环境破坏,饮水安全,居民的身体健康……
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垃圾山。
随地乱扔陋习难改 垃圾堆成山
随地乱扔陋习难改 垃圾堆成山
“山”高七八十米,宽约二三百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灰色的巨舌,正肆无忌惮地伸进河谷,舔噬着原本属于这里的一片绿色。在它周围,没有树木,也鲜有杂草,只有弥漫的臭气、飞舞的垃圾袋,以及无数蚊蝇在空中纷飞滋扰。
这是乾县漠谷桥北的“壮观一幕”。在当地人记忆中,这里已从最初的垃圾堆变成了如今名副其实的垃圾山,以后会如何,人们无法想象。
“倒了有几十年了,每天都有几十车垃圾……”乾县漠西社区的张老太太说,多年来每当走到桥边,她都感到心里堵得慌。
垃圾“吃人”恶臭弥漫
很多当地人都还记得,几年前,一位中年男子被这座垃圾山吞噬。
“大概有3年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的在山上捡垃圾,被塌下来的垃圾埋住了,好长时间没找到人。”漠谷桥边一位买瓜男子回忆。说到此事,正在垃圾山上捡垃圾的拾荒者难过地说,那个男子姓梁,是附近安庄村的,因家里穷,事发前一直都在这里拾荒过活。
从垃圾山一侧望去,坡度似已有五六十度,最陡处,约七八十度,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要想在这么陡的地方捡拾、掏取垃圾,也颇不容易。
“一个月前,一个年龄大的就滑下去了,幸好没出什么事”,在垃圾山“山顶”,一位戴草帽的拾荒者说,“这些年垃圾越来越多,散发的气味也越来越大,捡上个把小时垃圾要是不走,都能把人熏晕”。
走在一条被一辆辆垃圾车轧出的、污秽泥泞的小路,暗访组记者发现所处的垃圾山位置,不仅在向河谷中央蔓延,已有向周围农田扩散的趋势;环顾四周,几乎无人居住也无路人过往。地图显示,距离该垃圾山东北约6公里,是一座著名的古代皇陵,而往南,有一座大型水库。
一位老年人说,漠谷桥下的夹道河以前是有水的,植被也很茂盛,景色很美,甚至生活用水都取自河中,但后来河道没水了,城里的垃圾一车一车运了过来,倒在沟里,越来越多;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垃圾也一下子把垃圾堆充胀了几十倍。
“臭不说,水也吃不成了”,住在漠西社区的一位老人告诉华商报记者,周围一些村里的地下水也没法吃了,后来,政府给安了自来水。
由于臭,附近居民鲜有到垃圾山周围去的,但即便如此,每年春夏刮东南风的时候,垃圾山上散发出来的恶臭依然足以弥漫数公里的乡村。
“有时垃圾山还会自燃,散发焦臭味,没风时,好长时间都很难散开。”有当地人介绍,有一年冬天,垃圾山一处自燃后,几十天都没熄灭,直到下了一场雪。
据悉,乾县县城日产生活垃圾约二三百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卫工人讲,每天下午2时和当晚7时,都会有垃圾车来收集他们沿街清扫的各类生活垃圾,这些垃圾 “大部分应该都倒在漠谷桥北的垃圾场。”当地的环卫工作人员透露,除了这里,乾县还有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由于离县城较远,很大一部分垃圾才倒在了这里。
事实上,令人心塞的远不止漠谷桥北的这处垃圾山,在乾县的黄巢沟、注泔镇、大杨镇等多处城镇乡村,华商报记者发现都有生活垃圾随意散落、堆放在村边的现象,对于这些由白色编织袋、废旧塑料瓶等物构成的垃圾,很多人已司空见惯了……
麦田里散落着塑料袋、破酒瓶
在距乾县约一百公里的临潼新丰,乡村垃圾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在新丰街办距离铁道约一百多米远的叶家堡村村口,有一片被推平的黄色地块,而在该地块边缘显现出的生活垃圾,则说明在这片黄土下面,曾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场 ——这座垃圾场表面虽然被敷上了一层土,但并不妨碍这座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垃圾堆依然还在向村东面的一道河沟中延伸,并且在沟的不同位置,像是被“学样了” 一般,也四处积聚着大小不等的垃圾堆。
这些垃圾由于雨天的原因而收敛了一部分的气味,但站在垃圾场附近,依然可以闻到由生活垃圾及各种化工材料混杂在一起的臭味。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村口旁的大片麦田里,散落着多种颜色和材质的塑料袋、白色的泡沫、破碎的酒瓶和腐烂发霉的食物等。对于这些混杂着各色生活垃圾的麦田,不知村民们收割时是何种心情?
沿着叶家堡村南行,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村口、道边存放着许多生活垃圾,问及村民为何不将这些垃圾交由统一的环卫车辆处理时,村民只是笑笑,摇头不语。
在接近城区的秦始皇陵东北,有一处生活垃圾集散地,由于此处靠近路边,又距民宅不远,大量未被运走的垃圾散落在外,臭气熏天。据附近毛家村的一位村民介绍,以前这里并没有垃圾场,后来不知怎么就有人开始往这里倾倒生活垃圾,近一年来,周围的居民早已不堪其扰。
同样的情形在西安城西的花园村亦十分扎眼。在该村村北的路边,一堆占地近百余平方米的生活垃圾,据称已存在数年之久,里面不光有被扔掉的皮鞋、破沙发,还有废弃的马桶,数堆腐烂变质的杏子。附近一村民说,村里以前是说要每家每户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但后来不知怎么就全堆到了这片空地上,一到夏天,臭得连门都不敢开!
如今,在户县西太路旁边的草堂镇宋南村,村民一样面临着生活垃圾带来的巨大压迫。在该村村口有两个大沙坑,一个约足球场一样大,另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坑内尚未被垃圾填满,最深处还积着绿褐色的污水,每有强风吹过,白色的蓝色的编织袋就会四下飘动,村民说,坑里的垃圾已积了好几年了,没人管,一些年轻人嫌脏都不愿意在村里待。
对垃圾乱倒已难以忍受的还有长安区大召街办司马村的张姓村民。在该村村口,有一处六七十平方米的垃圾台,由于里面已经填满,现已堆到上面,“七八年了都没人管”,他说,早前觉得有个垃圾台,村子的卫生环境会好一些,但现在看来,即便有了设施,要是没有专人管理,还是一样会污染环境。生活垃圾不仅出现在村子周围,还出现在较为僻静的村外。在鱼斗路路北数百米的一处丰镐遗址周围,记者就看到了一大堆夹杂着大量酒瓶、塑料袋和废旧窗纱、木板纸屑的生活垃圾出现在数堆建筑垃圾旁,从路口的遗址碑址向南看去,如果再不进行遏制,遗址内的大片地方,势必将被各类垃圾占据。
农村垃圾怎么管还是个难题
不光村里生活垃圾有些在随意丢弃,在近山的河道中,游人肆意抛掷遗留的垃圾,也给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6月4日上午,在秦岭太平峪中,记者发现河道边有人烧烤后,遗留下不少编织袋、饮料瓶等物,有些被风吹到树杈上,有的则飘在河里。
“城里的垃圾现在已有很好的管理,但农村的生活垃圾该怎么管,还是个难题……”距丰镐遗址不远的落水村村民罗某小时生活在村里、长大后定居在城里,他表示,目前城市里的生活垃圾处理已十分有序,但农村和近山地区还比较随意和混乱,尤其在环卫设施落后的情况下,人们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情况已经形成习惯,如何做好村村环卫宣传,让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在每位人心里扎根,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农村垃圾总量为1.2亿吨,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显示,若将城市辖区的农村部分算在内,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2.02%。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提供的数据则更说明,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中,有许多都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最原始的垃圾自然堆放状态。
2016 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遭受环境污染的比例不断上升。有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的二次污染,此外,外来污染也在加剧农村环保所面临的严峻处境,如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
显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已不是一村一镇的问题。2015年初,中央1号文件首次写入“农村垃圾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去年11月,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更是使得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得到极大推动。
在农村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人士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三方面的困难,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没有统一的经费保障,处理设施、处理方法不够科学;二是垃圾从收集到集中清运缺乏专门人员;三是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差,很多陋习尚未去除,良好的习惯尚未建立,“总的说来,富裕的村子生活垃圾处理会好一些,不富裕的村子就比较混乱。”
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小城镇尚未建成垃圾收、送、处体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低。因此,应加大在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投入,增加环保设施,理顺关系,使得农村地区的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从而改善目前的城乡生活垃圾困境。
一个村子的垃圾去向
“垃圾没处倒 就顺手扔了”
在秦岭环山一线,有一处景色旖旎,秀丽迷人的小村庄——户县白龙村。该村得名自唐僧取经的传说,据称,由于这里的一条白龙吃了唐僧的坐骑,遂被锯了龙角,化作小白马,后来人们居住于此,便有了白龙村。这样一个居于秦岭脚下,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村庄,谁会想到,却一直被村中的生活垃圾困扰着。
村中垃圾成村民噩梦
在该村村南,一处数百平方米的垃圾场即便在细雨濛濛中,依然散发着股股恶臭。
“这个地方以前是个鱼塘,鱼塘废弃后就成了壕,现在,倾倒的生活垃圾已快将它填满了。”住在距垃圾场不到100米的村民闫新民告诉华商报记者,经过多年的堆积,除了最东边的一处地方还可倒外,西边几乎已经接近地面了。
虽然西边的垃圾刚刚进行完一次清理,但地面上尚有村民们倾倒的大量烂果和生活废弃物。
“去年夏天垃圾很多,臭得人晚上都睡不着觉。”闫新民说,早在2010年,村上曾搞过一次集中收集每家每户生活垃圾的行动,并且给每家都发了一个用来收集垃圾的塑料桶,如今塑料桶大部分都被村民们改作他用了。
虽然垃圾场表面上是存在于村中,但距离从该村东面经过的甘河,直线不到200米。
很多村民在谈起村里的这个垃圾场时,都皱起了眉头,在他们看来,要想将垃圾场弄走,并非易事。
随意扔垃圾的陋习
实际上,除了这座“眼中钉”的垃圾场,该村几乎随处可见被村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在村西边,田垄边便散落着十几个白色的编织袋,在一处岔口,堆有五六十厘米高的垃圾堆已非常显眼。
在村口的小石桥下,一条溪流从西向东汇入甘河,但从桥上望去,小河的河面上已遍布生活垃圾,鸡蛋壳、碎酒瓶、卫生纸、编织袋、农药瓶等等,成为与村子极不协调的一幕。
“这都是村民自己家的垃圾,没处倒,就顺手扔了”,一位村民说,发垃圾桶那一阵子,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还有人收呢,后来没人收了,大家就随意丢了。对于垃圾的危害,这位村民表示,的确既影响了村子的生活环境,也污染了河沟,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对甘河构成威胁。
很多村民反映,几十年前,生活水平还没有提高以前,村子里的生活垃圾很少,即使有,也很少瓶子盒子、包装袋编织袋之类。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才随之增多,对于随意丢弃垃圾,有村民表示的确不对。
“有时候刚在村里做了宣传,随后就有人继续在扔。”白龙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选民介绍,为了让村民们戒除随意扔垃圾的习惯,该村曾做过多次宣传,甚至还在村中墙上贴有保护环境卫生的宣传语。可是,村民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还需要一个过程。
曾想通过引资处理垃圾
“村里主要还是没有钱,要是有钱,情况或许能好一些。”王选民说,之前村里曾给每家每户发了垃圾桶,还聘有三名环卫人员,专门定期收集村民的生活垃圾,但由于村子的收入不行,给环卫工的工资总是拖拖拉拉,现在只剩下一个环卫工了,目前,这名环卫工的工资也仅为200元。
原来,白龙村有三百多户,1200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该村的经济收入状况并不好,因此每年除了支付仅有的几次垃圾集中清运,就没有什么钱了。该村曾试图通过引资来解决村里的垃圾问题。村干部介绍,去年有人提出了这个办法后,确有人跟村里谈过,但没谈成。
“对方提出在现有垃圾场建厂房的基础上答应处理村中的生活垃圾,但是,又提不出来具体怎样收集、清除的办法,担心对方不靠谱,村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王选民说。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该村每年有蒋村镇下拨的每人一块钱的环保投入,总体上也就1200多元,而这笔钱,连支付每年仅有的几次垃圾清运都不够用,剩下的还需要村里想办法自筹。
压缩站至今未启用
类似白龙村的情况,在户县蒋村镇叶寨、同兴等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在甘河的河道中,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尤令人忧心。据了解,以前白龙村等村子的生活垃圾都要清运到祖庵的一个填埋场,如今,这个填埋场快填满了,下一步全镇四十多个村的垃圾都要送到哪儿,很多村子都没底。
户县蒋村镇城建办的工作人员罗坤(音)介绍,为了解决当地的生活垃圾清理、收集问题,该镇已在二号公路附近修建了一座可以满足全镇四十多个村的生活垃圾的集中垃圾压缩站,垃圾经过压缩处理后,就可以及时运到正规的垃圾场。
蒋村镇镇长杨博表示,该垃圾场已经建成,只是还没有使用,“正式投用后,各村的生活垃圾就不用再发愁了”。
记者冒雨来到镇政府所说的垃圾集中压缩站,该站近邻叶寨村,位于二号公路北50米的一处田野中,由于该站朝着西南的大门紧锁,周围又被一圈围墙圈着,除了能看到一个类似二层楼高的活动板房样的建筑,院子里基本空着。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大门上写着禁止在门外倒垃圾,可是不仅门口有污秽的生活垃圾,院墙外也有几堆垃圾乱堆放着。有村民说,早在半年前,这个垃圾压缩站就建好了,也有人则说建成好几年了,但直至今日都没有启用。
“开始建的时候,还被人挡了一次,后来建好了,就一直关着门,不知政府投入要等到何时才见效……”一位叶寨村村民无奈地发着牢骚。
西安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51家
网上可查实时排放数据
好的环境质量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省环保厅今年继续开展“全民盯防污染源”活动,集中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盯防。今年西安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共建品质西安”。
华商报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2016年全市监管国控重点污染源共51家,其中废气12家、废水12家、污水处理厂20家、重金属1家、危险废物6家。
省环保厅官网可查到排放数据
所有陕西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监测信息,都在省环保厅官方网站的发布平台实时发布,可以看到监测指标、指标浓度、指标限值、评价结论等数据。从去年6月起,由陕西省环保厅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联合承办的“全民盯防污染呵护蓝天碧水”志愿者总动员项目也在全省范围内展开。
该活动聘请志愿者对100个国控、省控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志愿者拍到的照片和视频资料,都可发送到陕西省环保公众监督互动微信平台和12369微信平台,作为环保执法的参考证据。凡拍摄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一旦实施了处罚,对拍摄举报者按《陕西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进行奖励。
监督举报最高奖1万元
根据该办法规定,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证属实,并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按举报人提供线索的价值分为重大价值线索(I级)、较大价值线索(II级)、一般价值线索(III级)。
举报人及时提供线索,有效避免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为重大价值线索(I级),奖励举报人罚金的5%,最高不超过10000元。
及时提供举报线索,有效避免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为较大价值线索(II级),奖励举报人罚金的4%,最高不超过8000元。符合奖励范围但不属于重大或较大价值线索条件的均为一般价值线索(III级),奖励举报人罚金的3%,最高不超过6000元。
欢迎投诉 件件会有回复
据介绍,去年实际的全民盯防中,志愿者在同一地点、同一距离、同一角度对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拍摄,并附简短文字说明,实时发送到陕西省环保公众监督互动微信平台,作为政府环境管理和环保执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后台能够看到图片、文字、位置等信息,确保了污染源的真实性。管理员会将志愿者投诉的环境污染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将信息随每日舆情日报,分派到投诉涉及的市(区)环保局和相关处室、单位,进行查处,最后将各市区环保局的处理结果回复给投诉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