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对策解读(三)

发布时间:2016-10-18 16:18:59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对策解读(三)》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0-18 16:18:59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1.制定市、县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对我市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抓紧制定市、县新型城镇化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综合交通、文物保护、矿产资源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土地利用、资源环境、区域关系,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任务、空间布局、支撑体系,形成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编制规划实施的行动计划,引导城镇化科学有序发展。

  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牢固树立“理性增长”和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的规划理念,加快建立包括城市总体规划、镇村体系规划、镇(乡)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村庄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善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强引导和控制城镇土地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促进城市由平面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型。加强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区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打造地域特色建筑精品,提升城市品质。

  3.健全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强化市辖区、各类开发区(园区)、乡村规划的管理。全面实施“阳光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推进规划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完善市、县两级规划展览馆(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建立实施城乡规划定期评估修正制度。加强城乡规划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提升规划执行效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优化城乡产业结构。立足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城市经济,优化提升城乡产业结构,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高端高质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和农产品现代流通配送体系,培育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城镇化发展基础。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建筑业,加快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建筑,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多元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重点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商务会展、科技咨询、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城市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共同发展。

  2.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推动生产要素向城市群、都市区、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强化城镇体系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推动各类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积极倡导“一城多园”、“一镇一园或数镇一园”和“多社区一园”等发展模式,实现产城联动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城镇新区,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高端化,促进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注重增强城镇创业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城镇产业体系。推动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城镇服务业比重,强化重点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和项目“四大载体”支撑,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鼓励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城市现代服务业向农村的辐射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完善城乡各项服务网络,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优势结合,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三)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1.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整体推进”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电力、交通、能源、水利、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加快济南机场扩建,加强铁路、公路、机场、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配套。增强国、省道干线公路功能,增加农村道路密度,提高城乡公路畅通能力。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地下管网建设,加快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在城市道路新建和扩建工程中,集中配套建设地下共同管沟,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城市防洪、抗震、人防等功能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大力发展地下停车、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仓储等设施。

  2.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立完善与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人口计生、旅游服务、商业网点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不断优化设施空间布局。大力促进县域内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高位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完成县域内公办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大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