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对策解读(四)

发布时间:2016-10-18 16:18:59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6-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对策解读(四)》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0-18 16:18:59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3.加强城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区等智慧城市建设。以推进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加强宽带网络建设,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提升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济南政务云中心建设和应用,完善城市地理信息、交通通信、社会治安、环境管理、市容管理、灾害应急处理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强化城市智能管理,推动中心城市公共社区宽带无线上网。进一步推进“数字城管”,加快实现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逐步实行市、县联网,推动城市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4.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乡统筹管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城区基层管理扁平化、网络化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建立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镇管理新体制。强化区、街道(镇)政府的管理职责,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事权关系,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加快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新机制。加强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维护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四)强化城乡生态保护。

  1.加强城乡生态建设。着眼城乡生态系统源头保护和综合治理,建立城乡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分区分类管理,推进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试点,实现城市环境管理与农村生态建设良性互保互促。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监管。强化生态功能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加快全市生态网络规划建设,加大对生态敏感地区的空间管制力度,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快形成宜居宜业的城乡生态环境。

  2.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集中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节约型城乡建设的区域集成和技术综合运用,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积极参与国家低碳生态城(镇)建设试点示范,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大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深入实施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突出抓好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产品,开展各项节能降耗活动,限制高能耗高物耗产品生产,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3.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全力推进城市绿荫行动,建设城市生态隔离带,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林荫道路、林荫停车场、林荫庭院、林荫公园和立体绿化工程。继续做好园林城市(城镇)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人居环境(范例)奖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实施绿色城镇行动计划,在示范镇中先行先试。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电子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工作,鼓励推广应用安全可靠的垃圾焚烧综合利用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4.大力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改造建设,重点加快“一城三区”、县(市)区驻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尽快解决城市(含县城)污水直排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农村连片整治和污水集中处理,所有乡镇、涉农街道尽快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加强水质监管和检测,确保城乡供水水质。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推进水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

  5.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乡美化活动和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背街小巷和老城区绿色改造,提高城乡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建设美丽泉城。突出城镇文化特色,加强城镇特色策划与设计研究,提升城镇品位,打造城镇品牌。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先进理念,系统挖掘地方建筑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研究梳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符号、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形成与城镇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镇风貌。注重城镇和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济南民俗文化魅力。

  (五)推进城乡民生共享。

  1.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的均等支持。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联建创业育成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创业就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和改善就业。

  2.优化城乡教育医疗服务结构体系。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城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动态均衡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率先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示范镇、中心镇和小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向农民工聚居地延伸,保障农民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同等医疗卫生服务。

  3.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公租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及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准入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制定并落实新就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保障政策。增加居住用地供应和普通商品住宅的开发,加强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公积金监管,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合理引导梯度住房消费,不断完善与城镇化发展道路相一致的住房供应体系。

  4.健全社会保障和食药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切实做好向城镇转移的“五保”、“低保”、优抚对象、产业工人等群体的城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监管责任,更好地推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5.改善弱势群体聚居地的人居环境。重视老城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聚居地的人居和交通环境。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服务。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服务,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