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陕西省新农村建设补偿标准,新农村建设补贴政策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0-27 18:44:0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16-2017年陕西省新农村建设补偿标准,新农村建设补贴政策解读》是大铁棍娱乐网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2016-2017年陕西省新农村建设补偿标准
一、道路建设
(1)公路硬化(村道宽3.5m以上,社道宽3m以上,厚度20公分)50000元/公里;
(2)硬化通户路每米奖励10元;
二、民房打造
(1)房屋新建每间奖励200元(其它奖励标准与旧房装修一样);
(2)封檐座脊每间奖励30元;
(3)外墙贴磁砖每平方米奖励3元;
(4)外墙刷涂料、搓沙每平方米奖励2元;
(5)院坝硬化每平方米奖励8元;
(6)新修栏杆每米奖励4元;
(7)修建花台每平方米奖励4元;
三、一建四改
(1)改井一口奖励100元;
(2)改厕每户奖励100元;
(3)改圈每户奖励100元;
(4)改厨改灶每户奖励100元;
(5)修建沼气池每口奖励标准以农能办规定为准
新农村建设补贴政策解读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近日印发,并授权西部网全文刊发,全文如下:
“十三五”时期,我省农村改革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2016年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8万亩,节水灌溉80万亩。推进12个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末级渠系和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在陕北和渭北设立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25万亩,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0万亩,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
2、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依托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统筹农业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作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围绕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创新、重大生产技术集成、重大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技术引进示范开展攻关。继续推广“西农模式”“大荔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筹建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
3、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围绕地膜覆盖、深松整地、水肥一体化、稻油机械化和丘陵山区机械化等关键环节,加快农机创新研发。扶持建设23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5个区域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基地,建设60个省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4、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实施现代种业建设、种业自主创新两大工程,组建8个商业化育种联合体,扶持25家骨干种子企业开展研发推广。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支持秦川牛等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继续开展生猪、奶牛、肉牛良种补贴。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推动种业成果权益比例试点省建设。
5、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到202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000家、10万户、6万家、4万个。落实和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资源,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形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继续认定一批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农民发展学院。
6、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认真贯彻《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强化园区产地环境治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创新经营和服务机制。抓好现有园区提质增效,大力推行“五治一品”,重点提升和发展一批集产业、品牌、信息、物流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强化园区在规模经营、联结农民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培育和认定一批新园区。加强园区监测评价,建立健全园区激励和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