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落井男孩救援现场,危险时刻相伴,具体的救援结束时间无法确定》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6-11-10 10:19:10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希望落井男孩能成功救出。《河北落井男孩救援现场,危险时刻相伴,具体的救援结束时间无法确定》感谢访问大铁棍娱乐网。
黄土地上的守望
从高空俯瞰河北蠡县中孟尝村,一个直径超过120米的大坑赫然入目。大地之上,黄色的土、蓝色的挖掘机、穿绿色军大衣的救援人员,套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往来,忙碌而有序。橘黄色的斜阳下,更多村民站立、眺望、静穆。
这是男童聪聪搜救行动的第四天,机械挖掘作业已经停止,现场救援人员通过套筒,以人工挖掘的方式,一点一点向井底逼近。
救援时间已无声无息地进入第80个小时,太阳已经落山,村庄被黑夜笼罩,盼望中的奇迹,仍然没有发生。
复工
凌晨4点,中孟尝村北,漫天的繁星,与环绕着救援现场的一圈探照灯上下呼应。现场中心位置,救援人员已经穿戴整齐,他们从各处重新聚集了起来,扛着铁锹、列队、进入作业面。
向前一个小时,救援方案被再次修改。8日,随着距离井底越来越近,现场救援已经由挖掘设备的机械化作业,转为更加精细的“大筒套小筒”,即为防止井口周围出现的塌方,先在周围设置“护壁管”,在其外围设置一个更大的“作业筒”。救援人员在作业筒内手动挖掘,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裂缝或者塌方。
由于更改救援方案,现场救援一度停工。9日凌晨三点,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带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现场指挥部连夜将其更换为平滑的筒壁。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称,由于救援期间出现5厘米宽的裂痕,经专业人士分析,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造成泥土的塌陷,则可能会掩埋井口,甚至对救援队员造成威胁,因此又不得不将原先的救援方式更改为“铁桶按压式”。
庞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蓝天救援队没有生命探测仪器,靠红外线井下监控探头。对井内情况进行监测。“井下雾气大,镜头很容易模糊。”庞治称,在救援的过程中,他们尝试过很多探测方式,试图确定聪聪身在何处,是否仍然存活,但因为井下环境非常复杂,径口窄、湿度大,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排险
危险时刻相伴。
9日上午11点多,枯井周围探测器发出警报,挖掘现场作业面出现裂缝,坑底位置施工人员收到了撤退通知,救援再度停摆。
负责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管理的中建路桥公司一名负责人称,险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随即决定扩大作业面,以确定裂缝成因系砂土沉降,还是由挖掘机作业导致。
9日中午12点,施工人员陆续重新返回作业位置,现场人工挖掘持续。中建路桥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险情已经被排除。
一辆明黄色的吊车,甩动着钩机,将一口护壁管高高吊起,然后沿着坡道一路向下,将这座95厘米长的金属筒,按压在坑底的中心位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这是接入的第四根套筒,待人工检查排除隐患后,将进行沉降。
傍晚6点左右,蓝天救援队长庞治向媒体通报了救援进展。他说,井下周围地质土层复杂,胶层下面又有沙层,“预计每下挖一点都非常困难”。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两次地面裂痕,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先把隐患排除后才可继续进行。随着挖掘深度的推进,挖出的土方向上运的速度也相应变慢了,“施工面还出现了缺氧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施救的进度”。
庞治说:“什么时候完成不好预计。”
下午4点15分,救援现场传言,井底出现了积水。随后,庞治上到地面,向等待消息的记者回应称,“没有积水,救援还在继续。”
土堆上、警戒线外,村民们的眼神盯住一个方向,很少有人说话。但坑内的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人群的骚动。
聚集
在救援中心不远处的补给点气氛完全不同。
下午两点,文旭强推着他的煎饼车,来到了“老地方”。支锅、打鸡蛋、摊饼,娴熟而从容。此前,他在蠡县县城摊了5年鸡蛋灌饼。一个加了鸡蛋和肉肠的灌饼,售价5元。靠着手艺,他养活了一双儿女。
在这里,鸡蛋灌饼是免费的。每一个来到摊位,并且试图付钱的人,都会收到文旭强的一个白眼,“救人哩,不要钱!”说完,低下头,继续手上的活计。
两天,他不知道摊了多少饼,也没计算过成本。“人家参加救援的,才辛苦,我算啥。”
在文旭强摊位对面,于师傅的大锅又支起来了。他是村里的厨子,从来只出现在各种红白喜事场合。这一次,他召集了全家,带着“吃饭的家伙”,为志愿者做饭。昨晚,他准备了两大锅猪肉炖粉条。年过六旬的于师傅挥动着铲子,招呼每一个过往的救援人员。
据蠡县县委宣传部的数据,当地参与救援的工程车辆已达140多辆,救援人员500多人,捐助善款近10万元,救援物资食品用品等共2400多件,爱心企业提供柴油10吨。
傍晚5点半,16名消防队员列队,从坑底走向补给点。像鱼划开水面,原本围拢的村民整齐散开,让路,然后又重新聚集在一起。
张小芬和张战芬两兄弟,已经一夜没睡了。作为最早到达的挖掘机司机,不再需要继续作业,但仍然选择留守。“看着吧,走了心里不踏实。”
守望
救援现场西侧50米外的一片不大的空地,男童聪聪亲属们聚集在这里。由于无法进入救援腹地,聪聪的爷爷大多时间会呆立在路边遥望,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十分钟。而赵向龙与父亲不同,常在落脚的面包车里坐着,外面一有动静,马上探出头来,瞪着通红的眼睛仔细打量。
昨天中午,聪聪的姑姑赵娜作为家属代表,与新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
谈到家属现在状态,赵娜说:“很不好。孩子爷爷已经3天不喝水不吃饭了,精神状态也有点不太正常,他这两天话很多,自己假想很多种可能。孩子爸爸事发后这几天也一直待在现场,等救援结果”。
赵娜说:“现在有很多力量参与救援,我们相信他们。3天过去了,还没有结果,家属很担心。一旦有外人靠近这一片地方,家属都会紧张起来,生怕是带着不好的消息来的。这几天志愿者来了很多,我们很感动,想跟他们说句谢谢。现在作为家属,只能振作点,不坚强也得坚强。”
赵娜鞠了一躬,随即转身。在她的身后,家属们双眼通红,看着,守着。
11月9日救援进展
●3:00
救援方案再次改变,由于该井为积土井。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连夜更换为平滑的筒壁。
●9:00
采取16人一组轮流人工铁锹挖掘,挖掘进度比较理想,但仍无法估计抵达井底的深度和时间。据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介绍,最坚硬的土层已打穿。
●11:00
挖掘工作进入倒计时,目前挖掘速度加快,可达到一小时一米。第三根护壁管已与第二个护壁管焊接成功,现距离井底不到7米,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介绍,他们使用的井下探测设备是黑白呈现,到达井底后,仍无法看清具体东西,所以还不能确认孩子是否在泥下。
●11:30
因救援现场的挖掘面再次出现一条裂缝,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底部参与救援的所有人员再次撤离现场,此时下挖距离井底约6米。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表示,现在估计还要下打8个钢圈,每个95厘米,井壁预估还剩7截。而现场的塌方险情还未完全解除。
●12:00
工人集中于套管和井口的位置向下挖掘推进,15分钟左右换班,以维持较高的挖掘效率。近1点,塌方险情处理完毕。目前,救援工作已进行74个小时,第四根套筒准备沉降,护井壁已成功安装,救援人员深入到距井底数米的地方,实施人工挖掘。
●14:00
挖掘机已停止作业。两辆救护车抵达救援现场,来自保定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陆续下坑查看地形,并做好救援准备。警务人员增多,拉起警戒线,在现场疏散开一条救援通道。
●16:00
井底作业仍由社会救援队员和消防官兵同步进行。现场准备了20余个竹篮,采用人工向井底部护壁管内部挖土,并在护壁管顶部搭建绳索,将挖出的土用竹筐向外倾倒。由于核心区作业面窄,记者看到井底只有三人用铁锹挖土。
●19:00
保定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在救援现场帐篷内向记者介绍,因为井下环境非常特殊,井口窄、湿度大,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最新方案是,挖掘至少还需要2到3个护壁管,才能到底,测算一下的话,大约有3、4米。具体的救援结束时间无法确定。现场一直在往井里输氧,也用鼓风机加速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