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康师傅解散,康师傅回应解散台湾地区公司:集力量倾注大陆市场》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7-01-04 14:05:1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台湾康师傅解散,康师傅回应解散台湾地区公司:集力量倾注大陆市场,一起来看看。
从2003年4月24日注册到2016年12月31日宣布清算解散,台湾康师傅公司走到了尽头。
据报道,顶新集团100%转投资的台湾康师傅公司董事会决议,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作为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如今与解散联系在一起,业内一片哗然,甚至有消费者在朋友圈留言称,看到康师傅解散赶紧买了两盒方便面储存起来。事实上,看到台湾康师傅清算解散的消息,很多消费者都想到的是康师傅解散了,殊不知被清算解散的公司是康师傅控股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其并不生产方便面。
康师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康师傅公司是一家商贸公司,主要职能是协助味全公司做一些业务,在问题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终止了对味全的授权,台湾康师傅公司没有了业务。康师傅控股从公司治理方面考虑,关停这家公司也无可厚非,对上市公司来说属于利好消息。
都是问题油惹的祸
台湾康师傅公司有今天的结局,与2014年发生的“黑心油”事件脱不了关系。
2014年10月,中国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的案件,波及下游上百家食品企业。在问题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于当年10月份即宣布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并撤回在台湾的2条泡面生产线,味全也因而决定全面停止所有面体的生产,包括之前帮慈济代工生产的素食泡面服务。
虽然问题油事件后来被称之为可能是一场“乌龙事件”,但是该事件对康师傅产生的影响已经造成,公司业绩每况愈下。
根据康师傅上述人员的描述,康师傅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后,台湾康师傅公司就停止相关业务。
不过,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却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康师傅连夜发布声明,表明康师傅业务一切正常,关停的仅是一家商贸公司。
不过,康师傅的举动,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康师傅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因此,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对康师傅的业务没有影响。其业绩下滑主要是方便面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整体需求的减少,以及消费者对更健康饮品习惯与更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严重冲击了方便面市场的结果。
而作为一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康师傅在声明中也强调,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始终聚焦主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无任何不利影响。
五年市值蒸发近千亿港元
昔日的方便面大佬,虽然在国内行业占有率依然排在首位,但是,公司业绩表现却不理想。特别是自黑心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业绩一路下滑。在资本市场中,康师傅的股价从2014年的20多港元/股一路下挫至9.47港元/股(2017年1月3日),公司市值从2011年8月份超过1400亿港元蒸发至531亿港元(1月3日),5年时间市值蒸发近千港元。而且,在2016年9月5日,康师傅控股还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成份股。
一系列数据的指向,诉说着康师傅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虽然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但总体来看并未改变整体下滑的态势。
根据康师傅控股三季报显示,2016前三季度,公司收益约69.13亿美元,同比下滑9.44%,缩水约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7亿元。
而从业务产品收益来看,2016年前三个季度,康师傅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和其他业务收益,分别约为25.11亿美元、42.32亿美元、0.98亿美元和0.72亿美元,相较于2015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下跌12.01%、8.01%、5.37%和5.43%。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康师傅控股在三季报中表示,2016年受到棕榈油价格上升的影响,方便面短期升级压力,以及为加大品牌建设提高广告投入导致方便面的业绩有所下滑所致。
康师傅上述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下滑除了上述因素外,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目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有关。
如今,康师傅启动对台湾康师傅公司的清算解散工作,剥离这块没有业务的资产,对于康师傅来说是一次公司治理行为,也是康师傅集所有力量发展大陆业务的战略举措。
“这次关停台湾康师傅公司,是公司的正常治理行为,对大陆这边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这件事也是一件好事,清算了一个没有经营的公司,康师傅控股可以集所有人力和物力倾注到大陆市场。”康师傅上述负责人如此对记者表示。
相关阅读
康师傅在台解散为何在大陆依旧红火
康师傅在台湾解散在大陆却不受影响
据台湾媒体当晚报道,顶新集团公共事务室副总经理贾先德此前表示,台湾康师傅过去业务仅是进口生产设备,并出租给味全公司委托生产。在此前爆发油品事件后,台湾已不再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公司基本上已无任何实质营运业务,因此董事会决定依法办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强冠“香猪油”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于当年10月即宣布终止对台湾味全“康师傅”商标授权,并撤回在台湾的2条泡面生产线,味全也因而决定全面停止所有面体的生产,包括之前帮慈济代工生产的素食泡面服务。1月2日,顶新集团负责人出面澄清,经董事会决议解散的是顶新集团旗下的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主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在台湾的康师傅算是完蛋了,但是大陆的业务却不受到影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和两岸对方便面的偏好有关?
最早的方便面由台湾裔日本人发明
1958年8月25日,日清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经过不计其数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油炸鸡汤方便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包现代方便面,只需要将其放入开水之中三分钟泡开后就可食用。当时就得到了日本人“好吃,便利,有魔法的拉面”“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等夸赞。到了1969年日清的方便面的出口销售渠道已经多达62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在1964年便从日本进口了一批油炸方便面到了北京。而中国人自己制作方便面要到1970年,上海益民食品厂成功试制了非油炸方便面设备。之后又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在上海和北京引进了50000包一班的生产线。80年代后,全国一共引进了一百多条生产线,产生了四十余家生产厂商。不过此时人民的生活水平还非常低下,方便面更是被视为一种奢侈品的存在。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前,方便面虽然已经在大陆落地生根但是离发芽成长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人们对新事物也在迅速地接受之中。仅仅是1989-1991年,全国就新增了800余条生产线为前几年总和的8倍左右,同时生产的规格也从原本的一百克一包变成了七十五到八十五克一包。其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低档次向中高档次发展,总体成本上升了40%,利润却增加了25%。这时候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大陆厂商就将目标锁定在了中国大陆这块潜力无限的市场上。
顶新也是这个时候来到的中国大陆,刚开始的时候魏氏兄弟主打的其实是食用油。结果由于价格高了当时大陆普遍油价的一倍还多,导致魏氏兄弟初始的1.5亿新台币基本都赔光了。就在魏氏兄弟心灰意懒之际,魏氏兄弟中的魏应行在乘坐火车从内蒙古赶往北京的途中,拆开了一包来自台湾的方便面。一时间方便面的香味瞬间就感染了整个火车车厢。由于彼时大陆虽然早已吃上了方便面,但是依旧是以传统的水煮为主,这种包装精美而且吃法新颖的泡面依旧非常罕见。得到启发的魏应行在1991年末带着新筹措的800万美元来到大陆,并于天津开发区成立了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之后为品牌设计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康师傅的形象。凭借着优秀的广告意识加上创新的包装元素以及比前辈们多了一份的酱料包,这个师傅迅速统治了大陆的方便面界。这就是后来风靡整个中国的康师傅。
在大陆广受好评但是在发达国家却门可罗雀
但是康师傅在中国大陆的成功却无法掩盖其在北美、日本等地惨痛的失败。“世界第一方便面达人”日本的山本利夫对一款红烧牛肉面的评价是“味觉元素比较简单,刺激感强劲,但消退也快,难以留下回味”。他认为,康师傅的泡面尽管在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大人气,但并不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打分的话只能得到满分五分中的两分。至于直率的美国人给出的评价更是让人汗颜的“像我球鞋的味道”。
为什么会如此呢?答案出在康师傅赖以成功的元素——酱料包上。上文所述康师傅得以在中国大陆成功的原因,当初列车上的人也是被魏应行方便面里那浓郁的香气而吸引的。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方便面都配有香辛料,其广泛应用于方便面中,主要是应用在调味粉包中,其用量约占全部粉包重量的20%~30%。它的主要作用是调味,即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从而提高与改善食品风味,并通过特定香辛料的使用,而体现某种特殊口味的特征。香辛料的使用方式一般为整体物和粉碎物(包括小碎粒与粉末)。整体物的使用,一般是将原形保持完好的完整香辛料通过在水中与食物一起煮制,使味道和滋味溶于水中,让食物吸收,达到调味的目的。粉碎物的使用,是香辛料经过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成不同粒度的小颗粒或粉末,使用时直接与其他粉状调味料混合均匀后包装。在方便面生产中,主要使用此种方式。
但是唯独康师傅的方便面仅有香辛料是不够的,还需要加上其特有的酱料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双方由于物质上的差距导致的结果。
无可否认直到今天中国人在消费水平上依旧和美国日本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老一代之中,这个差距尤其明显,反映在吃喝上就是对吃的理解不同了。在中国人眼中食物仅仅是饱腹用的,这点其实无论贫富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就算你的月收入达到某个的二十倍,但是如果你不去高档的日料或者西餐厅就食的话,你会发现你吃的东西和那个比你收入低二十倍的人没有本质上的差距除非你特别讲究。
反过来西方人和日本在这块差别就非常的巨大了。一个中产阶级的美国人、一个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和工薪阶层的美国人所住的社区和所吃的东西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美国看一个人家境是否优越很大程度上是看他的身材比例的。如果一个人过于肥胖那么这个人多半家境就不好,因为在西方上流社会从古希腊开始就崇尚美食极简主义,力求还原食材原本的口味。甚至将食物放进鱼里都被视为对美食的亵渎,因此生吃而且清淡的日本料理在西方属于高档餐饮,而中餐则更多的是大众饮食。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之类的油炸快餐更是只有生活水平差的人才去吃,因为食用了过多油腻食物加上缺乏运动就导致了人的肥胖。
究其本质原理则是因为,对于富有的人来说,不需要获得进食的满足感,更无需使用调料来刺激自己的味蕾。所以他们更喜欢吃新鲜却又清淡的食材。而对于穷困的人来说,相比怎么吃得好更重要的是怎么吃得饱。因此获得饱腹感才是最硬的道理。笔者的家乡上海,老辈人非常喜爱一块腐乳配合一碗泡饭吃下去,其实也是这个原理。因为腐乳的制作导致其有强烈的刺激味觉的能力,就着清淡的泡饭或者白粥一餐饭就解决了,价格也十分便宜一袋大米和一瓶腐乳就能吃上好久了。
康师傅成功也是这个道理,除了重口味之外,其价格涨幅也相对良心。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包红烧牛肉面价格只增加了67%,而相比二十多年前居民消费增长却翻了十多倍。其性价比之高可能找遍整个食品市场也难觅了。对于已经习惯了穷困,习惯了重口味的中年人而言一碗方便面打发一顿是极好的,反正他们也不需要长身体了。
因此康师傅不会离开大陆至少不是现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相对优越的年轻人渐渐成为了消费主力,康师傅在大陆的销售额也在下滑,反之口味清淡的日清销售额却大幅度上扬。未来如果康师傅不调整战略的话,也许终有一天大陆人也不会买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