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公安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改革方案细则解读

发布时间:2017-01-08 19:15:36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苏州公安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改革方案细则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7-01-08 19:15:36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苏州公安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改革方案细则解读。“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我国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着人数多、名称不统一、待遇低、素质差,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亟待破解。下面大铁棍小编整理的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的消息为准。

  2017年苏州公安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是苏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的关键时期,是苏州平安建设提档升级的重要时期,是苏州公安加快警务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因此,苏州公安将紧紧围绕服务管理、集约合成、智能警务、法治建设、社会共治、警营生态、基础建设等七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具体抓好“七项工程”。

  一、服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人本化导向,不断提升警民沟通、行政管理、服务民生能力,确保警务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1、强化警民沟通协调。持续深化警民恳谈、警营开放、新闻发布等机制,丰富警民沟通形式,推动新时期警民关系更加融洽;管理、维护好公安微信、微博和手机APP应用,实现网上网下警民实时沟通互动;深化民意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倾听民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2、深化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更新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形成权责相等的行政管理权力运行机制。全面及时清理、规范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不断探索实施上门回访、快速办理、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尽可能方便群众。健全规范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工作制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完善全市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有关规定,推动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减少群众办事的程序和手续。

  3、优化网上公安建设。持续深化苏州公安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进一步提高“足不出户”网上办事占比。全力推进“微警务”建设应用,进一步拓展苏州公安移动终端应用功能,实现网上公安与移动终端的无缝对接。

  4、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深化人口服务管理。全面实施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积分入户、入学和入医等配套细则。深化推进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改革试点工作,及时开通身份证异地办理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深化道路交通服务管理。逐步探索实行道路交通管理新机制,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改造升级停车场资源,落实违停记分严管措施,切实解决停车难题;狠抓重点车辆管控,落实禁行措施,全面净化交通环境。强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打造智慧交通。推进互联网+服务,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同步实现交通管理业务的预约、受理和办理;推动实现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约考、异地缴纳罚款和事故快撤快处机制向农村公路延伸等改革举措,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深化出入境服务管理。深化出入境分理点建设运行,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推进简政放权,逐步实现城区分局出入境全业务受理和外国人签证审批制证权下放。

  二、集约作战能力提升工程

  主动适应大数据对警务运行模式产生的影响,深化调整警务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完善一系列合成作战机制,提升警务效能。

  5、优化调整警务结构。深化刑侦改革。以“升级版”责任区刑警队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刑侦改革,提升刑侦部门侦查能力和办案质量。深化交通管理“所队融合”。在市区大力推进属地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勤务融合,逐步实现“优化教育培训、优化联勤联动、优化数据对接,指挥调度融合、宣传服务融合、情报研判融合”等“三优化三融合”。

  6、优化情报主导警务。

  7、推动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优化指挥大厅功能设置。加快升级改造市局指挥大厅功能区实战环境,实行动静分离、一体管理、整体联动。加强实战型指挥平台建设。升级指挥通讯平台,加快推进智能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可视化、智能化、扁平化、精确化指挥。

  8、优化合成作战体系。健全优化合成研判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每日集中研判、专业研判以及综合研判与专业研判的对接机制。健全优化合成侦查机制。创新完善合成侦查工作机制,不断将合成侦查从重大案件向面广量大的民生类案件拓展,有效提升合成侦查整体效能。健全优化合成公共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安全合成监管平台,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动态监管、分析研判、指令推送、合成处置等工作机制和积分管理、考核奖惩等保障机制,推动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经营者、业主“四位一体”的监管新模式,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水平。健全优化合成巡防机制。深入推进城市巡逻体制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公安、武警联合武装巡逻机制,构筑技术防控与人工防控相结合、基础巡防与专业警力巡逻相衔接、路面巡防与固定卡口查控相匹配的全天候路面巡防网络。在全市人流集中、警情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区域,探索建立警务工作服务站,承担部分接处警和便民服务职能。健全优化联合指挥机制。清理、更新、完善,固化指挥处置流程,确保指挥处置规范高效;进一步规范联合指挥中心为基层和一线民警提供紧急协调、紧急增援、紧急查询等应急服务的职责、流程,全力打造公安“客服中心”。

  9、优化专业队建设。

  三、智能作战能力提升工程

  紧贴“大智移云”时代特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理念、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警务智能化水平。

  10、全面加强科技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强公安网络建设。推进市局数据中心通信网络能力优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安网络传输服务能力。加强技防城建设。持续推动全市监控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进一步提高路面治安监控覆盖率。持续推进老小区技防城改造工程,清除监控盲区。

  

  改革方案细则解读

  11、全面加强公安大数据建设。提升数据规范管理能力。完善公安数据管理机制,提升数据共享可靠性和数据服务安全性。提升数据汇聚分析能力。持续深化苏州市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应用,不断拓展共享数据资源,提升人口数据信息应用功能。

  12、全面加强警务实战智能化应用。融合物联网、互联网、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探索运用于电动自行车防盗及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危化品生产储存及运输管理、特种车辆管理、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养犬管理、旅馆管理等领域的公共安全管理创新模式。

  四、法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不懈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提升规范执法和依法履职能力,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维护稳定、管理治安、服务群众。

  13、提升执法主体能力。优化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持之以恒开展日常学法培训,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各类载体拓展学法渠道,全力提升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的法治素养。

  14、完善执法制度体系。推进地方立法,会商解决执法难点热点问题,为执法办案提供执法引导。针对基层执法需求和执法问题,继续完善公安执法办案规范和制度。

  15、改进执法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裁量权的行使,统一治安行政案件量罚。拓展监督管理领域,将公安执法管理活动全面纳入日常执法监督。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执法公开机制,优化执法信息查询服务。

  16、优化执法办案机制。持续深化警务流程再造,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加强对执法办案的监督管理。健全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制度,不断提高刑事案件办案质量。

  17、完善执法责任制度。健全完善、推动落实《苏州市公安局执法责任纲要》。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出现执法问题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完善执法办案考核激励机制,对办案量大质优的要进行奖励,激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

  五、社会共治能力提升工程

  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在动员多元主体、采取多种手段、创新多种形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实现优化提升。

  18、不断深化政府部门联动。加强110警情社会联动,进一步明晰涉及政府职能类警情受理职责,推动市政府出台相关意见建议,加强110社会联动考核通报,发挥联动单位等级响应作用。强化政府部门间的执法协作,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协作长效机制”、“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打击协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

  19、联合治理社会突出问题。推进通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合治理。不断优化“苏州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建设,形成“公安、银行、通讯”三方联动,“打击、封堵、防范”一体化运行的工作格局,全力提高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效能和打击效率。推进电动车防盗联合治理。在现有“车卫士”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电动车盗窃犯罪的防范打击效能。推进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犯罪联合治理。加强与食药监、环保等部门协作,注重基础信息采集共享、整合应用,提升发现犯罪、掌握线索、长期经营的能力水平。

  20、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建设。积极依托社会组织开展管理、提供服务,推动新兴行业建立行业协会体系,加强对现有行业协会的指导,促进行业加强自律、规范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通过广告植入、活动返利等形式,共同参与投资治安防范。

  21、创新完善群防群治形式。积极完善各地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发展,不断壮大保安联防队伍、平安志愿者、义警等社会力量,协助开展案件防范宣传、联防巡逻等多形式的公益警务活动。

  六、警营生态建设提升工程

  以推进警营生态体系建设为核心,健全完善《苏州公安警营生态建设目标及评估体系》,进一步创新理念思路、完善制度机制,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纪律监督,打造革命化、实战化职业警队。

  22、深化基层公安党建。建立健全市局党委、县分局党委和基层所队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体系,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出台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性指导意见,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建立党务干部常态化培训制度和公安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

  23、促进警队科学管理。建立覆盖县分局、派出所、机关部门的警力配置指标体系,初步形成机关部门、分局及派出所编制、警力动态调整机制。

  24、强化职业发展保障。建设运行民警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系统,健全完善绩效考核、交流轮岗、人才培育等民警职业规划配套制度。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以及轮岗交流制度,形成更加精干的干部队伍、更加合理的干部梯队。

  25、提升能力素质水平。形成覆盖入警训练、晋升训练、专业训练的教育训练课程体系,健全完善教官培养、评聘、考核、奖励、交流、退出等工作机制。优化完善“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训练备勤模式,切实提升教育训练的实战化水平。

  26、规范警辅队伍管理。全面落实警辅分层分类管理办法,优化警辅层级设置,拓宽警辅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27、优化警营生态。完善警营生态指标体系建设,调整优化指标内容和目标权重,发挥指标体系对于警营生态建设的指导引领作用,有效提升警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七、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始终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发展思路,全力夯实基层基础,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28、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改进和加强派出所工作。进一步明晰派出所职责任务,全力提升派出所立足辖区开展治安防范、人口管理、阵地控制、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各项基础工作的能力。积极整合辖区社会力量、资源参与治安防范、基础管理,拓宽平安共建覆盖面,减少警力消耗。源头压降警情。研究推进警情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110报警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从源头推送、分流非公安职责警情。落实社会面巡防工作举措,源头压降治安类警情;持续深入开展“五进走访送平安”活动,源头化解通信网络诈骗类警情;采用“移车类警情助手”源头化解停车堵路类警情;深化“公调对接”工作,源头化解纠纷类警情。

  29、经费保障、装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各层级经费保障责任,健全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推进现代化公安装备建设。根据公安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工作需要,加强单警单车、管理服务、侦查破案、交通巡逻、禁毒缉毒、技术侦查、反恐处突和应急保障等装备配备建设。加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监管场所,派出所、交警队、公安检查站、DNA实验室“一所一队一站一室”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相关阅读

  日前,苏州市公安局召开2015年度公安工作新闻发布会,亮出了2015年的成绩单。 2015年全年,苏州全市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警情同比下降13.4%。全市“110”呼入量达809.6万余起,同比上升4%,较之上一年,升幅最大的为群众救助警情,上升61.5%。 截至2015年12月底,苏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93万辆,比2014年增长约8%。其中,私家车达229.3万辆,比2014年增长13.7%;全市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12.8万人,比2014年增长12.6%。在此背景下,全市全年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2%,非现场交通违法抓拍量下降28.8%。 2016年,苏州公安将继续出台改革新政。为了方便车主,6月底前,警方将在所有符合条件的交警独立营房中队、全市80%派出所开设非现场处罚业务,建立非现场交通违法处理、车管业务窗口。 此外,新苏州人所关心的《苏州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将在1月15日正式实施,符合积分入户申请条件的市民可先通过参加积分入户的途径申请户口迁入苏州。在现行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修订)》调整前,购房入户政策依然有效,可以继续适用。因此,市民若等到符合购房入户政策规定的年限时,尚未能通过积分管理的途径入户,则可以申请通过购房入户直接落户苏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