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最大劫钞案头号疑犯落网 在边境藏匿19年被抓前买念珠安神

发布时间:2017-01-13 09:25:17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番禺最大劫钞案头号疑犯落网 在边境藏匿19年被抓前买念珠安神》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7-01-13 09:25:17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没见他之前,想象中他是悍匪。我从事刑侦12年,看了当年的案卷,觉得现场那些嫌犯非常凶狠。但是等抓到他,觉得他外表非常斯文。”

undefined

2017年1月5日下午,潜逃21年的头号嫌犯陈恂敏在云南瑞丽被警方抓获。广州警方供图。

  对话动机:

  番禺大劫案头号嫌犯陈恂敏被抓获,他在21年逃亡中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当时的作案动机是什么,被抓后有无忏悔……今日,剥洋葱(ID:boyangcongpeople)独家对话警方专案组成员。

  对话人物:

  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董沛,民警黎超明、李奇豪

  陈恂敏再次踏上广州番禺的土地时,已是47岁的中年人。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近视400度。1月6日,到达广州南站时,面对媒体的频繁发问,他一言未发。

  为了求生,他在距离家乡2000多公里外的中缅边境隐匿19年。在此之前,逃亡的路在中国大地画了一个大圈。

  1月12日,剥洋葱专访了参与抓捕和审讯工作的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董沛、民警黎超明和李奇豪。

  据办案民警介绍,为了躲开警方视线,头号嫌犯陈恂敏和另一名主犯陈恩年(又名陈海强)先后潜逃至福建、西安、广西、海南等地,也曾逃出国门。赃款花光后,他们做苦力,沿着公路,一路走一路乞讨。

  21年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他们的座右铭。21年后,嫌犯陈恩年身患重病,为见儿子投案自首。作为头号嫌犯的陈恂敏,则在挣扎过后,希望早日获得解脱。

  谈嫌犯作案动机

  作案前,立了“投名状”

  剥洋葱:案发后,陈恂敏、陈恩年是怎样逃亡的?

  董沛:我们抓获陈恂敏后,跟他在押送的车上有交流。按陈恂敏所说,当时为了躲开警方视线,他们从广东坐火车或汽车,先后到福建、陕西、广西、海南,又回到广西。在每个地方都化了名,短暂停留。

  陈恂敏说,在海南的时候,钱花光了,停留过一段时间,他和陈恩年躲在大山里,帮一个农场砍树。后来就是做苦力,有时候一两天都没饭吃,坐车没钱,被售票员赶下去,最后就是沿着公路走,一路走一路乞讨。陈恂敏说,有时候都准备投案了,但是下不定决心。

  李奇豪:期间他们还去过越南,陈恂敏也去过缅甸,但是他本身生活条件比较好,不习惯越南和缅甸的境况,又返回国内。

  他们1997年到云南瑞丽。据陈恂敏说,到瑞丽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身上只有13块钱。

undefined

案发当年,头号嫌犯陈恂敏27岁。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座右铭。广州警方供图

  剥洋葱:根据此前报道,他们二人分得了200万赃款,这些钱的去向如何?

  李奇豪:关于赃款,目前证据还未完全固定。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此前的200万不一定准确,具体要等下一步审讯。

  剥洋葱:21年逃亡中,陈恂敏和陈恩年的关系如何?

  李奇豪:他们俩人是小学同学,从小一起长大,是兄弟、哥们,关系很好。这些年他们一直在一起。陈恩年自首后,也还很讲义气,没有透露一点陈恂敏的信息。

  剥洋葱:大家最好奇的是,陈恂敏当年是“大学生、干部子弟、公司经理”,收入可观,前途无量,为什么会铤而走险?

  李奇豪:贪财还是首位的原因。经过这几天的审问,陈恂敏对作案动机的供述,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当时作案的几个人,基本都是从小到大的哥们,结成了一种兄弟同盟。后来吃喝玩乐,挥霍无度,走上歧途。陈恂敏说他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做为座右铭。他不甘于做平凡的人,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事。

  他从小爱看《水浒传》这样的书,也受到那个年代港台片的一些影响。他们做这个案,是立了“投名状”的,就是要干件大事。

  谈破案经过

  查阅案卷过百斤

  剥洋葱:你们是何时接到这个案子的?

  董沛:我们这个专案组,是2016年接手的这个案子。去年9月份广东省公安厅又一次布置了追逃任务。陈恂敏和陈恩年的名单下发到我们番禺分局,我当时刚调回番禺分局刑警大队不久,领导让我想尽一切办法,把两人缉拿归案。

  这案子很有名,经历了几代刑警,我当时没敢答应,考虑了两天。

  剥洋葱(ID:boyangcongpeople):为什么一开始没敢答应?

  董沛:因为追逃一直是我们刑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全国公安机关曾开展过“清网行动”,我们省里每年也有追逃,比如2016年广东省“冬日风暴”破案攻坚行动,可以说一直没停止过追逃。对于二陈,更是连续追捕了20多年,我需要评估案件情况。

  后来,我走访了办案的老领导、同事,了解每一年追逃的情况。多少都会有一些信息给到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调整了侦查思路。我就答应了,组建了一个五个人的专案组。

undefined

办案民警走访了此前办案的老领导、同事,了解每一年追逃的情况,寻找突破口。新京报记者李兴丽 摄

  剥洋葱:在陈恩年自首前,警方掌握的情况如何?

  黎超明:我们调阅了大量的案卷。如果按照重量来算的话,我自己看的卷宗就有二十来斤,全部估计都有一百多斤。

  董沛:在查阅案卷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陈恂敏、陈恩年有可能藏匿的地方。我本人是广东人,陈恂敏也是广东人。他在北方、西藏这样的地方生活可能会不习惯,云南那边跟广东的气候差不多,饮食也接近,所以凭借我几十年的刑侦经验,大致确定他们藏匿在云南一带。

  剥洋葱:确定了大致方向。

  董沛:对。在我们准备去云南的时候,云南方面向我们通报了陈恩年落网的消息。但是对陈恂敏的信息,陈恩年一点都没有透露给我们。他还是有些兄弟情谊。

  我们经过研判、调查走访,海量的大数据分析,在瑞丽警方的配合下,获得了陈恂敏最近的一张正面视频截图。后来把这张照片发回广东,经过仔细鉴定,最后锁定了他。

  谈抓捕

  被抓前买念珠安神

  剥洋葱:陈恩年自首的原因是什么?

  李奇豪:最近几年,他患上了肺结核。2016年咳得很厉害,有两次咳了很多血。他觉得自己不太长命了。这些年他一直很牵挂自己的儿子。按照他的估算,儿子今年有25岁了,他很想见儿子一面。

  黎超明:我们当时把陈恩年押送回广州前,还带他去瑞丽的医院看了病,给他拿了药。我们全程都戴着口罩,他确实咳得比较厉害。在押送的时候,他说,以前他不敢自首,是怕儿子小影响他,现在他觉得儿子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他就想见见儿子。

  剥洋葱:陈恩年自首,后来锁定了陈恂敏。具体抓捕的过程是怎样的?

  黎超明:我们赶到瑞丽,锁定陈恂敏后,在他落脚点之一的店铺附近伏击了两三天。发现他行踪不定,活动范围很大。1月4日晚上伏击的时候,董大(董沛)说,“我感觉今晚抓到的机会不大,要到明天。”我就跟他打赌,说明天抓到请他吃饭。果真第二天抓到了。

  陈恂敏在中缅边境呆了那么久,怕他有枪,抓捕前董大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他的双手。总共制定了三套抓捕方案。

  董沛:当时瑞丽警方配合我们抓人。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没反应过来,很快就把他带离现场。车子停在他铺面门口。到了车上,他有些吃惊。我跟他用粤语讲,“说广东话吧”。他就明白了,说,你们什么都不用说,我知道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我配合你们就是。

  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陈恂敏。他说他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被抓,也想过很多次被抓后怎么办。整个过程他看上去比较放松,像正常人一样。

  被抓后有一个细节,陈恂敏说从1号开始,他心里就砰砰跳,感觉要出事。他专门买了个安神的念珠,每次心情不稳的时候,就赶紧抬手闻一下。

  剥洋葱:他知道陈恩年自首了吗,为什么没有逃跑?

  董沛:在车上,他说估计到陈恩年去自首了,但不确定。

  他没跑一方面是觉得现在有家了,跑了对不住老婆孩子,他有一种责任感吧。另一方面也是没想到我们会来抓他。

  李奇豪:除了这些,这些年躲躲藏藏,他也确实累了。

  剥洋葱:你们对陈恂敏印象如何?

  黎超明:没见他之前,想象中他是悍匪。我从事刑侦12年,看了当年的案卷,觉得现场那些嫌犯非常凶狠。但是等抓到他,觉得他外表非常斯文。

  李奇豪:我是1月6号第一次见他。他戴着眼镜,近视400度。非常老练,不爱说话,但是一说起来,非常有条理。思维很有跳跃性,你问他一句,他能判断出你下面讲什么。

  谈嫌犯心理

  希望快判、早日解脱

  剥洋葱:陈恂敏被抓后他有什么诉求?

  李奇豪:他比较关心广东老家家人的情况。问最多的是母亲和妹妹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也问到父亲。从他的问话中看出,他可能还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

  作案后,他们俩人21年从未和家里联系过,特别是避免与广东人联系。陈恂敏也不再讲粤语。

  陈恂敏想跟家人见面,跟我们提出要给妹妹写信。除此之外,他还希望尽快走完程序,他自己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下场,跟我讲,希望快判、早日解脱。

  剥洋葱:这些年他心里怎么想的,有没有过挣扎?

  李奇豪:这个案子对他影响很深。他说他会回想自己当时作案的漏洞,随时都会想被抓了怎么样,晚上经常睡不好。

  到了云南后,他说就是强迫自己刻意去遗忘那段经历。

  董沛:抓住他之后,他跟我们说他挺后悔的,觉得当初没有家庭,年轻、冲动,现在觉得对不起老婆孩子,和那些死伤的人。

undefined

落网后,陈恂敏提出想给妹妹写信,希望快判,早日解脱。广州警方供图

  剥洋葱:我们此前采访到他的“妻弟”。他说,陈恂敏被抓后,曾借警方电话给家里打电话,还留了纸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