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省新农村改造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17-02-04 23:30:11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宁夏省新农村改造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解读》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新闻热点】栏目,于2017-02-04 23:30:11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近年一股现代农业的大潮涌动塞上,当地农业发展的理念和耕作模式正逐步发生着根本性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名列西北五省区首位。2017年宁夏省新农村改造补偿政策及补偿标准解读.由于新政策暂未出台,因此沿用往年政策,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为准.

  2017年宁夏省新农村改造补偿政策:

  在宁夏各地采访农业生产,一股重整山河的感觉油然而生: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沿路两旁马铃薯田绵延不绝,种植面积逾120万亩,号称全国第一,马铃薯生产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宁夏枸杞享誉全国,过去多了砍,少了栽,支柱产业写在纸上。现在,以龙头企业带动,连片开发集中扶持,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红宝”。

  长期以来,宁夏区域规划一直按山川分类布局,农业生产也普遍以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新时期宁夏确立了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类型:北部引黄灌区主攻以优质商品粮、设施温棚为主的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推进旱作高效节水避灾农业;南部山区培育壮大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首先是高效农业,一定要把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措施、科学的方法贯穿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说,“现代农业还是品牌农业,品牌树立起来了,效益会几十倍的增长。现代农业也是创新农业,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通过种植模式、生产方式、增收形式以及技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宁夏农业现代化水平。”

  将农业发展区域由两分法变为三分法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这使得区域农业特色开始显现,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无疑成为宁夏科学发展、理念创新的一大亮点。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而今创新已浸透到这个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而带来了产业布局、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一场革命。

  随着一项名为“冬麦北移”工程的加快推进,曾经只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冬小麦,近年开始扎根宁夏北部黄河自流灌区且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开创了“一年两季”的耕作制度。据统计,今年宁夏黄河自流灌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1万多亩,占全灌区小麦播种面积的18.4%。

  灌区农民给记者算出一笔账,冬小麦不需要冬灌,亩均可比春小麦节约用水1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粮食单产能增加100公斤以上,而且提前15天至20天成熟,收割后还能复种一茬蔬菜等其他农作物,生产一年变两季,亩均产值可增加2000元至3000元。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冬麦种植还增加了农田在秋冬季节的绿色植被,减轻了风沙危害,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敢于向传统老经验叫板

  在新中国历史上,宁夏中部干旱带发生干旱的几率高达72%。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自治区群策群力开出了一剂良方:遵循自然规律,从劣势当中寻找优势,变被动受灾为主动避灾。

  2003年,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使宁夏干旱带上种植的小麦等数百万亩大田农作物几近绝收,而部分乡镇农民压砂保墒种植的西瓜却获得丰收。从2004年起,宁夏在中部干旱带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今年压砂瓜种植面积迅速增至百万亩,因生长季节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西瓜皮脆、瓤沙、含糖量高,在市场上十分抢手,预计5万户瓜农可增收7亿元。

  2017年宁夏省新农村改造补偿标准解读:

  “用市场经济眼光审视,干旱少雨也是一种优势。”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说,关键要顺应规律,变被动对抗为主动适应。如果趋利避害加以充分利用,就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进而培育起一系列强地富民的特色优势产业。

  宁夏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但年日照时数长,光热资源丰富,发展设施农业条件相对优越。然而,过去当地农民很少想过让阳光落地生金。近年,宁夏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的前提下,山川并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全区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已达80万亩,生产的农产品70%销往外省区及国际市场。宁夏中南部地区发展设施农业以来,土地的产出效益因此增加了数倍乃至几十倍。

  创新催生着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而观念的变化是最大的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宁夏农民已告别春种秋收旧习惯,过去溜墙根晒太阳的冬闲变成了冬忙;南部山区四月份才下地种田的传统习惯,也正在被春节刚过便进温棚的忙活所替代。

  “说是避灾趋利求财富,实际是向科技要效益。”宁夏农牧厅厅长赵永彪说。走进宁夏园艺产业园特色温室内,无土栽培的巨型南瓜、能结1.5万颗果实的番茄树、颜色各异的彩椒等蔬菜,以及各色花卉让人眼前一亮。仅仅半年时间,一个集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技术示范、产品产销、产业促进为一体的园艺产业园在贺兰县拔地而起。今年10月,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西部(宁夏)特色农业展洽商会在这里举行。作为宁夏现代农业一张崭新的“名片”,先进理念、技术设施和优良品种已经开始在这里孵化和传播。

  如今,宁夏的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47%,较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

  一项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为宁夏农民撑起了告别传统农业的跳板,更使宁夏农业开启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阳光出口。近年来,宁夏的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马铃薯和瓜菜已由传统产业发展为5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迅速振兴;苹果、中药材、小杂粮等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去年,全区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