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影评 后会无期观后感(二)

发布时间:2016-03-19 08:58:57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后会无期影评 后会无期观后感(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影视大全】栏目,于2016-03-19 08:58:57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这是一部很难定性的片子,除了温水煮青蛙那段被我猜到外故事还是有别于小说们的。如同王小波的很多小说主人公都会叫王二那样,韩寒的不同故事里的主角在气质上都是十分地接近,以至于让我在观影时看到一个角色出场就忍不住想把他/她跟小说里的角色联系起来,当然,除了白客和孔连顺这两位演员饰演的角色让我想偏外,其他的差不多都让我找到了小说里的原型。

  当《东极岛之歌》响起的时候,东极岛无配音旅游主题宣传片就开始了,电影的选景都恰到好处,似乎东极岛真的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岛屿那般,如今我十分后悔没能赶在电影上映之前先去东极岛游玩一番,据说现在那边的船票一夜之间涨了好多好多,身边的很多朋友因此决定先避一避风头,等这一阵子过了在去看看。可见韩寒的影响力,不仅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还带动了小岛的经济发展,这 ……

  胡生这个角色就如同《1988》里小时候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未知与好奇,对像丁丁哥哥但又比丁丁哥哥差一点的马浩汉和江河无比崇拜,后来就不小心与他的“丁丁哥哥”后会无期,对于胡生来说,他们走的太突然,就好比对于“我”来说,丁丁哥哥走的太突然。个人还是很喜欢胡生这个演员的,因为高华阳是我认识的第三个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车手。

  马浩汉身上有左小龙的影子,但他只继承了左小龙装逼的风格,在像大帅的江河面前总是夸夸而谈。按照往常的惯例,当我看完一部好片的时候我都会去找相关的影评来看,生怕自己没有看懂。但这次我没有刻意地去找《后会无期》的影评来看,一来是这片子其实没有传说中那样让人难以理解;二来那些影评都过分地去解读,甚至让我觉得我与影评人看的都不是一个片子。我只记得有一次在微博上不小心看到一篇极简的影评,其中有一段大致是这么描述的:马浩汉其实就是韩寒的一个分身……不信你在电脑里输入 haohan,能马上显示出韩寒的名字。我当时一惊,心想难道不应该是“好汉”吗?

  江河身上有大帅和《1988》里年轻主人公的影子,看待这个世界总是能够“局部信任”,给予最美好的期望。江河闷骚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极度骚气的心,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桥段就在他身上发生——在酒店的房间,以诗意的方式翻译苏米的来电铃声。此外,我觉得整部电影的高潮也就在“警察”敲门那一刻开始发生,好在没有出现我预想那个《1988》里的桥段。

  阿吕马上让我想到了左小龙,梦想骑摩托车去旅行却一直没有出发。终于在电影里,这个左小龙的分身实现了梦想,还带着一个命不够硬姑娘(可见,有时候你命根子硬你女人命不够硬还是没用的),但我知道这个姑娘肯定不是黄莹或者泥巴,她或许是《长安乱》里的喜乐。但我一直纳闷的是整部电影在细节上都处理的那么完美主义为何阿吕头盔上那个画像却处理得那么草率……(此处@韩寒 100遍)

  周沫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第一感觉是她像黄莹又或是《1988》里“我”曾经的那个女朋友。电影放到这一幕的时候,我舅妈还问我,这部电影拍的是哪个年代的?抗日战争?我指着周沫手上的HELLO KITY说,看,是这个时代的。

  苏米很明显是《1988》里的娜娜,但身世没有娜娜那样悲惨,她只是遇到了一个王八蛋,比起娜娜,她幸运得多。但两人离开的处理方式还是如出一辙——他们一同消失。

  苏米的哥哥像极了孔连顺。

  苏米的弟弟像极了王大锤。

  苏米的三叔像极了贾樟柯。

  刘莺莺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那个还没有“炮友”而只是“笔友”的美好年代,在相互还没有见面之前写信尺度总会放得很开并且自己不明觉厉,直到见到了对方后,除了一连串的打击外还隐约感觉失落。有些人留些念想就好。整部片子 最大的败笔也就在这里产生,一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被强行插入,刘莺莺的说完上半句停顿了一下,那一下让我担心的是袁泉难道忘词了?好在,过了一会,刘莺莺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但爱就是克制”这样的韩式金句,听完后我心想,这也太克制了吧。其实这段完全可以这么处理,刘莺莺在说完“喜欢就是放肆”之后,马浩汉立刻转过头去看刘莺莺,此时镜头给特写,马浩汉露出一脸“你心里其实还是喜欢我的对不对?对不对?对不对”的表情,然后刘莺莺看着马浩汉纠结的表情,心里暗爽一阵(此处镜头给刘莺莺特写),脱口而出道,但爱就是克制。镜头再次切换到马浩汉脸部特写,听完这段话,马浩汉马上露出王大锤呆萌愤怒内分泌失调的表情,此时心理状态是:克制你妹呀!

  之前从来没有写过影评,也没有写影评的经验。《后悔无期》是我第一部写了观后感的电影,也是第一部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三遍的电影,因为第一遍看的时候没有戴眼镜,看着荧幕感觉整部电影对焦都没对准,尽管那一场结束之后我哥一直问我,电影是不是对焦没对准啊?后来戴上了眼镜,准备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第二次看是跟一个中午有短暂休息下午要赶去上班的朋友,于是错过了最后的《平凡之路》这首歌,为了解决这个遗憾,我再一次踏进了电影院。

  三遍下来,让我有了写此篇影评的信心。尽管整部片子都让我有一种“主人公一直在路上,一直被(韩式金句)教训”的感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