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欢乐颂》幕后故事,拍摄幕后花絮新闻曝光2016(二)》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影视大全】栏目,于2016-05-22 14:26:1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用生活细节来构建人物,用大事件做分割,把五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创作团队的良苦用心。尽管如此,看惯了快节奏、大冲突剧情的观众依然不适应,很多人觉得《欢乐颂》的剧情进展缓慢,“wuli凯凯要早点出来才对”。
无论是拍何种题材,侯鸿亮都相信,按戏剧规律来做,任何戏都一样。导演孔笙做得更深入一些。《欢乐颂》开拍前,他曾变身知心大哥哥,轮番和身边的女性同事、家人聊天,了解她们的心思,希望对把握剧中五个女孩的性情有帮助。
四 直男团队的思考
1)更现实、理性的情感模式
“拍女人戏,男性导演的确有他们的独特之处。”袁子弹说,女性创作者更感性一些,而孔笙和简川訸两位男性导演更理性。剧中有一个情节,奇点抱怨科学女青年安迪要为自己的情感找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在电视剧的拍摄中,两位男性导演更像剧中的安迪——他们要为人物的行为找到符合逻辑的动因。“安迪为什么要接关雎尔上班,邱莹莹为什么要吃吃吃,剧中人物做一个小动作,导演都要找到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他们的理性让这部戏更偏现实主义。”袁子弹说。
和以往的都市剧相比,《欢乐颂》中的感情戏也没那么套路化。男人不是完美男神,也不是十恶不赦的渣男,更多的是有点私心,有点戒备,又不乏真诚的矛盾体。
这样的情感模式也与这个男性团队有关。写了多年剧本,袁子弹知道,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惯性,如果是纯粹的女性思维,很容易把剧本中的感情戏写得过于理想化,“带很多粉红泡泡”。但《欢乐颂》里的情感戏更务实。“像奇点这样,技术宅,有点戒备心,又世故圆滑的中年男人形象就很符合男性视角,他和安迪的这段感情是纯粹的女性视角写不出来的。”袁子弹分析。
2)待解救的都市剧女性形象
“直男”团队拍女性剧,这是《欢乐颂》的噱头,但也引发了真实的关于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的讨论。
袁子弹说,在遇到《欢乐颂》之前,她没有触碰都市剧这一类型,是因为对架空的偶像剧和家庭剧不感兴趣。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剧被偶像剧、谍战剧和婆媳剧霸屏,谍战剧中的女性形象是缺席或物化的,偶像剧中的女人们美好、痴情,谈恋爱是她们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事,而婆媳剧、婚姻剧中的女性隐忍、克制,被禁锢在家庭和婚姻中,缺少必要的社会身份。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教师孙百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中期,国内女性题材电视剧中的女人已经有了最初的摆脱家庭束缚,独立自主追求人生意义的意识,但两千年之后,国内电视剧对女性的认知反而出现倒退,女性形象开始走向脸谱化、刻板化。“剩女”“国民媳妇”“小三”等标签贴在了荧幕女性身上,女性的价值似乎也总是取决于她的婚恋和家庭。即便有些影视剧煞费苦心地塑造了高知精英女性,最终的落脚点也一定是回归婚姻和家庭。而侯鸿亮领衔的正午阳光团队也希望《欢乐颂》可以改变这一格局,在重压之下保留了原作中群戏的结构,目的就是更丰富地展现剧中的女性形象。
3)季播化的突破与格局
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编剧袁子弹认为,“如果说《欢乐颂》对《欲望都市》《绝望主妇》等女性群戏有所借鉴,那借鉴的不是编剧技巧,而是价值观。”从前几集的效果来看,《欢乐颂》中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孙百卉对剧情的发展仍有顾虑:“一部分女性希望看到不以恋爱、结婚、生子为目的电视剧,但很遗憾,《欢乐颂》在这方面依然没有实现突破。”
让国产电视剧中的中国女性从婆媳关系和婚姻保卫战中解脱出来,一头钻进《欲望都市》是不现实的,影视剧女性形象的丰富同样需要观众意识的觉醒。早在策划《欢乐颂》项目之初,侯鸿亮就打算把这部电视剧做成季播剧,至少先拍摄三季。目前,第二季剧本已经完成大半,袁子弹根据第一季播出的反馈,对人物和剧情设置做了一定调整。“陪女性观众慢慢寻找自我,也让男性观众更了解女人,这是我希望《欢乐颂》可以实现的。”侯鸿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