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白蛇传》影评 齐鲁晚报谈Q版《白蛇传》:孩子不该被娱乐消费》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娱乐资讯】栏目,于2016-10-20 09:04:22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近日,《白蛇传》小戏骨刷屏。不管这剧用多大的力气刷屏和炒作,或者被叫好,它都不会是00后一代人的“童年必备”。这是因为,虽然剧中演员全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担纲,但却是被“摆弄”着拍片给成年人看的,这些电视剧中释放的也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本真和天性,而是成年人价值观主导下的爱恨情仇、人间愁苦。说到底,不过是在娱乐和消遣一群孩子。
小戏骨版《白蛇传》
不是说孩子就不能演戏,只不过让一群孩子来演绎一出出复杂的成人世界的大戏实在欠妥。这些小戏骨们与此前的热播剧《小别离》甚至早期的《家有儿女》中的小演员们还不一样。后者,小演员们起码还在诠释与他们的年龄和生活相通的角色,展现的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感情和心性,其中不少角色是他们在本色出演,但用小孩子来演《白蛇传》《刘三姐》、《白毛女》等成人戏是什么用意呢?
细细想来,用孩子翻拍所谓的成人经典这种做法充满浓浓的商业气息,称演戏的孩子是“小戏骨”本身就是噱头,他们演得好或者不好都能吸引大众的关注度,随之而来就是商演和广告代言,(制片方在采访中就称,《白蛇传》小戏骨已经吸引了大批房地产、教育培训等机构谈合作),及一个亟待开发的童星产业链,满满的都是似曾相识的套路。但在通往童星产业链的这条路上,有多少被过度消费伤害了的孩子?谁关注过这个问题?
在文化娱乐消费爆炸式增长的当下,一些机构、团体、娱乐公司快速嗅出了孩子这一群体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从明星子女,到网络综艺中儿童类真人秀的不断创新,再到某电视台用《白蛇传》等剧批量打造素人童星的出现,可以明显感受到“儿童”元素已被当成了某种“刚需”。以此下去,消费孩子或许成为当下文化娱乐消费的一剂兴奋剂。据称,在美国仅儿童选美产业就有50亿美元的巨额价值,可以想象,中国童星产业链背后会有多少虎视眈眈、拔苗助长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