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蚌埠春节节习俗有哪些,春节习俗由来饮食习惯介绍

发布时间:2017-01-20 12:30:24 来源:大铁棍娱乐网

《2017年蚌埠春节节习俗有哪些,春节习俗由来饮食习惯介绍》是由大铁棍娱乐网(www.datiegun.com)编辑为你整理收集在【娱乐资讯】栏目,于2017-01-20 12:30:24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及时向我们反馈。

  2017年蚌埠春节节习俗有哪些,春节习俗由来饮食习惯介绍。春节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2017年蚌埠春节节习俗有哪些,春节习俗由来饮食习惯介绍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生育诞生旧时,生过孩子3天,要带着红鸡蛋向外婆报喜,生了女孩拿99个,生了男孩要拿100个,旧社会认为生男孩子美满十足,女孩缺一个则是美中不足的意思。娘家招待吃饭,把喜蛋分送给至亲好友、街坊邻居,使他们知道,要好的就一齐送礼道喜。对夫妻双方或婆家的朋友,也散红鸡蛋,有所谓“吃了红鸡蛋,才把礼来办”的说法。生男孩给5~9个,生女孩的送6~10个,意即“九子十成”,取其吉庆之意,清末民初还有做“饼汤会”的习俗。生了孩子12天,娘家要送“奶糖礼”,送些鸡、鱼、肉、蛋四色礼,或送红糖、挂面、馓子,便于孩子妈妈好下奶。同时,娘家做好婴孩衣服鞋帽送去,如单夹衣、棉袄、棉裤、包被、披风、袜子、虎头鞋,有的则做连腿装,即棉裤连鞋缝在一起的“一脚蹬”,有钱的人家给婴儿送成套的衣物,有时要送到够孩子12岁穿的。同时亲朋也给产妇送礼。现在,娘家送“奶糖礼”和染红鸡蛋散给送礼之亲朋的风俗,至今犹存。满月到了满月,大户人家则散发请帖,上写“某年某月某日午时申刻为小儿弄璋之喜(或小女弄瓦之喜),敬备喜酌,恭酬光临”等字样,中等人家则派人通知,酬请送礼宾客。主人在请客人之前用红纸包几个红鸡蛋,临上饭时送给客人。满月之日,娘家去人要送老母鸡、鸡蛋等给女儿滋补身体,并接闺女和孩子回家住,一般是娘家哥哥或弟弟去接,这叫做“挪尿窝子”,规定是男孩28天,女孩30天接。接回娘家住一天,第二天再住婆家。抓周婴儿周岁时举行抓周,在桌上放着很多物品,如笔墨纸砚、刀箭棍棒、胭脂花粉及玩具、糖果等,罗列满桌,让婴孩自抓,看婴孩抓住那件东西,以占卜小孩未来的志向和前途,此谓抓周,此俗现已不存,即使偶尔为之,也是游戏性质。开锁与改襟生了小孩子,爹妈怕他活不大,就给他戴上银锁,意思是用锁锁住,孩子不会跑掉。锁叫长命锁(亦名百岁锁),用银子打制,用银链绕在脖子上,放在胸前,等到12岁才能开锁,并烧香磕头,12岁已过,意味着120岁了,就能长命百岁。同时,给孩子起个能“系住命”的名字,如“拴柱”之类,意思拴上就跑不掉了。或者干脆起个最下贱的小名,如“狗孜”,取其物贱易长易活之意。娇惯的男孩子,出世后,在头的后部,留一撮头发任其生长,要长到12岁才能剪掉,留下的这撮头发,名为“爹爹拽”或“奶奶拽”。也有的小孩在12岁以前,穿左襟,到12岁由外婆或其他人改做右襟,叫“改襟”。扎耳朵眼妇女为了装饰,戴上耳环、耳坠等,双耳下部需要扎眼,以便戴耳环。娇养的小男孩,有的爹妈也在孩子的左耳上扎眼,单戴一个耳环,意思表示和女孩一样看待、容易生长。过继本人年老没有儿子,而自己的弟兄或同宗的弟兄因为子女多,抱一个儿子过门,作为自己的孩子,和本人一起生活,经双方同意,立字为凭,这种情况为“过继”。过去本地有钱人家办理此事往往盛乎其事,双方写过继书,还要有中人做保,写明某某之子过继给某某,保证看待如亲子,财产有继承权等,然后还要办酒席,亲友长辈都要请到。

  婚嫁旧时,对男女婚姻一事最为重视,认为男婚女嫁是人生的终身大事。有所谓“小登科”之称。同时,婚姻一事最能集中反映各地风俗。但是,由于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男女婚姻都不能由自己来决定,父母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等现象,在旧社会中普遍存在。构成男女婚姻的主要条件是门当户对,年龄相当,男女家庭最好是同一阶层的,或者是亲上加亲,男女婚姻不但得不到自由,而且婚嫁仪式也十分繁琐,大致要经过以下程序:议婚男子18岁左右,女子16岁左右,一般即要结婚或订婚,不然就会受到社会上的议论。到了婚龄,双方父母托媒说合,撮合包办。有些时候男女双方并不相识,仅凭媒人双方传信,瞒年龄、瞒缺点,鼓动如簧巧舌,扬长避短,说动双方同意后,就要合属相、“八字”,初议婚时,富商豪绅和书香世家用红纸写出女方的生辰年、月、日、时,每项两字,俗称“生辰八字”。贫苦人家以口喻方式,由媒人送到男方,经男方父母请以迷信的所谓星相为职业的算命先生推算,是相生、相合,抑或相冲、相克。算命先生要问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一合双方“八字”属相,不合不能做亲,以免所谓“犯冲”。这里有许多迷信说法,比如属虎的不能与属羊的定亲,因为虎食羊,相克,不能同偕到老,否则“羊落虎口”。属虎的也不能和属龙的订亲,以免“龙虎相斗”。属鸡和属狗的也不能成亲,否则就是“鸡狗相斗”。如若相克即作罢,如不冲克,则请媒人传达可以订婚。这一迷信,不知拆散了多少好端端的姻缘。订婚(四大红媒、红绿帖、过红)说谋时,较富裕的人家男女都要各请两个媒人,两大正媒、两个陪媒,或亲戚、或世交,一般是双方的至亲长辈或好友,即“四大红媒”。说合后,双方要通过换“庚帖”形式来订婚,即交换红绿帖,也称“过书子”,也就是订婚书。因为男家红柬求婚,女家绿柬允婚,所以俗称“红绿帖”。红绿帖是纸店印好的,形式固定,男家第一页上写“永言配命”,第二页上写“恭求金诺”,中间有个红签纸条,“金诺”两个字要写在条上,下面落款要依据己方长辈和对方长辈相比的辈分而定,如男家当家人是长辈,女家当家人是小辈,则写上“姻待生某拜”几个字,平辈则落款姻兄、姻弟,晚辈则是“姻愚晚”,再晚一辈则写“姻再晚”。依自家辈分最高的当家人出帖落款。如男方父亲在,女方只有哥哥当家,则女方落款则比男方晚一辈。后面一页则是男女方的生辰八字。写的方式男方是“乾造于甲子、丙寅……建生”,女方是“坤造于××,丁未……顺生”,此生日期按天干地支的八字排写,女方帖子封面上则写“自求多福”,第二页是“恭求玉音”四个字,其他格式则相同。红绿帖写好后,由四大红媒带上“过书子”先到男家,男家先摆茶点果碟答谢,然后宴请,红媒们就把女方的帖子交到男家,然后再到女家,招待也是同样。一般是在男家吃早饭,到女家吃中饭,再到男家吃晚饭。到两家互相回话,如果以后有变化,双方则将红绿帖退回,男女即可另聘。如果双方无异议,红绿帖则由双方家长保存,作为定婚凭证。订婚时两家都要下礼。下礼帖要用红封套,男方给女方的帖子里面放两根葱、两根艾,女方回帖放一根绣花针、一根红丝线。男家还要送上几尺至几丈绸缎料子的“包帖布”,家里贫穷的就送几尺红布。另外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男方给女方家送几套乃至几十套衣服以及金银首饰等物。这是订婚礼,称做“过红”。下聘与水礼订婚时,有的男女双方年龄较小,如男方十五六岁,女方十三四岁,由于双方长辈交情较厚或其他原因,预定婚约到了结婚年龄,根据双方家庭情况和要求,男方家长就托媒人征求女方家长的意见。如无异议,就商定结婚时间,叫“择日子”。先择吉月,有大期小期之分。大期供多数人家娶亲使用,小期限于少数人家挑选,这些都要听算命占卦的意见。以生肖属相“大利月”(阴历)为准,“大利月”是“正、七通鸡兔,二、八虎共猪,三、九蛇合猪,四、十龙合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例如属鸡或兔,就要在正月或七月份出嫁,其他月份则认为不吉。择大吉月以后,还要择吉日,有的根据黄历,或请测字先生择日,做母亲的根据女儿的生理上的经期,挑选合适的吉日,女方得到男方迎亲日子的通知后,根据情况把同意或改期的意见由媒人再传给男方。迎娶日期一般选阴历的二、四、六“双头日”,意谓成双成对,是吉利日子。但不用“八”,八虽是双日,据说意思是“巴巴节节”的,有“巴节”不吉利,因此逢八不用,但三十这个日子也不用,说是“尽头日子”。择定喜期头三天,如六月四日结婚,在迎娶前三天中男家就要备下彩礼送给女家,这就叫做“水礼”,意思是如“长流水不断头”,一般要有鱼、鸡、猪、点心、馒头、酒等。鱼一般要两条大鲤鱼,最好是5斤以上,也有送4条的。一对3斤以上的肥母鸡。猪肉有的是下半扇猪肉、或猪后座两个,有的是一块双刀肉,席家沟(蚌埠市地名,原属凤阳)的风俗则是把一头百十斤重的活猪赶到女家。还要送24包各色点心,24个大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点,2坛酒,后改为送24瓶酒,过去有的人家生了闺女,人们俗称为“酒坛子”,源出于此,总之礼物一般都要成双成对的。上面还要剪上红双喜贴上或贴上红纸,有的还要送给女方四季衣服。礼物都要装在礼盒里请人抬走。“水礼”送到女家后,女家给抬盒人一人一份喜礼钱,并操办宴席招待,一般还要回几件礼物,如回一块肉、一只鸡。旧社会还存在着买卖婚姻,贫寒人家为生活所迫,这些贫家嫁女先提出聘金礼钱,由男方媒人转交给女家,有要聘金数十元至百元以上的。清末民初来蚌埠谋生的穷苦劳动者,女儿养大了,赶紧央媒说婆家,先讲好礼钱后才出嫁。女方收到礼钱后,一方面拿出一部分给女儿做几件出嫁衣服,大部分则留作养家糊口。

  嫁妆男婚女嫁,本为终身大事,一般人都很重视,因而在办婚事上都尽力而为,同时社会上在婚嫁上也有“夸富”的风气,女家也不例外。旧时陪嫁多,说明女家家庭富裕,婚后,女方在男方家里说话硬气,家庭地位高。反之,穷家小户人家闺女即使被稍微富裕人家聘去,也往往被婆家看不起,在婆家吃苦受气,抬不起头来,因此女家只要稍为富裕一些的,就要多陪嫁一些东西。新娘嫁妆多少不等,女家一般要准备衣、被、箱、柜、梳妆台等物,作为嫁妆,有的还要陪送双箱双柜,成双成对的家具,以图吉利。有“八大件”和“小八件”之分。此外,富裕人家还有陪送田地、房屋作为嫁妆的。寒门小户陪不起许多嫁妆,只能陪送最简单的,称作“八货挑子”,即两个大凳子、两个小凳子、一个箱子、一个桌子、一个盆架(木头做的)、马桶(带架子)以及床上用品等。童谣有“小妹妹是累赘,长大要向哥哥要箱柜”,指的就是这种风俗。另外,女方亲友也要送些衣料装满箱子,这叫“添箱礼”。床上用品大多是由女家准备(也有男家准备被单、做几床被子),除了盖被、垫被,还要准备枕头、帐帘子。一般至少陪2床被子,多至4床、6床不等。20年代的枕头是一根长木头,两头一红一绿,中间是黄绿色,两头大中间较细,外面包上稻草。到婚礼前3天,女家将嫁妆抬送男家。有的跟轿走,大户人家嫁女,送嫁妆行列有时延长到半里多路,并在街上游行,以示阔绰。新房布置富裕男家每道门都要布置,张灯结彩,大门上要贴喜对,最低限度大门上、堂屋门、喜房也要贴上一个红纸写的“双喜”,堂屋里面写上一个大“双喜”字,条几上供上祖宗牌位,屋里家具也要贴上“喜”字,垫家具的砖头也要用红纸包起来。结婚时,亲友还要“撒帐”,在新房的床上撒上枣、花生、桂圆之类的东西,无非是象征早生贵子,男孩女孩“花着”生,幸福美满,表示祝贺的意思。与此同时,女家也要做些布置,张灯结彩。发喜帖本地有一陋习,即喜期确定以后,男家就借喜事大发喜帖,借喜事来显示一下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地位。因为办喜事要大肆铺张,大花上一笔钱,而借发喜帖、贺客送喜礼的机会,再大捞进一笔,不仅亲朋好友要人人知会,而且对同行,稍有来往的熟人,甚至不相识的人也大发喜帖,想借此多收进一笔钱物。除了喜帖外,对于亲友聚集较多的地方或行业,还要有总的邀单,被邀请的人如列在首句的,一般要回写“敬陪末座”,以示客气。一般签个到或知会一声就可以了。只要请帖一到,贺礼必送。被邀请的人如系至亲和交情深厚的好友送礼,自不待言,而交情泛泛的人为社会风气左右、情面所拘,自不便回绝,可是那时这类交往频繁,每次必送,便不堪其扰了。于是他们也有应付办法,碍于情面,不便对主人太苛刻的,几个人凑钱送喜幛,每份摊钱至多1元。这叫做“份子钱”的礼,解放前在蚌埠十分盛行。交情更薄的人往往几个人凑钱,送上喜对一幅,“秀才人情纸半张”,每份摊钱不过是三五角,至喜期也居然衣帽光鲜去大吃大嚼,喜宴吃过,并不蚀本,或略有盈余。更有甚者,早期的蚌埠,还有借此机会骗吃混喝的混混儿,被本地称为“痞子腰”的,有趁喜期送假礼的陋俗,他和所熟悉商店借四样喜礼,用棒盘摆上送办喜事人家。先向主人或知客道贺,然后说自己虽家境窘迫,但主人是积善之家,不能不来庆贺,现暂赊某某店号喜礼四样,以志庆贺,请收下云云,再说上一大堆吉利话。因为这些“痞子腰”都是街市上混世的,一般人家也不愿得罪他们,以免惹来麻烦,同时又在喜期,他又是来庆贺的,为图吉利和避免发生冲突,求得喜期平安无事,也不便揭穿。好在知道他所求不过一顿酒饭,所费无几,不过添上一副碗筷而己,也只得照样笑脸相迎,留下吃饭。“痞子腰”吃的酒醉饭饱,叫声“打扰了”,把嘴一抹,扬长而去。主人在喜期以后,再把所收的喜礼原封归还商店。开脸和饿嫁闺女两鬓的鬓发是自然生长着的,象征少女的本来面目,出嫁前要将前鬓发和面部汗毛用棉线绞去,这叫“开脸”,说明以后不再是闺女而是少妇了。佳期一个月前,新娘就要开始扣饭,特别是婚礼前的两三天,更要减食,临嫁的前一天,有的只吃一点茶食甚至不吃饭,这被称为“饿嫁”。待嫁的姑娘为什么要节食呢?有的人认为是为了让姑娘体态更加苗条,以示纤细柔美。有人认为,这是使姑娘在婚礼之日不出恭解手,以示庄重大方,也防止被客人笑话。在结婚前一天晚上,新床上要有一个童男子睡觉,这叫做“押床”。花轿行在定下结婚日子以后,喜家要预先通知花轿行或锣坊,这是专门承办喜庆事务的行当。早在宣统元年以前,蚌埠就有花轿行和唢呐行。以后,蚌埠日益繁华,办喜事的多了,于是专门承租花轿,吹打演奏,代办喜席的行当应运而生。锣坊里有乐队和全套的结婚仪式用品,如一整套木头做的金瓜钅戊斧等,即所谓“銮驾”。銮驾是过去封建王朝帝王出巡时的一套仪仗,一般官吏和百姓是根本不能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制,一些富裕人家结婚为了摆阔气、抖威风,也用起了仪仗。根据各自经济情况,可以租一套,也可以承租半套,称作“满朝銮驾”、“半朝銮驾”。花轿行里有轿夫和备有各式官轿,花轿轿子有8人抬大轿,2人抬的小轿等。有的漂亮轿子,外面上花玻璃,轿子顶上还有麒麟送子、荷花莲子等花样。轿子里面有轿柜,有的男家准备的礼物也随轿走,细软就放在轿柜里,男家准备的保平壶、心镜、背镜也随轿带去。轿子回来时,女家亲眷给的添箱礼也放在轿柜里,冬天娘家还要准备脚炉。有的喜轿,背面挂一个面筛,中间放一个铜镜,名为“照妖镜”。筛子上面插3支箭,系上一块红绸布,据说是为了避邪。领婚新郎披红挂彩,雇上彩舆去女家领人,称为领婚,迎亲的一种方式。领婚时,新郎要租上两顶轿子,一顶花轿、一顶小轿,因为有喜轿发出后不许空的风俗,要有人压轿,新郎官到女家时乘花轿,新郎的小弟弟或晚辈做“跑郎官”,坐小轿,回来时新娘坐花轿,新郎官坐小轿,跑郎官回来路上跟着轿子走,专门有人给他糕点吃,一路上不叫他空着嘴。新郎家除了发轿接人外,富户还要带上“满朝銮驾”,请一班喇叭响手,鼓乐前导,笙、笛、锣,一路上,吹吹打打,锣鼓喧天,还要请来一班小孩子,扛上红绿小旗,摆上长长一串。到女家后,女家大开门院和堂屋门,家主出来迎接,有的即刻发轿,有的则大摆宴席招待后再送女儿上轿。把女儿送上轿之前,还要包一些钱在红纸包里送给男家的亲戚等。因为领婚去的人多,破费也大,一般大户人家为了大摆阔气才领婚,因此用领婚这种方式迎娶的较少。等婚另一种迎亲方式是等婚,新郎坐家里等新娘子上门。一般人家都是等婚。等婚也要发轿,不过只发一顶花轿。发轿前新郎官要拜轿,叩头后轿子才能抬走。花轿去时由跑郎官乘坐,回来时再换新娘乘上。执事人等也要细吹细打,到女家门口两排站定,吹喇叭、唢呐等乐器的响手们一个劲的吹,催促新娘上轿,这叫“催妆”。新娘子在上轿前还要有所表示,外面花轿到门口,即将出嫁的姑娘却扑上床哭着不起,或哭着扑到妈妈怀里不肯走,表示舍不得离开父母亲人。响手们催妆喇叭不断吹起,这时嫂子、女眷们苦苦劝慰,强为其擦泪上粉、梳洗打扮,临别前父母叮嘱到婆家去要孝敬公婆、处理好妯娌小姑关系、夫妻和睦等,这时男家则不断催促,请女家发轿,新娘有的由妈妈催扶上轿,有的不愿走则由娘家哥哥抱上轿。奏乐声、鸣炮声,夹杂着新嫁娘的“呜呜”哭声,构成一幕闹剧。因为当时社会上出嫁的姑娘多如此,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而出嫁的姑娘如果不这样做,就被人笑骂,认为不顾羞耻,喜欢出嫁,所以,这成了临嫁前闺女必演的一幕戏,哭的越响就越会得到人们赞扬,这就是所谓“哭嫁”的风俗。拜堂和闹房新娘上轿后一路吹打抬到婆家,婆家看到花轿来后,噼里啪啦放上一串炮,鼓乐齐奏,花轿落后还要放上一串炮,到婆家门口轿子落地,等吉时进门。花轿落地后,还有“打醋坛”的风俗。有一个人端一个醋盆,拎一个烧得通红的秤砣,到新娘轿门前,把秤砣放在醋盆里,然后端着醋盆从轿前过一下,头也不回地放到新房床下,据说是为了驱除一路上的邪气。吉时已到,新娘可以下轿了,但鞋不能沾地,这时早已有人把红毡子或席子从轿门前铺到堂屋(有的是用两个毡子换着传),并由伴娘脱掉新娘子鞋子外面套的一层红布包的“踩堂鞋”,由伴娘带回珍藏起来,以后给小孩子鞋帽上缀上几块,据说可以避邪。然后,新娘头上盖着红布,胸前挂着一块照心镜,背后挂着一块背镜,都是圆形铜镜,手里端着一个“保平壶”(即保护平安),即一个瓷葫芦,瓷葫芦上面插上几朵绸花,用红线串上花生、枣子(取男女花杂着生,早得贵子之意)挂在葫芦上。这时鼓乐大作,鞭炮齐鸣,新娘子在两个娘家来的伴娘搀扶着下轿,有的人要中老年妇女搀扶,这两个妇女必须是所谓“全福人”,即有丈夫有儿有女的人。新娘前面有两个童女引路,这两个童女手里捧着两个龙凤呈祥花烛,因为下轿后不能见天挨地,除头上有着盖头布外,还要有一个人打着一把大红伞,遮着新娘一直走到堂屋。到了堂屋后,新娘由搀亲的伴娘安排站在下首,伴娘把保平壶、心镜、背镜接过来,放在桌上。司仪请新郎就位,拜堂仪式开始。鞭炮乐声大作,司仪让新婚夫妻面朝门外,一拜天地,司仪再令向后二拜祖宗灵位,三拜坐在上首的公婆,然后是夫妻参拜,夫妻行交拜仪式后,这时即为正式夫妻了。然后夫妻俩进入新房。新娘进入洞房后,由伴娘搀扶着走到喜床前面朝窗站立,由新郎挑去新娘盖头布,这时夫妻双方往往才知道对方是什么模样。挑过盖头布后,由表嫂端来两杯酒,用红线连在一起,夫妻俩喝交杯酒。家里人再端来两碗饺子,这时候一方面新郎新娘经过半天折腾,而且还要打起精神来应付晚上的闹房,需要吃点东西垫垫,另一方面,这碗饺子吃过以后,表示可以开口说话了,所以称为“开口饺子”。这时候,有的人家还专门请来人唱喜歌,以图吉庆。唱喜歌的人往往即景生情,内容多是赞颂祝贺的歌词,一般是两个人唱,一人唱,一人和。如一个唱“无事不进新人房”,另一个就和一声“好”,“新人请我看嫁妆——好”,“象牙床上红绫被——好”,“红绫被上放光芒——好”,最后是两人齐赞“美满良缘”、“天作之合”、“夫妻协和”……因为唱得越热闹主人越高兴,因此往往唱了一段又一段,还是不能罢休。晚宴开始,新婚夫妻双双到席间,向宾客逐个敬酒,吃过晚饭后新婚夫妻拜父堂、母堂,长辈们坐在桌旁,有人喊“舅舅、舅母受头”。夫妻两人下拜叩头,然后舅舅、舅母两人把事先封好的红纸包的喜钱放在桌上,作为对新人的贺仪。一一拜毕,两人再回洞房,要准备迎接一场大战——闹新房。闹新房是娶新娘必经的一幕,有“不闹不吉利”的说法,其实不过是图个热闹。晚上吃过酒席后,长辈亲友陆续散去,新郎新娘年轻的同辈们,特别是姑表兄弟,以及要好的朋友,同宗及邻居小孩,乘着酒兴纷纷拥到喜房里向新婚夫妇打趣、看热闹。并提出条件,要新郎新娘做这做那,旧式的新娘往往因此受窘,低着头一言不发,两颊绯红,看到新娘窘态,年轻人愈觉有趣,兴致更高。这时,就由送新娘出面,向宾客分送手帕“行贿”,代新娘解围,对小孩子则散糖给他们,也有时闹房闹得实在不像话,则由家长出面解围。民国以后,有些进过学校的新式闺秀们却往往比较开朗,不怕闹房,甚至反攻,使闹房人受窘。闹房往往要闹到下半夜,闹房后,宾客散去,新房里点的富贵花烛,一般让其点完为止,表示富贵到白头的意思。还有“听房”和次晨看红绿布的习俗。听房的人悄悄地站在窗外侧耳静听,甚至恶作剧,悄然伏在喜床下,听了新夫妻不少悄悄话,第二天早晨向新夫妇含蓄述说,新夫妻也无可奈何,因为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往往闹得新娘啼笑皆非。闹房风俗也因居民原来祖籍不同而稍有分别。寿县凤阳籍的人闹房比较厉害,还往往把公公脸部涂上灰,推进喜房,引起人们大笑。有些闹房在行的人往往还能唱出闹房歌词数十段,内容是游戏性的祝贺词。回门和住对月第二天,新郎领新娘拜识亲朋和上祖坟去奠祭,结婚3天后新娘回娘家,新娘独回叫“单回门”,夫妇同回叫“双回门”,新郎到岳家认亲并向长辈叩头,在岳家住一夜或几天。不过正月里新婚夫妻回家拜年,不许在娘家过夜,叫做“正月不空房”。结婚满一个月后,新娘回娘家,名叫“住对月”。蚌埠姑娘3日回门者多,也有婚后3天或6天娘家探望新人,9天或12天把新娘接回娘家的。住对月的习惯,后来则日渐废除。因为这个习惯是农村的习惯,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娘婆两家同时在当时只有弹丸大的三五里地的蚌埠市内,坐人力车这一些路也不过十几分钟就到了,闺女随时可以回娘家探望,已没有长住之必要。上述婚礼及其他婚俗都是蚌埠20年代以前比较盛行的婚嫁风俗,辛亥革命以后,蚌埠人结婚仪式,新式、旧式均有,行旧礼者逐渐减少,新式仪式逐渐增加。民国十年左右,蚌埠凡富裕人家娶亲的已雇用军车。酬客喜宴,一般是在酒饭馆招待。蚌埠地处水陆要冲,北伐以后,风气渐开,实行新式婚礼者日见其多。这种新式婚礼是比较旧式婚礼而言,当时叫“文明婚礼”。男女双方相爱,经过家长同意,再找个媒人做为证婚人,即可举办婚礼。富裕人家举行婚礼多租用大旅社,旅社内有大厅,布置礼堂、客厅、新房等。新婚夫妻两人事先登报声明,有时由双方家长出面登报。请证婚人主持婚礼,改穿礼服(西服)。媒人向来客介绍新婚夫妇,新婚夫妻填写结婚证书,证婚人在婚书盖章,新婚夫妻拍一张照片,以及参加婚礼的人同摄纪念照片。有势力者向机关或军队借用小汽车在外面兜上一圈,即算办理完毕。还有更简便的,男女双方互相交换戒指,新娘自做或租用照相馆淡红色的绸礼服,贫寒的则穿便衣,合摄一张结婚照片,婚礼即成。入教的青年到教堂结婚,除了由牧师做证婚人,读经、唱赞美诗、祈祷、祝福之外,其余仪式一般和新式婚礼相似。这样文明婚礼比之旧式婚礼,废除了许多繁文缛礼,比较简便,而花费较少。因此在民国中后期,一些有文化的人多采用这种结婚形式,一般以公教人员居多。但同时旧式婚姻亦同时普遍存在,这种婚礼有旧式婚姻的残存成分,如要媒人及证婚人和家长同意等。何况不管是旧婚姻还是文明婚礼,对于富豪大户来说,同样要夸富摆阔,一掷千金。至于那些大量的下层社会群体,求得衣食饱暖尚属不易,遑论其他。因此,遇上儿女婚嫁,也不顾上那些繁文缛礼。有的人家女儿出嫁,雇一顶两人抬的蓝布小轿抬过去,有的骑毛驴,有的坐上“土轱牛”,或者干脆步行到婆家。邀上几个亲朋,准备四大碗碟喝酒,庆贺一下了事。更有甚者,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妇女处于社会的底层,在婚姻上更是出现了不少陋习和悲剧,兹分述如下。娃娃亲双方家长因为是世交或要好,童年即由父母做主,男女幼年时,就定下婚姻,长大成亲,名为“娃娃亲”。将来好坏,各凭命运。有的甚至指腹为婚,还没有生下来就定下来终身,这种婚姻完全是父母一手包办,结果造成许多家庭和社会的悲剧。童养媳旧社会出现童养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是因为女方家境贫寒,或父母亲生病等钱就医,或家中老人病逝无钱安葬,或遇灾情无法谋生,只好将亲生的女儿给人家做童养媳,换来一些钱暂解燃眉之急,也有的是穷人家无力承担嫁娶花费的,于是父母领养另一个穷人的女儿做童养媳,到成年后再与自己的儿子举行简单的成婚仪式,叫“圆房”。蚌埠在旧社会,下层群众中童养媳很多,数十年此风不断,童养媳大多来自淮北水旱灾区的穷人家。有的童养媳到夫家受婆婆、小姑、嫂子的虐待,生活十分悲惨。冲喜未婚夫久病不愈或得病不治,通知女家,择吉日迎娶,为病重的丈夫用喜事“冲一冲”,期望病愈。但有的病夫往往身体不支,不能起床行礼,结果以小姑代兄和新娘交拜。如丈夫病亡,新娘只是名义上的媳妇,为了娘婆两家的面子,不好另嫁,就只能孤苦伶仃的独守空帷。望门寡(抱灵牌)由于封建礼教的迫害,反映在寡妇问题上十分严重,有形形色色的形式,如望门寡就是一例。旧时未婚夫死了,未亡的女子,在旧礼教和旧的社会风俗的毒害束缚下,立志不再出嫁,亲到夫家,抱着死去的未婚夫神主牌位,向祖宗叩拜,行拜堂成亲的大礼。住在夫家,成为媳妇,把大伯或小叔的儿子过继一个为子,接来后抚养长大娶媳生子,自成一个支脉。并期望到年老,儿子成名,为娘婆两家争光,死后入葬老坟与未婚夫合葬。守节丈夫死后,未亡人立志不再嫁,抚养子女,终生孀居在婆家,并期望到老年,儿子长大成名,呈请官方立个贞节牌坊,即为守节。蚌埠在华盛街曾有一个高家牌坊,即为当地大户高家为其媳妇终生守节,呈请凤阳县政府所立。据传牌坊上的字为凤阳县长转请北洋政府曹锟所题。纳妾与扶正旧社会蚌埠纳妾陋习盛行,行之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纳妾时也要请客吃酒。给人做妾的大多是良家贫苦少女,有的是从青楼赎身的妓女,也有的从婢女中选择作妾的。蚌埠以商立市,发财的商贾云集,以及暴富的地痞、财主,浪荡子弟,纳妾一个、几个,司空见惯。如曾任大关总办的唐少侯身边就是珠围翠绕,妻妾成群,多是从妓院买来的妓女,供其蹂躏。纳妾者,有的元配死去,妾生了男孩,并得到丈夫的宠爱,这时丈夫就不再娶妾,征得家属同意以妾为妻,大肆请客庆贺,名曰“扶正”。上门女婿与招夫养子青中年男子无力娶妻的,可以到有女无子的家庭做上门女婿。并改为用女方的姓,有的还写上奉养岳父母的文书。北伐以后,寡女再嫁在社会上并不稀奇,与清末民初的社会舆论已有所不同。还有的寡妇则更为勇敢,她的元配丈夫死了,自己无财力扶养儿女成人,如为个人名节计,则儿女受冻挨饿,为儿女前途计,则自己贞节要牺牲,几经考虑,为了承担对儿女的责任,排除思想上的顾虑,打破封建礼教束缚,力抗社会舆论的指责,遍告其亲属“招夫养子”,抚养子女长大成人,这种事情在过去虽然较少,但在社会影响较大,当事人需要很大的勇气。解放后,由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也砸烂了封建枷锁对妇女的迫害,颁布了《婚姻法》后,促进了婚姻制度的彻底改革,废除买卖婚姻、多妻制等旧的婚姻制度,城乡普遍实行了婚姻自主。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旧的婚姻习俗逐渐废除,被简办婚事、集体婚礼等新的婚姻形式所取代,新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寿庆富裕人家,对年届50岁以上的老人,每当他(她)的生日,要举办酒筵,叫“做生日”。每年一次生辰,是“小生日”,全家近亲团聚在一起,饮酒拜寿。每到10年之期,是“整生日”或“大生日”,有钱人家,就得大做。蚌埠居民祝寿是“过九不过十”,就是虚一岁祝寿,逢九过寿,如59岁就提前一年做60大寿,认为九字,意味着长久,是吉利的日子,整头整脑的日子不好。做寿以前,主人找几个亲朋暗示说,某家某月某日,要为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做几十岁的寿辰,或“双寿”(即父母合并在一起做寿),有的人还请人代做一篇做寿启事,用亲戚朋友的名义发出去。主人如要大办寿筵,事前也要请客,请一些办事人,请他们招呼一些人,以免到时无人捧场。富裕人家庆贺,一般是在正屋设下礼堂,也有的人家嫌家里地方小,专门在旅馆里设寿堂。到了生日前一天,内外张灯结彩,挂寿璋、寿联。如老翁庆寿还要挂老寿星画,老太婆则挂麻姑仙,点燃装饰有福寿八仙等式样的寿烛、焚香。这天晚上,就有亲友去祝寿,主人招待饮酒吃寿面,这叫“暖寿”。第二天是正式祝寿了,亲戚朋友送来寿屏,寿匾、寿璋、寿桃、挂面(称寿面)或寿仪(钱),最少也要送两包糕点,一对寿烛,向主人恭贺拜寿,主人要在一旁道谢,由子女等晚辈相陪。设有“拜垫”供叩头行礼,中午饮酒吃面,晚间宴席上,官僚豪绅还有请戏剧演员演戏或清唱,叫“堂会”。此外,还有子女为死亡父母在生辰这天做寿纪念,叫做“冥寿”,大多为富户举办。客人吃过饭后,主人还要送寿碗以作纪念,这些寿碗是专门在磁器厂定制的,上面制有主人堂号,“某人多少冥寿纪念”等字样。民间还有此习俗,“过到六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人到六十六,要吃闺女买块肉”。即到66岁,闺女要给父亲包上66个水饺子。还有吃“旬头肉”的习惯,即出嫁的闺女按照父母的年龄包相等数量的水饺,一路上过河、过沟塘时要垫缺,扔一个水饺到桥下去,意即父母遇到坑坑洼洼(病灾),就可以免灾免祸,“旬头肉”送来当天吃,不过夜。

  丧葬解放前,由于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丧葬仪式十分繁琐,封建迷信色彩十分浓厚。而且办丧事破费越大,越觉得风光体面,否则就会被人指为不孝。所以,有人卖地卖房办丧事,甚至有人为办丧事而倾家荡产的,越是富豪大户繁文缛礼越多。送终和装老衣中青年人死亡,大都不举办大规模的悼念仪式。一般到了50岁以上,子女成家的,才办丧事。人停止呼吸,忌讳叫“死”,叫“老了”“走了”,或叫“咽气”。身边的儿子、媳妇、闺女、女婿、孙子、孙女及所有晚辈,在地上悲痛哭泣,一起举哀,但眼泪不能滴在死者身上。这时,死者亲属立即为死者烧几张“纸钱”,名曰“倒头钱”,亦称“上路钱”。据迷信说法,死者为鬼,以纸钱为阴币,这个纸钱为打发鬼差做小费之用,以求得对死者有所照应。其实,这不过是旧时人们向官府、差役花钱行贿的一种心理折射,认为人间官差如此,阴间“阴差”当不例外。然后死者亲属要为死者从里到外更换新衣,名曰“装老衣”(也有入棺时装殓的),富有人家讲究“五领、三腰”,穿“寿袍”,换新鞋、新帽。戴孝和守孝大户人家办丧事时,每一层院子门楼上都要用白绫子把门楼子扎上,最简便也要在门楼上扎一朵大花,两条长绫,家中正厅垂白布孝帏,四周扎上素彩,作为“孝堂”(灵堂)。有的并悬“孝堂”两字,以供停棺和亲朋吊唁,有的还在门口或街上扎“孝棚”。为致哀和纪念死者,亲属在守孝期间,要披麻戴孝,戴孝的形色很讲究,依亲疏不同而有所区别。儿子称为孝子,穿毛边白粗布长袍,叫孝袍子,形式为“背老子,抱娘”,即父亲去世,孝袍在背面开襟,母亲去世,孝袍在前面开襟,用白布打结,不许用钮扣。下葬时孝子还要扎一条麻绳,叫做孝拖子,下葬时孝拖子放在棺材下边。用麻束白布披在头上,形如锅铲,叫孝帽,左右两端系有棉花团。闺女、媳妇等则穿光边的孝服,但女婿必须穿对襟的孝褂子,也要戴孝帽子。死者子女鞋子要蒙上白布,父母存一人,鞋后要留二指宽,父母双亡则全蒙,其他人鞋尖蒙白布。如果守三年孝的话,孝子需要穿三年白鞋。闺女、媳妇第一年穿白鞋,第二年穿浅蓝色鞋。孙子、孙女除穿孝服、戴孝帽,鞋子上要加一小块红布。亲戚朋友送殓时,丧家根据亲疏送三尺至一丈白布。一般关系的给三尺白布,叫孝手巾,女的系腰,男的做孝帽,至亲则给一丈布做孝袍子。旧俗父母死后,儿子守孝三年,这段时间内不办嫁娶,不能唱歌弹曲。“七七”49天内甚至百日内不剃发须,百日内甚至一年里夫妻不同寝。守孝过年时,不能贴红春联,贴上蓝底写黑字“孝”,或“制”,或“守孝免礼”等字样。清末时有守孝三年风俗。辛亥革命以后,一般人家服孝时,长子长孙披麻戴孝,穿白布长袍,系上青麻,缠上白布,手拿哭丧棒,穿草鞋,不过到埋葬时为止。守孝也没有一定时间,或49天,或100天,至多一年。北伐以后,大多数人家守孝只有左臂缠一黑纱,孙辈则在黑纱上加上一块红布。不过农村仍按旧俗戴孝。服孝期满,所有的孝鞋,一起在坟前烧掉,这叫脱孝。报丧和讣文人死后,孝子要向亲朋邻里报丧,见到人要先下跪,后讲话。死者的亲朋好友接到丧闻以后,就要准备丧礼。丧家开吊后接受亲友丧礼,有的是三天开吊,也有的是随死随吊。亲友送纸箔、香烛、挽联、挽幛,以及现金(叫做“奠仪”)等,以示吊唁。丧家如不收礼,就收一磅烧纸。亲友送来丧礼时,孝子等亲属要出来跪下迎接,吹哀乐的响手也要一齐吹奏,如有妇女前来吊唁,家中女眷还和她一起到灵前哭泣。富裕人家要大出丧,定下出丧日期后,还要下讣文(即讣告或称哀启),长辈去世,由晚辈下丧帖。丧帖内容大致如下:不孝男某某罪孽深重,祸延先考,某姓,讳某某,不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女性则称内寝),享年若干岁,当即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订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择地安葬。

  以上是2017年蚌埠春节节习俗有哪些,春节习俗由来饮食习惯介绍正文。


推荐阅读